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简

上一篇

下一篇

张青萍;杨柳;焦洪赞;.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简[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12): 89-94. doi: 10.13718/j.cnki.xdzk.2016.12.015
引用本文: 张青萍;杨柳;焦洪赞;.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简[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12): 89-94. doi: 10.13718/j.cnki.xdzk.2016.12.015
Citation: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简

  • 摘要: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贵阳市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选取山区地形特征为阻力要素,对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研究区城镇发展与规划,对贵阳市最小累积阻力值进行时空分析,划分生态适宜区,构建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优路径.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3年,建设用地扩展阻力逐年减小;根据阻力值将研究区分为禁止、限制、可、优化建设区;模拟出5条最佳路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90
  • HTML全文浏览数:  268
  • PDF下载数:  2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简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摘要: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贵阳市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选取山区地形特征为阻力要素,对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研究区城镇发展与规划,对贵阳市最小累积阻力值进行时空分析,划分生态适宜区,构建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优路径.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3年,建设用地扩展阻力逐年减小;根据阻力值将研究区分为禁止、限制、可、优化建设区;模拟出5条最佳路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