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酉州乌羊是重庆市地方优良皮肉兼用型山羊品种,主要分布于武陵山区腹地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6年被认定为重庆市地方山羊品种,2009年正式被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级遗传资源[1].酉州乌羊是当地白山羊在封闭的生态环境中,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细嫩等特点.
酉州乌羊因其皮肤、眼、鼻子、嘴、肛门和阴门等可视黏膜为乌色[2]而得名,其肉清香、膻味淡、香气浓郁、味道独特,且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具有一定的药用疗效,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为“药羊”[3].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酉州乌羊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特殊的营养价值,并从生长发育[4]、血液生理生化指标[5]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在屠宰性能、肉品质等方面还未有全面系统的报道.本试验选择6月龄的酉州乌羊和与其个体差异较大的波尔山羊杂交后代(波杂羊)、以及与其个体差异较小的本地白山羊(白山羊)进行屠宰,测定它们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对这3个群体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的种质特性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HTML
-
实验动物来源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其中酉州乌羊来源于酉州乌羊资源保种场,白山羊和波杂羊来自酉阳当地农户.随机购买2月龄白山羊和波杂羊各6只公羔,与同月龄酉州乌羊公羔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一同饲养4个月,各品种随机选择3只进行屠宰,试验在酉州乌羊资源保护场集中进行.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 17237-2008[6]进行屠宰测定,宰前24 h停止喂食,宰前2 h停止饮水.屠宰时测定质量,并测定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山羊割喉、颈部放血致死,剥皮、去头、去蹄.然后顺腹中线开膛,除留肾和肾周围脂肪外,全部内脏出膛,进行屠宰性能的测定.
-
屠宰性能指标包括胴体性能指标和非胴体组织器官指标.
胴体性能指标主要测定:宰后质量、血质量、胴体质量、净肉质量、骨质量、胴体长、胴体前宽、胴体后宽、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其中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非胴体组织器官指标主要测定:皮质量、皮厚、皮张面积、前(后)蹄质量、头质量、内脏质量及尺寸.其中内脏质量及尺寸主要包括心脏质量、肝脏质量、肺脏质量、脾脏质量、胃及内容物、胃净质量、膀胱及内容物质量、膀胱净质量、大肠及内容物质量、大肠净质量、大肠长度、小肠及内容物质量、小肠净质量、小肠长度、盲肠及内容物质量、盲肠净质量、盲肠长度、内脏脂肪质量(内脂质量).
-
羊肉的品质评定主要包括:肉色、嫩度、pH值和熟肉率,其中肉色采用OPTO-STAR型肉色测定仪测定,嫩度采用C-LM型肌肉嫩度计测定,pH值采用pH-STAR胴体肌肉pH值直测仪测定.除熟肉率用后腿肌肉外,其他肉品质评定均用背最长肌.
-
采用固定模型分析群体效应对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值的影响:
Yi为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值,μi为群体均值,Bi为群体效应,ei为随机误差.运用SAS v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并作差异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采用Anova过程,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
1.1. 试验动物及管理
1.2. 屠宰方法及测定指标
1.2.1. 屠宰方法及宰前生长性状的测定
1.2.2. 屠宰性能测定
1.2.3. 肉的品质评定
1.3. 数据分析
-
各个群体的宰前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 1)显示,波杂羊各生长性状指标均高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其中体质量极显著高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p<0.01),体高极显著高于酉州乌羊(p<0.01),显著高于白山羊(p<0.05),管围显著高于酉州乌羊(p<0.05).酉州乌羊和白山羊的各生长性状指标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酉州乌羊、白山羊、波杂羊的13个胴体性能指标见表 2.酉州乌羊的肉骨比明显高于波杂羊和白山羊群体,除此之外的12个指标均是在波杂羊群体中最高.其中,波杂羊的宰后质量、胴体长等指标极显著高于酉州乌羊(p<0.01),显著高于白山羊(p<0.05);波杂羊的胴体质量、骨质量、净肉质量显著高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p<0.05).酉州乌羊和白山羊的各种胴体性能指标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个群体非胴体组织器官的质量和尺寸见表 3.波杂羊肺脏和内脂质量极显著大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p<0.01);波杂羊的皮和前蹄极显著大于酉州乌羊(p<0.01),显著大于白山羊(p<0.05),皮厚、皮张面积和肝脏极显著大于酉州乌羊(p<0.01),与白山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杂羊的心脏和脾脏质量显著大于酉州乌羊(p<0.05),与白山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群体的头、眼肌面积、膀胱、胆囊和盲肠的质量和尺寸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杂羊胃含内容物的质量显著大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p<0.05),而其净质量与其他群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酉州乌羊和白山羊的左肾极显著轻于波杂羊(p<0.01),而它们的右肾只是显著轻于波杂羊(p<0.05);波杂羊的小肠净质量极显著大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p<0.01),小肠长度显著长于其他2个群体(p<0.05),小肠含内容物的质量显著大于酉州乌羊(p<0.05),与白山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杂羊的大肠净质量显著大于酉州乌羊和白山羊(p<0.05),大肠含内容物的质量显著大于酉州乌羊(p<0.05),和白山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个山羊群体的13个组织器官净质量占各自活体的比例(相对质量)如图 1所示.皮、头和胃等组织器官相对质量较大,脾脏、膀胱、肾脏和盲肠等组织器官的相对质量较小.酉州乌羊和白山羊各种组织器官的相对质量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头、皮、心、肺、膀胱、胃和盲肠的相对质量均高于波杂羊,其中它们头的相对质量极显著高于波杂羊(p<0.01),白山羊胃的相对质量显著高于波杂羊(p<0.05).波杂羊蹄的相对质量显著高于酉州乌羊(p<0.05),与白山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如表 4所示,酉州乌羊、白山羊和波杂羊的剪切力(嫩度值)、色差、pH值、熟肉率等4个肉品质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群体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酉州乌羊的嫩度值分别低于白山羊和波杂羊的3.28%和15.33%,pH值分别低于白山羊和波杂羊的3.41%和1.45%,而其肉色分别高于白山羊和波杂羊的11.39%和1.58%,酉州乌羊的熟肉率介于白山羊和波杂羊之间,高于白山羊的8.07%,低于波杂羊的4.82%.
2.1. 宰前生长性状指标
2.2. 屠宰性能指标
2.2.1. 胴体性能指标
2.2.2. 非胴体组织器官的质量、尺寸及相对质量
2.3. 羊肉的品质
-
本研究发现酉州乌羊和白山羊的各种生长性状指标、屠宰性能指标及肉品质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酉州乌羊是本地白山羊经过长期自然选育而形成的新品种相关. Oman等[6]研究指出,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美国本地山羊(Spanish),其杂交F1代体质量显著高于其母本,说明利用波尔山羊和本地山羊杂交可改良后代的个体大小.本研究发现波杂羊的体质量、体高等生长性状指标和宰后质量、胴体质量、骨质量、净肉质量、各种内脏质量等屠宰性能指标均显著高于酉阳本地的酉州乌羊和白山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7].这一结果显示,纯种酉州乌羊的生长性能有进一步提高的潜能,可以考虑选用波尔山羊对其进行杂交改良,使酉州乌羊向肉用山羊方向培育.
-
有研究报道[8-9],随着年龄增加,山羊个体的屠宰率、肉骨比、净肉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发现6月龄的酉州乌羊、白山羊和波杂羊公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均低于2~3岁和周岁的黔北麻羊[9]、成年波尔和安哥拉二元杂交山羊[10]、波尔和沙能二元杂交山羊[10]、Spanish山羊[7].在本研究中,6月龄酉州乌羊的肉骨比比2~3岁和周岁的黔北麻羊要高,但屠宰率和净肉率却又比同月龄的自贡黑山羊、黎城黑山羊、金堂黑山羊要低,这可能是山羊品种资源不同所致.
本研究发现酉州乌羊的皮毛和肺占活体的比例明显高于波杂羊,这可能与酉州乌羊长期生活在高海拔的山林地区有关.波杂羊的各种内脏器官质量均明显大于酉州乌羊,但酉州乌羊的胃、大肠和盲肠等消化器官占活体的比例却明显高于波杂羊,说明酉州乌羊具有更强大的消化系统.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7, 10-12],不同品种山羊之间非胴体组织器官的相对质量差异较大,这主要与山羊的生产用途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根据生产用途,山羊可以分为奶用山羊、肉用山羊、皮用山羊及兼用型山羊.酉州乌羊属于肉皮兼用型山羊,这可能正是酉州乌羊相对于波杂羊产肉性能较低,而皮毛的相对质量却较高的原因之一.
-
在肉质方面,反映肉质优劣的肌肉理化性质不仅比较直观而且非常重要,在此方面目前趋向于选择的性状主要是与pH值相关的性状如系水力、肉色、嫩度等,熟肉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肉品的系水力,直接影响着肉品的嫩度和多汁性等食用品质.罗卫星等[9]检测了2~3岁的黔北麻羊羯羊和周岁的黔北麻羊母羊的肉用性能指标,结果发现2~3岁羯羊的熟肉率明显高于周岁母羊,由此可以说明随着山羊年龄的增长,山羊肌肉的熟肉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发现6月龄酉州乌羊的熟肉率为57.72%,明显高于2~3岁的黔北麻羊羯羊(56.29%)和周岁的黔北麻羊母羊(55.52%),说明酉州乌羊肌肉的系水力较黔北麻羊更好一些.肉色是反应肉质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相较于白山羊和波杂羊,酉州乌羊肌肉的肉色值更大.嫩度是消费者最重视的食用品质之一,也是评定肌肉多汁性和口感满意度的指标之一.嫩度主要与肌肉中的结缔组织、肌原纤维和肌浆蛋白等相关,并受遗传、年龄、营养状况和肌肉部位多种因素的影响[13].本研究选择了3个品种相同月龄的公羔,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屠宰后选择相同部位的肌肉进行检测,发现酉州乌羊的嫩度值低于其他2个群体,排除了年龄、营养状况和肌肉部位等因素的影响,说明酉州乌羊肌肉的嫩度较其他群体更好一些.
pH值也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屠宰后肌肉中的糖原转化成乳酸,并堆积在肌肉中,使肌肉中的pH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本研究检测了酉州乌羊、白山羊和波杂羊鲜肉中的pH值,均高于同月龄的简阳大耳羊[14]与周岁巴美肉羊屠宰后45~60 min的pH值及屠宰后24 h的pH值[15],除了品种与年龄因素以外,是因为本研究检测时间较范景胜等[14]更靠前.有研究报道波杂羊较其母本肌肉中含有更高浓度的氢离子(H+)[16],本研究结果显示波杂羊较本地白山羊肌肉中的pH值更小,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