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高职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高职教育由政府统筹管理向社会多元治理转变,是促进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学校治理结构变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用10年左右时间,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提高高职学校治理水平,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体系实际是一系列激励和约束人们行为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体系,它是高职学校治理主体深化产教融合动力源泉。“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进行交换的激励。”[1]目前来看,高职学校现存的一些制度安排无法为高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导致一些产教融合主体的行为受个体理性驱使偏离了高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集体理性目标。为此,有必要系统总结高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障碍,并通过学校制度变革调动利益相关者深化产教融合的积极性,约束他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化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The Supply Obstacle and Innovation Path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overnance System Agianst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
摘要: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创新是高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牛鼻子”。高职学校治理体系包括协调学校、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外部制度体系和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协调学校成员及机构关系的内部制度体系。外部治理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现存制度安排功能残缺,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大,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和时滞现象严重,导致高职学校治理体系无法促进高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治理制度创新路径为:建立“放权+赋责”式政校治理关系,提升社会参与高职学校治理的动力与能力,优化高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核心推动教学科研制度创新。
-
[1] 道格拉斯·C·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 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08: 1. [2] 孙绵涛.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概念、要素及结构探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6): 52-5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JSY201506010.htm [3] RHODES, AW R.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ten years on[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7(8): 1243-1264. [4] 和震.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1): 138-14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ONE201421037.htm [5] 李政,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转型: 内涵、困境与突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 78-85.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dsk.2020.04.009 [6] 肖凤翔, 贾旻. 行业协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机理、困境和思路[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 84-91.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dsk.2016.04.010 [7] 孙云志.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状调查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7(21): 61-67. doi: 10.3969/j.issn.1008-3219.2017.21.017 [8] 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2-13)[2021-01-2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9] 陈星.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7: 189. [10] 罗纳德·H. 科斯, 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刘守英, 等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4: 225. [11] 崔炳辉.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研究[J]. 江苏高教, 2016(3): 148-15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GJ201603039.htm [12] 刁瑜.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背景与基本框架[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5): 89-9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IJX201405013.htm [13] 纽曼, 科特瑞亚, 斯葛瑞. 高等教育的未来: 浮言、现实与市场风险[M]. 李沁,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110. [14]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15] 胡正明.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5): 91-9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GJ201505018.htm [16] 陈寿根, 顾国庆. 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3): 35-3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XZ201603008.htm [17] NORTH D.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23. [18] 朱德全, 徐小容. 协同共治与携手共赢: 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生成逻辑与推进机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 74-83.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dsk.2016.04.00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4
- HTML全文浏览数: 974
- PDF下载数: 63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