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清末民初(1901-1915)教学论教材研究概述

上一篇

下一篇

肖菊梅. 清末民初(1901-1915)教学论教材研究概述[J]. 教师教育学报, 2015, 2(6): 72-79. doi: 10.13718/j.cnki.jsjy.2015.06.009
引用本文: 肖菊梅. 清末民初(1901-1915)教学论教材研究概述[J]. 教师教育学报, 2015, 2(6): 72-79. doi: 10.13718/j.cnki.jsjy.2015.06.009
XIAO Ju-mei.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1901 and 1915[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5, 2(6): 72-79. doi: 10.13718/j.cnki.jsjy.2015.06.009
Citation: XIAO Ju-mei.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1901 and 1915[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5, 2(6): 72-79. doi: 10.13718/j.cnki.jsjy.2015.06.009

清末民初(1901-1915)教学论教材研究概述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1901 and 1915

  • 摘要: 清末民初,为适应国内新式学堂及师范学校教学之需,赫尔巴特教学论教材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国人在译介教材的过程中,全面模仿赫尔巴特教学论教材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来编写本国教学论教材,主要表现为教材数量上的“繁荣”和教材类型的“多样性”。该时期我国教学论教材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受赫尔巴特“五段形式教学法”影响;重教材、教法,缺乏对课程的关注;学科教学论初现及初步确定近代教学论学科发展内容。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5
  • HTML全文浏览数:  588
  • PDF下载数:  55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清末民初(1901-1915)教学论教材研究概述

  •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310028

摘要: 清末民初,为适应国内新式学堂及师范学校教学之需,赫尔巴特教学论教材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国人在译介教材的过程中,全面模仿赫尔巴特教学论教材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来编写本国教学论教材,主要表现为教材数量上的“繁荣”和教材类型的“多样性”。该时期我国教学论教材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受赫尔巴特“五段形式教学法”影响;重教材、教法,缺乏对课程的关注;学科教学论初现及初步确定近代教学论学科发展内容。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