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姜威, 方宁.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 8(6): 53-5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1.06.007
引用本文: 姜威, 方宁.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 8(6): 53-5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1.06.007
JIANG Wei, FANG Ning. A Study on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arxist View of Labor[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1, 8(6): 53-5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1.06.007
Citation: JIANG Wei, FANG Ning. A Study on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arxist View of Labor[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1, 8(6): 53-5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1.06.007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姜威,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助教;

    方宁,烟台大学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助教 .

  • 中图分类号: G40-015;G641

A Study on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arxist View of Labor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在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高校劳动教育由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缺位, 使其在劳动认识、劳动实践、劳动体验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从真、善、美三个维度, 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感受性解读, 进而提出劳动价值、劳动选择、劳动主体三种教育, 对于有效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加载中
  • [1] 刘志山. 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2.
    [2]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50.
    [3]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83.
    [4]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310.
    [5]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5.
    [6]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刘丕坤,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52.
    [7]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
    [8]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57.
    [9]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8.
    [10]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4-29(2).
    [11]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08-309.
    [12] 黄侃.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本体论和演化论路径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2): 94-9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NZS202002013.htm
    [13] 邵士庆.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的初步探索[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4): 101-11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MLJ201804014.htm
    [14]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3.
    [15]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38.
    [16] 蔡汀, 王义高, 祖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第4卷[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
    [17] 韩莉莉, 马万利. 新时代马克思劳动观的内涵与价值[J]. 人民论坛, 2020(15): 78-7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MLT202015029.htm
    [18] 季爱民, 蔡欢.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下的大学生劳动观调查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2): 75-77. doi: 10.3969/j.issn.1007-5968.2015.02.027
    [19] 裴文波, 岳海洋, 潘聪聪.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4): 87-8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DJ201904032.htm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7
  • HTML全文浏览数:  447
  • PDF下载数:  3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1-30
  • 刊出日期:  2021-11-20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 姜威,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助教 ; 方宁,烟台大学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助教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在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高校劳动教育由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缺位, 使其在劳动认识、劳动实践、劳动体验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从真、善、美三个维度, 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感受性解读, 进而提出劳动价值、劳动选择、劳动主体三种教育, 对于有效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English Abstract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将劳动教育置于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为新时期各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其指引下,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劳动教育成效日趋显著,但学生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笔者以为,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教育中的理论缺位,没有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真正内涵。因此,回归并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于有效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劳动”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一条主线。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劳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也渐趋成熟,但研究方法、解读视角却不尽相同。在刘志山看来,真、善、美是常见的哲学思维,认为“真是主客体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善是主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美是主客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统一,三者的统一是主客体完整的统一”[1]。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相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相一致。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真、善、美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感受性三重维度,解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从确立、发展到完善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合规律性”,其体现在必然性和受制性两个方面。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对此加以理解。首先,在人的进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功能性变化、工具使用、语言产生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在此意义上讲,“人”仍然具有明显的“生物性”和“自然性”,吃、喝、穿、住是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生理性需求是依靠劳动才得以满足的。其次,在人的本质确证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目的性、计划性、能动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3]。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正是通过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这种关系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因素。“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5]由此可见,人之所以为人、社会之所以发展,都源于劳动且依靠劳动。

  •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自然地位是第一地位,人的自然属性是其首要属性。这便决定了人的劳动不能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一个要受制于对象、依赖于对象的“对象化”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6]从根本上来说,“对象化”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人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必然要通过对象来实现,这也是由人生理上的自然特性所决定的,而这些对象是不依赖于人且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将自己的类本质外化于对象之上,使对象实现由“自在自然”向“人为自然”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以体现。

    当然,无论是劳动产生的必然性还是劳动过程的受制性,从根本上而言,都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认识论问题,这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内涵、正确认识劳动意义的前提,也是有效开展高校劳动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 若说合规律性体现的是人与对象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那么合目的性则是人与对象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活动天然地带有一种合目的性,即人的活动总是以追寻某种善为目的的,由此,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开宗明义:“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7]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看来,这种“善”主要体现在它向往和追求“和谐的劳动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平等的劳动观与协作的劳动观——来实现。

    一方面,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8]虽然马克思在论述价值时,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但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体现的是劳动者与技术之间的矛盾,而非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9]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看来,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10]那些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抑或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的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片面化理解。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协作直接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实质上是集体力。”[11]前面提及过,人与人在劳动中结成各种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劳动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体现。可以这样理解,“X的本质得益于与他共生的Y。得益于这个Y,某个X才能存在”[12]。这便是协作劳动产生的理论渊源。

    无论是平等劳动观还是协作劳动观,本质上体现的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人与人在劳动中无差别且人与人在劳动中密不可分,这也是主体劳动选择亦即劳动行为的前提。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真”的维度上,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善”的维度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在“美”的维度上,体现的则是人与自身的对话,是人在劳动中获得“自由和幸福”的体验与感受,“追求和反映的是劳动意志自由所达到的程度和高度”[13]。劳动虽无差别,但是主体在劳动中的“美”的体验程度却有高低之分。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是外在于人自身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4]。这种“不幸”的体验,源自于劳动过程中的“异化”:一方面,被剥削的劳动者在机械劳动中将自己异化为工具,体验不到“幸福感”;另一方面,被压迫的劳动者在劳动中生产出的产品不属于自己,体验不到“获得感”。无论是哪种感觉,均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违背,因为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获得“自由与幸福”。马克思和恩格斯试图通过劳动解放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旨趣所在。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获得美的体验。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15]当然,异化现象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变而自行消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试图通过共产主义来解除异化的警报,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可以实现自由联合和普遍交往,每一个人均能体验到劳动的“美”感。

    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之“合感受性”的解析,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对于促进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社会进步“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人们如何对待劳动,把劳动看做什么——仅仅是获取物质福利和精神裨益的手段,还是有充分价值和丰富内容而又有趣的精神生活的条件”[16]。这里的“精神生活”便是“美”的感受与体验,而这种感受与体验的获得,必须依靠劳动教育而且也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体现。

  • 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的解读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还是合感受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所指向的都是“人”这一主体,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工业大生产的背景下,劳动呈现出物质化、异己化趋势,即人们劳动的最主要目的是创造物质、获取财富,人类逐渐由劳动的“主体”沦为劳动的“工具”。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异化劳动导致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为了消除“劳动异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劳动解放”这一概念,“马克思解读劳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劳动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实现劳动解放”[17]。可以说,在批判“劳动异化”的基础上提出“劳动解放”,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最关键、最根本的逻辑体系。

    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当前已是后工业社会、智能时代,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还是高校劳动教育诉求,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劳动异化”并未完全消除反而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首先是劳动能力的异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使得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附性、依赖性大大增强,人自身的各项能力日渐下降。其次是劳动技术的异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是后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机械化的简单劳动,却让人机对抗的矛盾不断深化。最后是劳动交往的异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大大减少,人的“社会性”逐渐减弱。

    虽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但是“劳动异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实现“劳动解放”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可以看出,“劳动解放”具有空间和时间两重维度:在空间上,“劳动解放”面向的是全人类;在时间上,“劳动解放”与每个时代的人都息息相关。即便进入后工业社会、智能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依然没能彻底消除“劳动异化”,我们依然需要为实现自身的解放、劳动的自由而不懈努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论述,教育具有实现劳动解放的“工具价值”,因为二者均具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指向,因此无论生产劳动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都不容忽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在本质上不会发生变化。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劳动异化”也体现在高校中,学生的劳动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出发,才能深刻理解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激发和培养人们诚实劳动、勤勉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品质。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劳动”的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坚定信仰与信念。在其指引下,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整体上呈现出“向好”态势,“劳动光荣”的氛围日渐浓厚,“劳动平等”的理念日渐深入,有关“劳动技能”的教育日渐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鄙视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劳动教育感受性差等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为了充分掌握有关数据,笔者编制了“高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采用“问卷星”这一网络工具实施调查。在问卷内容方面,设置了“劳动认识”“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三大维度,其下各自设有具体的问卷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调查样本覆盖8所高校,其中包括5所普通高校和3所职业院校。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自己未来发展是否有意义”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劳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劳动意识淡薄,没有将劳动视作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鄙视劳动”的现象、“不劳而获”的思想依然存在。对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倾向于哪一种”,82.3%的学生选择了“脑力劳动”,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加体面,一如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将脑力劳动划分在体力劳动之上。与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相比,大多数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成为老板、官员等高级管理人员。”[18]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实践受认识影响,劳动教育首先应是劳动思想、劳动观念的教育。劳动认识存在偏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贪图享乐,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人会越来越多,响应号召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人会越来越少。以上大学生关于“劳动”的诸多片面认识,其根源在于劳动教育中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学习。学校无论是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忽略了劳动精神、劳动理念的教育,过多地追求见效快、可量化的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养成等显性指标。

  • 良好的劳动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优化劳动体验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现实中,学生在劳动时往往忽视甚至不善于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以致产生诸多矛盾。为深入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在这一部分问卷内容中,设置了5个具体问题,如“是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是否有意识地与他人合作”等。结果显示,63.2%的学生不重视与他人的协作。部分学生在实际劳动中缺乏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劳动中“挑三拣四”,专挑自己愿意干的、只拣自己善于干的工作,劳动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导致“现实大于理想,个人利益位于集体利益之上,眼前利益优于长远利益”[19]。53.2%的学生出现过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乱丢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经常剩菜剩饭等不文明习惯仍然存在。不少学生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对象化的存在,他人的劳动成果是自己劳动实践的基础,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即是对自身劳动权利的亵渎。45.3%的学生出现过不约束个人劳动行为的现象。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既是劳动的主体,同时又是他人劳动的对象。一些学生在劳动中偷工减料、敷衍应付等不诚实行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加大了他人的劳动成本。

    维持良好劳动关系意识的缺失若不加以控制和防范,势必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引导不明显,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评价也仅注重从个人层面而非劳动关系角度加以考量。

  • 劳动教育虽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五个方面,但在评价上却有所不同。后四者均可通过相应的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体育课、美术课等来量化考核育人成效,但是劳动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获得,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是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亦即“美”的体验。然而,这些“美”的体验在实际的劳动教育中却有所缺失。

    在“劳动感受”维度,对于“所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有哪些”这一问题,67.3%的学生选择了“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的理论教学”,仅有10.3%的学生选择了“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体验活动”。在问及“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有哪些感受或收获”时,78.4%的学生选择“无”。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所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是未能凸显学生在劳动中的主体性。不少高校依然沿用“灌输式”“填鸭式”的劳动教育理念与方式,学生仅是被动接受。有的学生在劳动中只是机械地按照分工和安排开展工作,只追求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将劳动看作是学习和生活的负担,进而排斥、不想甚至不愿劳动。

    二是学生在劳动中的发展性不明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的人是动态发展的,即人在劳动中满足之前的需要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并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中确证本质、实现发展。可以说,劳动之于人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然而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中却将学生视为“静态”的人,要么在劳动育人方向的把握上短视化,要么在劳动育人模块的设置上碎片化,没有充分意识到,无论是劳动中主体缺位还是主体发展性缺失,都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劳动能力。

    诚然,任何一种教育仅靠学校来完成都是不现实的,社会与家庭的合力不可或缺。但是,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如此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劳动教育边缘化的困境。

  • 基于真、善、美三个维度解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从理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新尝试,也是在实践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新思路。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均是围绕“人”来进行论述的,是从人类目前所处的困境出发进行批判,从而为人类摆脱困境照亮了一条路。毫无疑问,这条路就是共产主义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实践,高校劳动教育是围绕“学生”而开展的,理应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导下探索“以生为本”的劳动育人路径。前文已经论述,“真”侧重于认识,“善”侧重于实践,“美”侧重于体验,三者看似相对独立,其实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在劳动中,正确的劳动认识是学生进行劳动选择的前提,合理的劳动选择是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的保障,劳动认识、劳动选择、劳动体验共同构成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依托三种教育——劳动价值教育、劳动选择教育和劳动主体教育,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实效。

  • 劳动教育具有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成才动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幸福体验四种价值。就高校而言,要充分认识劳动育人的价值,并将这种价值融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注重价值引领与价值实现。开展劳动价值教育是对劳动错误认识进行纠偏的关键,也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开端。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就高校而言,要将劳动教育摆在整个教育体系的正确位置,加大劳动教育在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向劳动教育倾斜。其次,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要结合各自办学特点、专业特色,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研发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为总纲领,坚持理论与实践、劳动与专业、劳动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劳动教育教材和课程设置。最后,要接轨社会发展需求。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虽然在高校,但是绝对不能与社会脱轨。劳动教育的根本在于为社会培养、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劳动人才,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接、对标社会需求和主流价值,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所谓劳动选择,就是学生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引领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实践,开展劳动交往。首先,要充分发挥理论的“教育”作用。通过劳动教育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劳动精神教育、进行劳模形象宣传,在思想认识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可以通过其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要充分发挥实践的“引导”作用。高校要按照校内外横向融通的理念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在校内设置劳动基地、实训基地等劳动教育平台,在校外开拓社会实践基地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感悟劳动。最后,要充分发挥横向“协同”作用。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劳动教育互动体系。“学校”作为纽带,要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形成劳动育人的“闭环”;要利用假期安排适当的家庭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家长、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同时促进其给予劳动教育深度配合。

  • 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具体方面,理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围绕主体、关照主体、服务主体的劳动教育。首先,要明确育人导向。发挥育人价值是劳动教育的本质体现、核心所在,切勿简单将劳动教育理解为简单体力劳动甚至机械劳动,要在“五育并举”中开展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德、智、体、美教育。要培育一支专门、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其次,要实施针对性劳动教育。探索实施“递进式”劳动育人路径,针对不同年级设计和实施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及模式。例如:针对大一新生,主要开展劳动意识培育、劳动习惯养成等教育活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结合不同专业开展劳动实践教育;针对毕业生,要围绕端正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等,开展社会生产实践。最后,要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劳动教育的“晴雨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劳动教育评价指标,而且要制定“双向度”评价指标,既要评价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学”的结果,也要评价教师在劳动教育中“教”的成效。

    总之,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反复的过程,必然会因为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要求高校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劳动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劳动教育、实现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