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城镇化时期农村纠纷化解中的“关系效应”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允春喜;徐西庆;. 城镇化时期农村纠纷化解中的“关系效应”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3): 27-35. doi: 10.13718/j.cnki.xdsk.2016.03.004
引用本文: 允春喜;徐西庆;. 城镇化时期农村纠纷化解中的“关系效应”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3): 27-35. doi: 10.13718/j.cnki.xdsk.2016.03.004
Citation:

城镇化时期农村纠纷化解中的“关系效应”研究

  • 摘要: 纠纷化解机制的"嵌入"性与"乡土元素"结合,使农村"关系效应"得以呈现。松散治理结构使关系介入成为可能,有限理性村民偏好于关系并致力于社会网络的发动,基层化解平台的低效则刺激着关系的进一步延展,而成本沉积和惯性最终使关系变得不可退出。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法治农村建设,建立沉入农村的高效制度,通过提高对机制的信任、缩短关系的空间、弘扬社会网络的公共性,并致力于制度背后的新型乡村文化建设,在法治和自治结合的基础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逐渐破解"关系效应"。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53
  • HTML全文浏览数:  494
  • PDF下载数:  43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城镇化时期农村纠纷化解中的“关系效应”研究

  •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纠纷化解机制的"嵌入"性与"乡土元素"结合,使农村"关系效应"得以呈现。松散治理结构使关系介入成为可能,有限理性村民偏好于关系并致力于社会网络的发动,基层化解平台的低效则刺激着关系的进一步延展,而成本沉积和惯性最终使关系变得不可退出。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法治农村建设,建立沉入农村的高效制度,通过提高对机制的信任、缩短关系的空间、弘扬社会网络的公共性,并致力于制度背后的新型乡村文化建设,在法治和自治结合的基础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逐渐破解"关系效应"。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