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坚持自我革命: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张三元. 坚持自我革命: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9(2): 51-65.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5
引用本文: 张三元. 坚持自我革命: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9(2): 51-65.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5
ZHANG Sanyuan. Remaining Committed to Self-reform: Promoting and Lead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3, 49(2): 51-65.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5
Citation: ZHANG Sanyuan. Remaining Committed to Self-reform: Promoting and Lead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3, 49(2): 51-65.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5

坚持自我革命: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研究”(22BKS069),项目负责人:张三元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三元,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 中图分类号: D262.6

Remaining Committed to Self-reform: Promoting and Lead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

  • 摘要:

    对于执政党而言,自我革命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它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前途和命运。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自我革命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之一,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自我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自我革命,就在于它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在事业发展中,要经受各种考验、克服各种危险,就必须进行自我革命,使党永葆青春活力。因此,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基本内容。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为坚持自我革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加载中
  •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4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3] 陈锡喜, 董钥. 论党的自我革命命题提出的历史逻辑和内涵[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11): 74-7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LJ202011014.htm
    [4] 赵秀华. 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2): 45-5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TUD202002006.htm
    [5] 唐皇凤, 任婷婷. 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实践历程、基本经验与战略路径[J]. 江苏社会科学, 2019(5): 30-4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KX201905005.htm
    [6] 辛向阳. 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J]. 红旗文稿, 2019(14): 40-4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QWG201914015.htm
    [7] 胡洪彬. 党的自我革命: 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前瞻启示[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1): 1-1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MGR202101001.htm
    [8] 陈富荣. 中国共产党坚持百年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与宝贵经验[J]. 甘肃社会科学, 2021(3): 31-3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SSH202103006.htm
    [9] 吴建雄.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内在逻辑和基本经验[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 1-1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XS202202001.htm
    [10] 沈传亮. 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4): 28-3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TUD202104005.htm
    [11] 黄蓉生, 方建. 勇于自我革命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 11-18.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dsk.2020.01.002
    [12] 段妍.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J]. 求是学刊, 2022(3): 10-1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SXK202203002.htm
    [13] 钟贞山, 周品秀.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实践遵循与现实路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1): 14-2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CDS202201002.htm
    [14] 习近平.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J]. 求是, 2021(22): 4-1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ZYT202112001.htm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2.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18] 习近平.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 求是, 2022(1): 4-1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ZYT202201001.htm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21] 毛泽东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2]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334.
    [23] 习近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 学习时报, 2012-05-28(1).
    [24]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5]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49.
    [2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 北京: 中央党史出版社, 1991: 27.
    [27] 毛泽东文集: 第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495.
    [28] 熊玠. 大国复兴: 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M]. 李芳, 译.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6.
    [2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 2021-11-17(1).
    [3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32] 毛泽东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3] 习近平.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J]. 求是, 2020(11): 4-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ZYT202006003.htm
    [34]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333.
    [35]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6] 毛泽东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09.
    [37] 熊玠. 中共的自我革新: "打铁还需自身硬"[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6(6): 14-1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SHH201606008.htm
    [3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766.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289-290.
    [40] 习近平.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 2020(13): 4-15. doi: https://xuewen.cnki.net/CCND-RMRB202001090021.html
    [41] 习近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10-09(2).
    [42] 习近平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N]. 人民日报, 2016-12-26(1).
    [4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 人民日报, 2016-10-28(1).
    [44] 邓小平文选: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22
  • HTML全文浏览数:  8322
  • PDF下载数:  32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3-03-01

坚持自我革命: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 张三元,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湖北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研究”(22BKS069),项目负责人:张三元

摘要: 

对于执政党而言,自我革命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它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前途和命运。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自我革命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之一,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自我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自我革命,就在于它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在事业发展中,要经受各种考验、克服各种危险,就必须进行自我革命,使党永葆青春活力。因此,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基本内容。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为坚持自我革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English Abstract

  • 对于执政党而言,自我革命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它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前途和命运。一个政党,只有坚持自我革命,才能保持青春活力,不断推动自身发展,从而推动和引领社会进步。在这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成功的宝贵经验,揭示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成功的密码:“十个坚持”。在“十个坚持”中,“坚持自我革命”被置于归总的位置,体现了坚持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自我革命”被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由于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实现了“四次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自我革命不仅是百年大党不断焕发生机、永葆青春活力的需要,也是领导人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与新时代莅临相伴随的是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加速演化,尽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遏,其美好愿景越来越真切、真实,但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却是空前的,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新时代的新任务、新环境、新奋斗,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自我革命”的重要命题,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提出后,进一步激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情,研究不断深化,成果不断涌现。具体而言,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在对习近平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主张从历史逻辑视野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从发现问题和治标切入,以制度建设为治党之本,以守正创新为战略思维,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提高执政能力[3];二是强调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握其科学内涵,认为自我革命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守正”为本,坚持对的,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革故”为先,破字当头,纠正错误,修正偏差;“鼎新”为要,与时俱进,善于出新、创新[4]。这两种理解实际上是一致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质是守正、革故、鼎新,而要做到守正、革故、鼎新,就必须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二,对党的自我革命历史经验的多维概括。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一是“四维经验说”。有学者将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概括为抓好关键少数、加强党员及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处理好党内的突出问题[5],或将其概括为处理好守正和创新、严管和厚爱、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等[6]。二是“五维经验说”。有学者将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坚持理论传承与实践创新、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坚持并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依靠广大人民与发动广大人民、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的相统一[7],或认为确保自我革命的理论指引、强化自我革命的顶层设计、坚定自我革命的价值导向、激发自我革命的主体自觉、构筑自我革命的常态体系等是党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8]。三是“六维经验说”。有学者认为,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历史自觉、坚持理想信念、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刀刃向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党的领导[9]。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六个统一:坚持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10]

    第三,对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路径的探究。总结党的自我革命基本经验的出发点是新时代如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推动和引领社会革命。有学者认为,新时代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克服单打一的倾向,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和方法导向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强自我革命的整体性、科学性、有效性[11]。也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不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完善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等,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坚持自我革命的能力与勇气,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2]。还有学者强调以坚持培育政治自觉与永葆革命精神相结合、抓好“关键少数”与“以上率下”相结合、自我净化与强化监督相结合、把纪律挺在前面与高压反腐相结合为遵循,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强化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13]

    综上可知,学界对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既有利于人们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宏阔的研究视野和较广阔的拓展空间。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决议》发布之前完成的。中国知网显示,截至2022年10月5日,以“坚持自我革命”为主题词的CSSCI来源论文只有11篇,均为《决议》发布后所发表,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内容的系统性上都远远不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自我革命这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之后,这个问题的研究必将进一步升温。那么,在《决议》和党的二十大基本精神的引领下,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系统探讨坚持自我革命的理论自觉、根本动力、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以及“坚持什么”“如何坚持”等方面回答坚持自我革命这一时代之问、历史之问、实践之问,运用好这一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4]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思想武器。坚持自我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

  •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坚持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矛盾思维,矛盾思维是辩证思维的本质,其任务是将事物看作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而“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15]605。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思维方式。矛盾是一切事物及其运动的本质。矛盾思维是在承认矛盾存在的基础上认识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只有承认每一事物的本质中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对立的因素,才能把事物的运动理解为事物“自己的运动”,才能达到对事物的辩证理解。因而,矛盾思维是一种否定性的思维。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关系,“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因此,否定性思维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一分为二,是扬弃,是否定之否定,即辩证的否定观。

    自我革命的本质是主体主动的、积极的自我扬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曾因自身原因屡遭挫折,甚至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但愈挫愈勇,不断发展壮大,引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正在走向“强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17]590。无论是1926年的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还是1935年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49年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抑或是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以及进入新时代后的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大决议”,更是坚持辩证思维、进行自我革命的典范: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实事求是地总结党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从而拨正了航向,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推动、引领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日趋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极其艰巨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任务,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目的是使全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砥砺前行、踔厉奋发,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大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决议》虽然主要是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但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而且,在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同时,也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坦承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因而,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也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在谈到十九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要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主题时,习近平重申了“三个需要”,其中之一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18]。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辩证思维,认为我们的事业越是发展,就越要居安思危,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以改变世界为已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了自己的座右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50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唯物史观“壮丽日出”的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强调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5]527这样,改变世界便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成为《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立场和核心思想:“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9]45消灭私有制、改变现存世界是一次伟大的、彻底的社会革命,而要完成这场社会革命,共产党人必须以自我革命为前提条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一个自我革命的问题。当然,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社会革命要求以自我革命为先导,而自我革命又是在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实现的。

    改变世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从建党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人就以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为己任。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都是为了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所以,在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提出了“两个伟大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20]71在“两个伟大革命”中,“伟大的自我革命”是基础,“伟大的社会革命”是目的。只有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才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而伟大的自我革命又是在伟大的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展开的。在一定意义上,伟大的自我革命的程度和深度,决定了伟大社会革命的程度和深度。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20]516

  •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由于事物的存在、发展及其本质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1]801这个基本原则起码蕴含着三个基本要求:其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政党也是如此。一个政党的发展规律是由其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尊重规律就是实事求是。其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也是实现主客观统一的重要基础。只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其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客观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各个事物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侧面呈现出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并进而找到解决矛盾、改变世界的正确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22]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坚持自我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实事求是。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大多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而这些错误之所以得以改正,也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是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23]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是改正错误的重要保证。实践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实践同行,否则就会犯错误。人不可能不犯错误,连邓小平都坦承:“在经济问题上,我是个外行,也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搞开放,一些细节,一些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我就懂得不多了。”[24]77这就是实事求是。又说:“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24]174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就在于它是前人没有走过的,是一个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过程,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不走弯路。否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就会导致更大的甚至颠覆性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17]590

  • 在马克思主义中,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先进性而言,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9]44,所从事的共产主义运动与以往的一切运动具有本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42。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政党就必须对自己的成员提出品质纯洁的要求。所谓党的纯洁性,就是恩格斯讲的每个成员的“品质纯洁”,就是习近平讲的“纯粹”,说到底,就是不谋私利,也没有私利,而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唯一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纯洁性是先进性的保证与证明,而先进性又是纯洁性的体现与确证,两者的有机统一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特质。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25]

    自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将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为了保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一大”非常重视党员的质量,决定接受党员要“特别谨慎,严格审查”;鉴于当时的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26]。自此以后的整整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始终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坚决剔除影响自身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而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2],因而,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只有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正视现实,直面问题,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好。

  •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坚持自我革命,就在于它是一个使命型政党。这个使命是一种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的历史责任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其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

  •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就是要通过“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而实现“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现实幸福”[15]527。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进而实现“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现实幸福”,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从“救亡图存、人民解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以永葆青春的初心使命朝着人民的美好生活奋勇前行。随着新时代的莅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换,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一种全面性的需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尽管与未来社会“丰富的需要”有着程度上的显著差异,但却是走向“丰富的需要”的坚实一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35

    美好生活是等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奋斗。目前,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相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复杂:在经济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强,实体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待提高;在民生领域,虽然绝对贫困已成历史陈迹,但消除相对贫困还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巨大,人们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着不少难题;在社会领域,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依法治国、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需不断完善和提高;在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意识形态相互激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升级、花样翻新,因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仍然面临着重重障碍,任务极其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根本前提。

  • 中国现代化肇始于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羞的一场场劫难,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却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4。这三个“深刻改变”,归结起来,就是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不断奋进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在195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尽管在内容上有所变化,但实质没有变,即通过“四个现代化”实现“共同的富”和“共同的强”[27]。这个过程虽然被“文化大革命”一度打断,但改革开放重启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4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入新时代后,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四个现代化”被提升为“全面现代化”,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世界历史”的境域中展开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主要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比较而言的。西方现代化虽然曾经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开辟了“世界历史”,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辉耀历史的西方近代文明,因而曾被西方看作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但由于资本主体性和资本逻辑的宰制,西方现代化道路与文明相悖的一面日益凸显。尽管如此,西方现代性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纠缠”远未终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只有在正视资本、利用资本的基础上驾驭资本,才能最终超越资本。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围绕着驾驭资本而展开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还在于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新路的探索。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如何超越西方现代性,而在于我们不能在自身建设上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进入近代以后,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界标,中国长期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救亡图存、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也是从那时起,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中国发展的各种方案、探索中国发展的多种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以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标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果说,第一个一百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富起来”的问题,那么,第二个一百年则主要是解决“强起来”的问题。“强起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令人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0]12

    不少西方学者不得不承认,在1820年前,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从GDP总量上来看,它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崛起”[28]56。而且这次崛起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与西方海军不断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郑和率领的中国船队不曾建立过一个海外殖民地,而且也没有对自己发现的土地宣称主权。”[28]54同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个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主动求成的过程。在国际上,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正行至需要重新选择价值方向的“十字路口”,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或正在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疯狂打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在国内,以创新推动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因此,我们必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29],把自己锤炼得更加强大,坚决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0]45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总体性目标,也是其必然归属。“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0]433也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可能成为现实。

    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得到联合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与参与,但现实的建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阻力:其一,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要民族国家存在,利益就永远是第一位的。离开利益来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虚幻的,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5]286。关键在于如何处理私自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与之相反,美国却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坚持“美国利益第一”,将自己的私自利益置于他人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之上。其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它必须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支撑。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30]522,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却以西方的“普世价值”来规范世界各国人民,而将全人类共同价值弃之于地。2021年12月,由美国政府召开的所谓世界“民主峰会”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所谓的“民主峰会”只不过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其目的是挑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对抗,划分阵营、割裂世界,从而维护自己的超级霸权地位。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在自身建设上硬起来才能为世界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在党的二十大之前,习近平多次强调了这“四个自我”。实际上,自我革命“就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把自己作为特殊的革命对象,以革命的气魄、革命的精神、革命的斗志、革命的智慧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全部实践活动”[11]。“四个自我”既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

  • 净化即清除杂质、保持纯洁之意。自我净化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为保持自身的肌体健康,自觉地清除杂质、剔除毒素、割掉毒瘤。自我净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对于主体而言,杂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思想上的杂质和队伍中的杂质。因此,党的自我净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净化党员的思想。思想具有关键性意义,因为思想引领行动。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思想先行”、强调“思想建党”,“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20]74。新时代,我党虽然在思想建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31]15。习近平强调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其中,精神懈怠居于首位。精神懈怠就是一个思想问题。因此,“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20]49。思想建设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理论强党,不断增强党员的理论修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二是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二,纯洁党的队伍。在“四大危险”之中,“消极腐败”居于最终位置,是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思想堕落的必然归结,也是“四大危险”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危及党的安全。因此,自我净化的着力点是消除消极腐败、纯洁党的队伍。消极腐败有诸多表现,既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也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上,贪污腐败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贪污腐败对党的肌体和公信力腐蚀最大,是脱离群众的重要原因和集中表现,因而成为从严治党的首要目标。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从严治党,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同时,严厉整治“四风”,取得了重大成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风气正在形成,但消极腐败现象没有杜绝,也不可能杜绝,因此,我们必须“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坚决清除一切腐败分子,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20]188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伟大的政党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与短板,但追求至善至美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因而,自我完善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防止和克服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会犯错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共产党人改变世界的主客观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32]1480。这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自我完善。在这个意义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21]803。二是补短板、强弱项。“补短板”是习近平经常使用的一个口语化的词,形象生动,强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际上,做好各项实际工作、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就是一个“补短板”的过程,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不完善到基本完善、再到臻于至善。尽管臻于至善只是一个奋斗目标,但表明“补短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短板,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短板的存在和犯错误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33]

    之所以存在缺点与短板,制度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34]在《决议》中,对这些错误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因此,自我完善的核心要义在于完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建立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但这个制度并未成熟定型,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因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要求。在坚持自我革命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如何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以及纠错改正机制、责任追究制度等,便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至于领导干部在工作能力上存在的短板,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补齐,“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31]407

  • 所谓革新,就是革故鼎新、变革创新,就是根据实践发展、形势变化和具体任务更新而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如果说自我完善主要侧重于盘活存量,那么,自我革新则主要表现为创新增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是通过创新获得发展的。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只有尊重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实践发展、形势变化和具体任务的更新而不断地摒除和抛弃过时落后的东西,接受和补充新的进步因素,才能实现不断的创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自我革新也就是实事求是。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曾有一个精辟论述:“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35]294这既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自我革新的精神。在谈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还“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36]正是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和自我革新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并领导人民推翻了一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改革开放既是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通过这次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个意义上,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也正是通过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因而提出了建设一个创新型政党的要求,提出了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30]202我们要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首先要建立一个创新型政党。只有在一个不断坚持自我革新的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不断推进,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变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其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不言而喻。在这种条件下,自我革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个问题上,熊玠有一个较为中肯的论述:“中共自己有一个通俗的表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的‘硬’除了要求每个党员在道德上、能力上过硬,保持其先进性之外,还要求党组织有很强的领导力,能回应当代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肩负起领导核心的责任。而能够使自身硬起来的手段就是改革,就是党的自我革新。” [37]

  • 习近平在强调党面临的“四大危险”时,还强调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考验”即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其中,居于首位的是长期执政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执政经验,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入新时代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20]48的新要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想一帆风顺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想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31]402

    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一是党的理政能力,具体体现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二是党的施政能力,即治国能力,具体体现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能力;三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即执政本领,具体表现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概括的“八大本领”。在这三个层面的能力之中,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是基础和关键,因为党的理政能力、施政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体现出来的。因此,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着力点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在这个意义上,党的执政能力实际上就是党的领导干部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要求,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随着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31]402。实践不断发展,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产生,有些老问题可以通过老办法解决,但有些老问题和绝大多数新问题只能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因而,提高执政本领永远在路上,否则,就会产生“本领恐慌”。

  • 新时代既是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前途无限光明,但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问题新挑战也就越多。特别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交织影响,各种矛盾相互传导、叠加、演变、升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大。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而“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20]531

  •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坚持人民立场。自我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立场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党性问题。“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38]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进行自我革命,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即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进行自我革命。离开了这个立场,自我革命便成了谋取私利的偏执行为。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9,习近平的这句名言深刻地诠释了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初心。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接受人民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依靠人民进行自我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既然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接受人民监督便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人民民主,在新时代,人民民主呈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民主监督。民主监督即是人民监督。人民监督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动力和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人民监督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在一些党员、干部的眼中,人民监督只是一种形式,可有可无,甚至被视为畏途而遭到拒斥。权力滥用、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四风”屡禁不止,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很好运用人民监督这个武器的结果。因此,习近平告诫我们:“对党内的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往往看得很清楚。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革命,而要多听听人民群众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20]533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接受人民的评判。接受人民的评判,实际上就是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党员、干部是否进行自我革命以及自我革命的效果如何,都会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客观真实地呈现出来。所以,坚持自我革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70,把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0]142,当然也是评价自我革命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 马克思指出:“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9]之所以要自我革命,就是为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因此,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在谈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40]。具体来讲,自我革命主要要坚持三个方面的问题导向:

    一是解决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思想根子问题。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理想信念问题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中,理想信念问题最为关键,但又以能力为重要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和能力的统一,其具体表现是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思想素质是其中的内核。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是因为思想出了问题,理念信念不坚定甚至被置于脑后。理念信念是“钙”,思想一旦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补思想之“钙”,坚定理想信念,是坚持自我革命的核心和关键。

    二是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在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和实际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虽然绝对贫困已成历史陈迹,但消除相对贫困却任重而道远,“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65。每个党员、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人民群众的住房、就医、教育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广泛的需要是否得到改善或满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否有了实质性的进步,自觉地找差距。差距就是问题,就是自我革命的动力和方向。

    三是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前进道路上仍然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以创新推动和引领高质量发展问题,如何驾驭资本,防止其过度扩张而又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如何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问题,等等,“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30]222。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坚定信念,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也要有政治智慧、战略定力,还要有过硬本领,显然,这是一个自我革命、不断提高的过程。

  •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坚持自上而下,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关键少数”是一个形象而生活化的表述,强调的是领导干部在党的建设以及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广大党员而言,领导干部只是少数,但是“关键少数”,在自我革命中扮演关键角色、起关键作用。一方面,在应对复杂局面、不断推进伟大实践、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居于关键地位,起关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事业能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奋斗目标能不能高水平、高质量地实现,党的建设能不能不断跃上新台阶,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地位越重要、背负的信任越多,风险就越大、责任就越重,因而就越需要坚持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在党的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是“领头雁”,是“带头人”,起示范和标杆作用,“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17]416。人们常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就是这个道理。在自我革命的问题上,同样需要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起带头作用、示范作用。

    从严治党、自我革命,关键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要求“中央政治局要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为全党作表率,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30]190。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宣示、一种行动引领,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有三个关键:一是高度自觉。自我革命首先是靠自觉。只有高度自觉,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革命。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和政治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谋个人私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是从严管理。领导干部既是干革命、做工作的中坚力量和“领头雁”,也往往因其职位的权力成为外部“围猎”的对象,稍有不慎,就可能沦为党风党纪的“污染源”乃至“阶下囚”,从而严重影响整个党的政治生态、破坏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管理一定要严,不能有丝毫的漏洞,既要严格加强思想教育,也要用制度严格管理。更重要的是,对腐化变质者坚决实行“零容忍”,果断出击、壮士断腕,“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2]。三是严格监督。在监督主体上,所有组织和个人都是监督主体,不留空隙。其中,组织监督和人民监督是最主要的。组织监督,上级监督下级,特别是上级一把手监督下级一把手,是监督最管用、最有效的方式,而人民监督则具有广泛性、根本性。在监督内容上,包括政治监督、用权监督、作风监督、道德监督等各方面,全面监督,不留死角。

  •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坚持自我革命,最重要的是思想建党,不断锤炼初心。思想建党的重要内容或基本方法是理论强党,即通过加强理论修养来纯洁自己的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上的问题。思想上不过关,方向上、行动上就会出问题。但是,如何使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还需要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制度在党的建设和治理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之初,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制度建党”这一重大的时代命题,强调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自此以后,制度建设便成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进入新时代后,根据形势、任务和党内的实际情况,习近平提出了“制度治党”的新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41]这样,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制度治党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坚持自我革命的基本范式。

    制度建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转型的动力和确证,而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转型的显著标识。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制度发展和完善为根本前提,而党的治理当然也必须以制度为轴心。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42]。一方面,以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为依据,对标对齐,找差距,补短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也是进行自我革命的十三面镜子,党员、干部每天都应该照镜子、正衣冠。因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从根本上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坚持自我革命以健全完善党内法规为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时代的客观实际和新目标、新任务的客观要求,在对不合时宜的党内法规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就是明规矩、破潜规则,就是划底线、划红色。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转“制”为“治”,建立制度治党的长效机制。当然,必须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否则就是一些空洞的条文。坚持自我革命,就是要以制度为规则、为行动指南,制度一经形成,就必须严格遵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例外,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令行禁止,身为表率。

  •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它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创新发展,都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结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锐利武器。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领导核心、开路先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勇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系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1996年的“三讲教育”活动、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9年5月开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等,都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有效运用。但在长期的和平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党员、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放下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做自我批评,也听不得不同的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面对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而进行的伟大斗争,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它将从根本上腐蚀党的肌体、危害党的健康。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43]

    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得站稳立场,即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也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只有“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认真地总结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成绩,修正错误。这样做,照列宁的话说,就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44]298。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郑重的党”,它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其次,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得有正确的态度,“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严肃认真地正视问题,是不是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44]298。一要正视问题。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有问题并不可怕,要敢于直面问题,回避问题只能使矛盾扩大化和激化。二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对就对,错就错,是就是,非就非。再次,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得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针对有的同志抓小放大或者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毛泽东批评道:“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35]91这并不是说小矛盾、小问题可以忽视不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但重点是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只要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当然,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是“整人”,不是“揪小辫子”,而是关心人、发展人,是提出意见、提出要求,解决问题,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 党的百年奋斗史,实则是一部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党之所以永葆青春活力,从而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靠的是坚持自我革命;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同样也要靠坚持自我革命。因此,在“十个坚持”中,坚持自我革命至关重要。习近平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1]27在“十个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居于首位,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其他的九个坚持也就都不存在。而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呢?或者说,党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呢?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或方式就是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因而,在“十个坚持”中,以坚持自我革命收尾。这样,前后相应、相互贯穿,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五个重大原则,居于首位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其核心要义就是“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2]。在这个意义上,坚持自我革命是手段,坚持党的领导是目的。

    由于坚持自我革命,百年大党领导人民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恢宏、最灿烂的诗篇,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人类文明发展新篇章,更需要党坚持自我革命。相对于《共产党宣言》中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只是一个新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步。尽管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新的时代特点、时代课题,意味着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内容、方式有所变化,但初心和使命却是坚如磐石、永不变色的。因此,在新的百年奋斗中,只有始终保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实践自觉和政治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人民攻坚克难、跋山涉水、砥砺奋进,创造人类历史上新的伟大奇迹。

参考文献 (4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