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将理想照进现实: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个案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军, 董秋瑾. 将理想照进现实: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个案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3, 10(4): 31-3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4.004
引用本文: 张军, 董秋瑾. 将理想照进现实: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个案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3, 10(4): 31-3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4.004
ZHANG Jun, DONG Qiujin. Putting the Dreams into Practice: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a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10(4): 31-3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4.004
Citation: ZHANG Jun, DONG Qiujin. Putting the Dreams into Practice: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a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10(4): 31-3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3.04.004

将理想照进现实: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个案研究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教师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19JJD880002),项目负责人:朱旭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军,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董秋瑾,教育学硕士,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

  • 中图分类号: G451

Putting the Dreams into Practice: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a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

  • 摘要: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保证。运用民族志的方法论,结合教师专业身份理论,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和重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研究发现,青年教师身处教育行动场,对专业身份的理解和建构既受到教育惯习的影响,又凸显了时代赋予的能动性。一方面,教育惯习影响着青年教师身份的建构,作为考试学科的教师,需要做到精通教材、熟练讲授、熟悉考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备考等,如此才能使学生考出好成绩,让自己“站稳讲台”;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由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发声、对话通道,青年教师在广泛互动和自我呈现中进行着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
  • 加载中
  • [1] HARGREAVES A.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1.
    [2] THOMAS L, BEAUCHAMP C. Understanding new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through metaphor[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 27(4): 762-769.
    [3] BEIJAARD D, MEIJER P C, VERLOOP N. 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3, 20(2) : 107-128.
    [4] HONG J Y.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 to dropping out of the profess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 26(8): 1530-1543. doi: 10.1016/j.tate.2010.06.003
    [5] BRUCE B J, TWYMAN J P, EARL R F.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occupational choice[J]. The School Review, 1962, 70(2): 191-206. doi: 10.1086/442618
    [6] CHREIM S, WILLIAMS B E, HININGS C R. Interlevel influenc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role identity[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6): 1515-1539.
    [7] SACHS J.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peting discourses, competing outcomes[J].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01, 16(2): 149-161. doi: 10.1080/02680930116819
    [8] KORTHAGEN F A J. 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a good teacher: toward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3, 20(1): 77-97.
    [9] BALL A F, TYSON C A. Studying diversity in teacher education[M].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1.
    [10] LASKY S.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eacher identity, agency and professional vulnerability in a context of secondary school reform[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5, 21(8): 899-916. doi: 10.1016/j.tate.2005.06.003
    [11] BEIJAARD D. Teachers' prior experiences and actual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J]. Teachers and Teaching, 2006, 1(2): 281-294.
    [12] BEIJAARD D, VERLOOP N, VERMUNT J D.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0, 16(7): 749-764. doi: 10.1016/S0742-051X(00)00023-8
    [13] 张建丽. 国内教师身份研究三十年述评: 问题与展望(1985—2016)[J]. 外语教育, 2018(1): 1-1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DDX202006013.htm
    [14] 文灵玲, 徐锦芬. 国外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综述[J]. 教师教育研究, 2014(6): 93-10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Z201406016.htm
    [15] 陶丽, 李子建.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与建构——基于师生互动的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3): 79-8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Z201803013.htm
    [16] 王玲宁, 兰娟. 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一项基于虚拟民族志的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2): 115-125, 12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NXB201712014.htm
    [17] 宋萑, 张文霄. 教师专业认同: 从专业角色走向身份认同[J]. 全球教育展望, 2012(3): 56-6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GJN201203012.htm
    [18] 董玲. 新任教师专业社会化问题探索——以对上海市部分小学新任教师的实证调查为案例[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19] 刘爽.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探析[J]. 江苏教育研究, 2010(1): 36-3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JU201001015.htm
    [20] 李茂森. 论专业身份认同在教师研究中的价值[J]. 上海教育科研, 2009(9): 33-3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YY200909016.htm
    [21] COHEN D K, MCLAUGHLIN M W, TALBERT J E.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Challeng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3: 167-206.
    [22] 胡美云.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彰显教师"个体自我"生命力[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4): 37-3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LJK200904017.htm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5
  • HTML全文浏览数:  385
  • PDF下载数:  2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3-07-10

将理想照进现实: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 张军,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 董秋瑾,教育学硕士,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 1. 西南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 2. 新疆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教师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19JJD880002),项目负责人:朱旭东

摘要: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保证。运用民族志的方法论,结合教师专业身份理论,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和重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研究发现,青年教师身处教育行动场,对专业身份的理解和建构既受到教育惯习的影响,又凸显了时代赋予的能动性。一方面,教育惯习影响着青年教师身份的建构,作为考试学科的教师,需要做到精通教材、熟练讲授、熟悉考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备考等,如此才能使学生考出好成绩,让自己“站稳讲台”;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由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发声、对话通道,青年教师在广泛互动和自我呈现中进行着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

English Abstract

  • 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1]。教育改革浪潮之下,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使命,以满足学校、社会以及国家课程改革对其的要求与期望[2]。因而,教师专业身份成为教师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国家的研究中,教师专业身份通常有“teacher identity”和“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两种表达,哪种表达更准确,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也有学者将上述表达翻译为“教师职业认同”,本研究倾向于使用“教师专业身份”这一概念。目前,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从研究内容看,学界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已从将教师单纯看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逐步转变为将教师视为完整个体,从而考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承诺和勇气等因素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关注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身份、如何进行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以及如何开展专业实践等更为深层次的内容。从研究对象看,国内外的研究以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为主。从研究方法看,国外广泛采用实证研究,通过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式开展研究;国内的研究也逐渐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目前,立足于学科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还比较鲜见,从学科角度来探讨教师自身对其专业身份的理解与社会角色建构也存在不足。

    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民族志的方法论,结合教师专业身份理论,以某名中学化学教师(青年教师X)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其专业身份形成的脉络来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教育项目设计提供参考。具体探讨如下问题:第一,青年教师X是怎么理解中学化学教师这一教师专业身份的,又是如何构建并逐渐形成这一教师专业身份形象的;第二,青年教师X是如何调适自我、教师实践和社会期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教师专业身份构建的;第三,在此基础上,学科教师特别是应试学科教师该如何在社会期待与专业履责中重构自身的专业身份。

  • 自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身份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教师专业身份研究也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议题[3-4]。西方学者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特定角色,而是逐步拓展至教师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关系等方面。学者在教师角色研究中发现:教师角色不仅包含着教师的行为、权利与义务,还包含着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回应社会的热切期望,正视社会设定的角色,理解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和看法。专业身份作为身份的一个次概念,与专业角色的职能密切相关[6]。教师身份受其专业性影响。教师发展并维持一种较强的专业身份,可以使教师与其他劳动者相区别,从而凸显教师职能的独特性[7]。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师在社会制度框架、传统文化背景下以及在专业生活场景的交互中,对“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我怎样看待我作为教师的角色”等问题的思考和追问[8]。学者虽然无法给教师专业身份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但是表现出了某种模糊的心照不宣的共识。具体而言:教师专业身份是动态的而非固定的;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师核心身份与自我多重角色相连接的纽带;教师专业身份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师个体与他人、过往和专业领域之间持续且情境化的建构过程;教师专业身份既是一项政治工程(political project),也是一个本体论框架;教师专业身份是社会情境化产生的概念而非传统心理学的产物;教师专业身份与教师角色(role)有明显区别;教师专业身份与教师自我身份认知紧密关联[9];教师专业身份既受个人及专业群体尤其是同侪的影响,也受社会政治背景、历史文化、教育制度、学校组织和课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0]

    教师专业身份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学者与教学环境、教师经验、个体认知进行情境建构,体现了教师作为“人”的角色与作为“专业者”的角色相互融合、不断发展的过程[3]。基于此,博雅尔(Beijaard)认为教师专业身份应具有几个特点。第一,专业身份是不断理解与再理解的经验过程。教师专业身份的形成不仅是对此刻“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还是对“我想成为谁”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教师专业身份是动态的。第二,专业身份暗含着个人和情境的互动。教师要进行专业性的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对外部规定的简单接纳。教师会从自身主体出发,对外部规定赋予不同的价值。第三,教师专业身份包含一些次级身份。这些次级身份与教师所处的不同情境有关。第四,能动性(agency)是教师专业身份中一个重要特质,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必须是积极的[3]。同样,教师在个体情境中也会通过不同维度或角色来认识自身的专业身份。例如,有研究指出教师主要通过学科、师生关系、角色或角色观念来认识自己的专业身份。博雅尔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身份进一步细化,划分出了更小的范畴,增加了“一般身份(identity in general)”维度。具体说来:“一般身份”包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和在学校组织中所发挥的功能;“学科身份”包括学科地位或社会声望、教师向同侪请教学科内容、学科对教师专业观念的影响等;“师生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教师对某些学生的偏爱、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以及师生互动等。另外,博雅尔还认为,教师角色或教师角色观念应包括角色规范意识、价值观、感情中立和服务承诺等方面[11]。在随后的研究中,博雅尔等人认为,这种理解和分类存在问题,因为教师作为一个整体很难将这些范畴区分开来。由此,他们认为教师专业身份可从学科专家(subject expert)角色、教育专家(pedagogical expert)角色和教学专家(didactical expert)角色三个角度来理解。其中:作为学科专家角色主要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专家角色主要关注为学生社会情感及道德发展提供支持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专家角色主要关注与教学、学习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12]

    反观国内,学者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起步较晚,对教师身份研究主要聚焦在教师身份建构以及教师身份认同两个方面[13]。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具体内容或为国外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综述评介[14],或为基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与建构[15]。因此,国内学界亟须结合社会情境和时代特点对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内涵与外延开展实证研究。在当前社会情境下,本研究重点探讨的问题是:教师是如何理解其专业身份的;教师是如何调适自我与其社会角色、专业身份之间关系并进行互动建构的;教师是如何将“现实的我”“应该的我”与“理想的我”相统一并形成自身教师身份文化的;等等。

  • 民族志研究方法在国内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越发受到学者的青睐,民族志的研究范式与文化解构能力促进了社会对特定区域的族群、组织、个体等的深度了解。同时,国内跨学科的研究思潮也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踏步前进,多种研究方法的碰撞与融合,催生了学者对同一社会现象运用多角度进行研究的出现。本文试图采用将网络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的社会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又融合了教育学与社会学的思辨范式,以探求在特定时代背景之下青年教师对自己专业身份的认知、理解以及其与社会情境的互动。

  •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日常生活比作一个大型舞台,人们在他人与自我的期待中表达着自我。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空间的限制,人们展现自我受到相应约束。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和覆盖,网络社区、QQ、微信软件等迅速成为个体展示自我的舞台。尤其是近几年,微信朋友圈不仅成为个人微观叙事与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还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新舞台[16]。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民族志的研究思路被运用到网络社区中,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民族志形态——“网络民族志(netnography)”。英国社会学家克里斯汀·海恩(Christine Hine)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网络民族志》一书中,对民族志研究在互联网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并提出了互联网民族志的方法论原则。网络民族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中。

    本研究源于对青年教师X朋友圈的关注。本文的研究作者之一也曾是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两人互加了微信,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随着青年教师X朋友圈信息的不断更新,笔者被青年教师X散发出的教师专业身份特质深深吸引。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网络民族志并辅以深度访谈(也是基于微信通话)的方式,来探求青年教师对自身专业身份的理解,以及诠释教师自我、教师社会角色、教师专业身份三者的互动建构过程。

  •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了专业发展迅速、活跃于网络空间的中学化学青年教师X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收集了青年教师X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资料(时间分布为2019年12月20至2020年5月30日)。同时,为了通过更多信息来展示青年教师X对教师专业身份角色的理解,在网络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访谈提纲,对青年教师X进行了两次深度访谈。访谈分别于2020年3月12日和2020年4月1日进行,采用微信语音的方式,每次访谈时间1.5个小时左右,经信息转录得到访谈资料。

  • 青年教师X现为西北某省会城市私立中学的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非事业编制)。中学时期,受到化学教师的影响,青年教师X喜欢上了化学,且成绩优异。出于对化学的热爱,2006年青年教师X进入一所普通大学的化学教育系学习。2010年毕业后,青年教师X应聘到一所初中学校担任化学教师。由于没有编制,加之受到初中化学教师同时也是他大学实习指导教师的影响,青年教师X在一年多后辞去了这份工作。因为这名老教师告诉他:“教书只有教高中,才能让自己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一毕业就教初中,会让自己的知识停留在初中教材的知识框架内。”

    辞职后,青年教师X到一家钢铁企业工作,辗转两年后,由于对教师工作依然热爱和向往,加上在企业职场发展不顺利,青年教师X于2013年经好友推荐以一名“有经验的高中化学教师”身份进入到了现在的学校。这是一所私立高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在当地(包括公办及民办所有学校)处于中上。没有高中化学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X,进入高中化学教学岗位后,接手了高二化学教学任务。为了胜任工作,青年教师X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首先熟悉教材,并找机会上课;接着购买大量的化学辅导资料,进行习题练习;最后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广泛查阅资料,写成详细的教案。很快,青年教师X在学校“站稳了讲台”,并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他写的教案被分享到网络,受到很多化学教师的欢迎,成为同行上课的参考资料。除了进行教学,青年教师X还热心社会活动。在新冠疫情期间,青年教师X不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对消毒剂使用进行科普,还参与和指导了社区的消毒工作。对一些专业领域的社会事件,青年教师X也时常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和科学地看待问题。

    本文的研究者通过与青年教师X长时间接触发现,青年教师X不但热爱钻研、阅读和思考,还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名有教师专业精神的化学教师。正因如此,该教师被选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中国古代智慧,凸显了环境和文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青年教师X高中化学教师身份建构历程,正是他与周围环境冲突、互动的过程。这些冲突和互动决定了青年教师X教师身份建构的路径和呈现的特点。受中学化学教师影响,青年教师X对化学学科和教师职业产生了热爱之情,初步树立了教师职业理想,并在大学时选择了化学师范专业。大学毕业后,几经周折,青年教师X成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新的岗位伴随着新的挑战,没有高中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X,被安排到高二年级教学。面对挑战,青年教师X通过自学的方式熟悉教材、教学和考试,通过撰写讲义来弥补自己教学短板,快速成长为一名胜任应试教学的化学教师。不断寻求改变的青年教师X在他人影响、自我反思与社会支持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步丰富了自己教师专业身份的内涵。

  • 青年教师X的父母都是工人,家族近亲中没有从事教师的成员,家庭成长环境中并没有他可直接效仿或仰慕的教师形象。青年教师X立志成为一名化学教师,主要是受到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师的影响。他在初中化学启蒙阶段遇到一名教学能力和教师德行都非常出色的化学教师。这位教师的年龄和青年教师X母亲差不多,教师的儿子与其又是同班同学,这从情感上拉近了他和这名教师的关系。青年教师X也因此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化学成为他整个中学阶段学业成绩最优异的科目。大学实习时,该教师又成为青年教师X的实习指导教师,无论从教育理想、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实践上,这名教师都对青年教师X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喜欢上化学这门课,就是因为他(初中化学教师)。他这个人特别好,人特别热心。他上课确实不错,属于那种对教材特别熟悉的教师,上课节奏掌握得也好。我从初三开始,一直到高考,成绩最好的课程就是化学。这是和这名老师的影响分不开的。另外,他人也特别好,对我们也非常关心。所以,你问我他对我的职业选择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

    高中阶段,在各种机缘巧合下,青年教师X接触的化学教师较多。除校内的教师外,还有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青年教师X接触的这些教师各有特色、各有优点,因此,不同风格的教师从不同方面丰富了青年教师X对化学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拿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来说,青年教师X遇到过一名退休教师,这名老教师由于年龄比较大,上课没有激情,甚至让人容易打瞌睡,但该教师讲课很有逻辑性,思路清晰,如行云流水,板书也很工整。这名教师上课,并不是局限于现有教材和考试内容,而是从化学知识的完备性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理解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补充了很多教材中没有的、属于竞赛层次的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使青年教师X体会到了构建完备的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 师范学校毕业后,青年教师X成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但是,毕业就教初中化学不符合青年教师X的初衷。在大学实习期间,青年教师X的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也是其初中化学教师)告诉青年教师X,未来一定要做高中化学教师,只有高中教学,才能够让大学建立的较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学以致用,而一开始就进入初中教学,化学知识就将停留在初中水平。青年教师X非常认可指导教师的话。后来,青年教师X经朋友推荐,受聘到现在的学校工作。青年教师X直接被安排教授高二年级化学。没有高中化学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X,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欠缺。高中化学课程需要教师有完备的知识体系,高二的教学内容尤其关键,既要考虑与高一知识衔接,又要考虑如何结合高考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学。为了弥补知识上的不足,青年教师X细心研读高中化学教材,练习教辅习题和历年高考试题,并利用工作之余辅导学困生,以教促学,使自己很快掌握了高中教学内容。

    “我不能让人看出来自己没有高中教学经历。所以,就特别努力,天天脑子里就想着上课这个事儿,参考书、教辅书上的题,我都尽量去做。”

    青年教师X一边大量做题,一边总结经验。撰写的文档被分享到网络,成为同行教学参考资料。为了上好课,表现得像“一名有经验的教师”,青年教师X在上课前进行精心准备,写出内容翔实的讲义,将一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学流程都梳理出来,这也成为青年教师X的习惯,直到现在还在坚持。

    “我最开始写这个东西(讲义)的时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教学不太有谱,我需要把它记录下来。后来,写着写着,就坚持到现在了。”

    青年教师X成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最初阶段,没有教学经验,却被安排到知识较难且关键的高二教学,职业生涯面临着较大挑战。面对挑战,青年教师X通过熟悉教材、研究考题、撰写讲义等方式积极应对。正是这样的过程促进了青年教师X快速实现身份转变,成为一名“站得稳讲台”的教师。

  • 随着知识分工细化时代的到来,教师从智者逐渐变为知识人,进而成为“专业工作者”。教师获得了专业身份,这便于教师习得职业技能、行使职业使命。我国诸多教育界人士,都将教师专业化作为解决与教师有关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专业化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职业的“祛魅”,即教师职业包含的诸多社会使命会丧失,教师的工作场所退回到学校和课堂。课堂中的课程安排也已被各种标准所规定,课堂中的话语权也被“专家”所控制。从此,教师越来越走向“被动”“无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执行者。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普及,却给教师提供了新平台,专业微信群、QQ空间、公众号等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也提供了专业展现的平台。青年教师X,一方面立足于课堂教学,实现其作为化学教师的价值,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互动,利用其化学专业知识和对教育的理解实现教师身份的不断重构。

  • 青年教师X虽然胜任了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受到了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肯定,但是同时也遇到了专业发展瓶颈。青年教师X开始不满足已有的教学成就,想做一点改变,但又不清楚改变的方向。于是,青年教师X通过网络观摩化学名师的公开课,希望得到启发。青年教师X发现,大部分公开课要么表演成分太重,要么以应试训练为主,可供学习的价值不大,无法引起自己学习的兴趣。

    借助网络与全国化学教师同行进行交流是青年教师X提升自我认知和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手段。在当地组织的化学教师培训活动中,青年教师X从参与培训的教师那里获知了一个全国高中化学教师QQ群,进群后,遇到了多位全国知名的化学教师。欣喜之余,青年教师X发现同行讨论的很多知识,自己根本不懂。这些知识属于大学化学范畴,在高中化学竞赛中会有涉及,但在平时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并不会用到,这是他以前没有想过的。

    “对我来说,加入那个群打开了我的眼界。在此之前,我一直围绕着高考的那点内容打转,而且自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可以把高考的内容全部拿下。但是,当我到那个群里后,突然发现,他们讨论的内容好高深,很多是我没想过、也听不懂的知识。”

    青年教师X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化学知识不懂,激发了“好胜心”。于是,他找来大学教材,购买群里同行推荐的书籍,自学讨论中涉及的知识。渐渐地,青年教师X不仅能够参与交流,还能够解答同行的疑惑,成为群里大家请教的对象。同时,受另一名化学知名教师的影响,青年教师X开始反思教学思想,探究如何将应试教学与学生发展相融合,尝试进行教学改革。

    “听了今天的讲座,我不禁反思,我们要向名师学习什么。我觉得要向名师学习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现象敏锐的洞察力、对科学发展的动态认识,以及对教育工作本质的追求。我们都要努力成为‘明师’,即明白之师、明理之师、明智之师。”

    青年教师X敢于突破自我,积极开展学习与交流,使教师身份发生了蜕变——从最初全国高中化学教师圈中的局外人、学习者,到逐渐融入其中,再到成为发言人、分享者、解惑者。青年教师X拥有好学的品质、广博的知识、开朗的性格,这些优点使其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尊敬和喜爱,成为化学教师中的名人。他还积极分享自己的讲义、试题集、教学思考等,这都丰富和完善了青年教师X的职业身份。

  • 青年教师X大学毕业之后,因初期教师职业生涯不顺,辞职到钢铁企业工作。这段经历不仅没有成为青年教师X的负担,反而还让其丰富了社会阅历,增加了教学资本,提升了教育使命感。钢铁企业工作的经历,使青年教师X在上课时,能够将化学知识与教学中的“物质性质”“定量分析”等内容联系起来,既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价值,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社会工作的经历,让青年教师X对化学、对社会多了一些了解,也让青年教师X认识到社会元素在教师身份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青年教师X被带入QQ群之后,就开始利用网络媒介,主动与建立联系,实现社会互动。化学作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很多公共事件的处理,都涉及化学知识的运用。作为化学教师,青年教师X经常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普及化学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应对问题。新冠疫情期间,青年教师X不断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小区业主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如何正确认识病毒、如何防护、如何进行消毒等科普知识,并主动承担楼道的消毒任务等。青年教师X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的:一是有专业身份的“便利”;二是以身示范化学的“用处”,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化学。

    青年教师X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表与自己专业有关社会事件的看法,这促进了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例如,为了弄清楚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他查询大量的中英文学术期刊等。也就是说,正是关注社会上与化学有关的事件并愿意发表看法,青年教师X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有知名度的化学教师。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青年教师X不断重构教学观,不断进行教学尝试,也不断加深了对化学教师身份的理解。青年教师X的教师角色也由此从单一的应试指导者拓展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和同侪的开路人。

    “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内心非常清楚一点:今天所教的15岁到18岁的学生,在20年之后,他们将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服务于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可能是国家机构的领导者,可能是专业人士,也可能是环卫保洁工人。在他们的高中阶段,我作为他们的老师需要思考,他们在未来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科学思维、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是什么等诸如此类问题。这不是一张试卷考多少分数的问题。我们教学生3年,心里要想着学生几十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极大普及以及自媒体平台快速崛起,这些为青年教师X与社会保持持续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也为青年教师X重构教师专业身份提供了契机。青年教师X不再局限于课堂的单一角色,而是实现了化学教师、化学专业人、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

  •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对社会角色期待的诠释、实践和再诠释、再实践的过程[17],也是由最初的自我认识和他者对教师认识逐渐走向同一的过程。在当前社会转型、教育改革、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社会生态的情况下,教师专业身份处于传统的发展与变迁之中。一方面,青年教师要实现既有的角色期待,就要尽快适应教学要求,“站稳讲台”、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变、熟悉考题、指导学生应试、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等,从而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乃至优秀教师;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不能止步不前,仅仅满足对中小学教学知识如数家珍、对相关考题烂熟于心的现状,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陷入知识固化、思维僵化的困境。因此,如何实现教师专业身份的重构,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群成为教师理解与建构专业身份的重要渠道。

    洛尔蒂(Lortie)和莱西(Lacey)曾指出,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要经历一个社会化历程,包含着新任教师与有经验教师之间以及与其所处社会情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18]。正如哈贝马斯(Habermas)所指出的那样,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应该将个人置于无限制的交往社群中,这些社群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主权的发挥提供了可能,任何人在进行判断和行动时,都期待在无限制的交往社群中得到认可,在被接受的生活圈中实现自我[19]。在网络空间所形成的专业社群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可能。网络空间平等、公开的特性,使新任教师能够与有经验的教师展开深度交流,从而实现彼此身份的重构。同样,在网络社区,教师能够与各种社会群体展开多重互动,实现教师多重角色的建构。

    在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影响因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知识话语权[20]。教师的知识话语权由教师自身和外在环境共同决定。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只有掌握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才能具备话语能力;从外在环境来看,外界需要赋予教师发表观点、表达自我的权利[21],即教师能在一个充分被赋权、被信任、被支持的平等交流空间,拥有发表个人专业论述、展示个人专业智慧的机会[22]。现代网络空间为个人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新的社会资本。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等平台,教师可以超越学校时空限制,利用自己的教育知识和专业知识,参与讨论和发表见解,增强自身的专业话语能力,从而拥有更多的专业话语权,促进其专业身份的重构。

    总之,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教师个体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应对教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依据自身的优势参与到专业身份建构当中,从而在互动中实现多重角色的重构。本文通过网络民族志和访谈法,较为深入地探究了新时代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本文受限于个案研究的特殊性,还无法揭示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普遍规律,因此,研究结论不能说明当前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总体样态。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新时代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中来,从专业化、网络化、数字化等视角,全面客观地考察教师身份的理解与重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教师身份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