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上一篇

下一篇

赵生玉, 黄成毅, 石晓萌, 等.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12): 101-109. doi: 10.13718/j.cnki.xdzk.2019.12.014
引用本文: 赵生玉, 黄成毅, 石晓萌, 等.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12): 101-109. doi: 10.13718/j.cnki.xdzk.2019.12.014
Sheng-yu ZHAO, Cheng-yi HUANG, Xiao-meng SHI, et al. Compilation of the Scale of 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est of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1(12): 101-109. doi: 10.13718/j.cnki.xdzk.2019.12.014
Citation: Sheng-yu ZHAO, Cheng-yi HUANG, Xiao-meng SHI, et al. Compilation of the Scale of 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est of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1(12): 101-109. doi: 10.13718/j.cnki.xdzk.2019.12.014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GXSZ53YB)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生玉(1980-), 女,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通讯作者: 廖传景,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B844

Compilation of the Scale of 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est of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 摘要: 为编制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问卷,对浙江省4座城市7所高校的1 00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施测,2周后选取40人进行重测,采用余新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信念量表作为效标,研究表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包含40个项目,由“使命认同”“命运共济”“自我修养”“利他奉献”和“责任担当”5个维度构成,总问卷和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可以作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测量工具.
  • 加载中
  • 图 1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碎石图

    图 2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的结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

    表 1  用于因素分析的有效问卷的人口学指标及差异检验

    样本 性别 年级 合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探索性因素分析 172 41.85 239 58.15 190 46.23 91 22.14 78 18.98 52 12.65 411
    验证性因素分析 167 40.53 245 59.47 190 46.12 88 21.34 82 19.90 52 12.62 412
    合计 339 41.19 484 58.81 380 46.17 179 21.75 160 19.44 104 12.64 823
    χ2 0.147 0.149
    p 0.702 0.98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题项 成分 共同度
    1 2 3 4 5
    29 0.768 0.114 0.093 0.212 0.190 0.692
    41 0.750 0.155 0.119 0.145 0.224 0.672
    58 0.738 0.187 0.075 0.252 0.041 0.651
    53 0.732 0.144 0.116 0.172 0.113 0.612
    47 0.732 0.166 0.114 0.289 0.111 0.671
    13 0.724 0.146 0.112 0.212 0.248 0.664
    23 0.709 0.193 0.080 0.205 0.238 0.645
    35 0.695 0.183 0.091 0.183 0.242 0.616
    63 0.682 0.169 0.104 0.235 0.192 0.596
    18 0.666 0.201 0.115 0.177 0.308 0.623
    14 0.161 0.769 0.220 0.185 0.026 0.701
    19 0.187 0.762 0.164 0.176 0.015 0.674
    48 0.155 0.732 0.285 0.131 0.032 0.660
    64 0.126 0.729 0.175 0.146 0.107 0.611
    24 0.241 0.723 0.223 0.022 0.044 0.633
    68 0.148 0.702 0.256 0.097 0.099 0.600
    59 0.179 0.694 0.391 0.096 0.133 0.693
    42 0.147 0.671 0.259 0.015 0.115 0.553
    54 0.146 0.648 0.356 0.000 0.094 0.576
    25 0.067 0.165 0.794 0.119 0.088 0.683
    20 0.057 0.209 0.731 0.058 0.180 0.617
    15 0.099 0.208 0.714 0.019 0.162 0.590
    37 0.103 0.284 0.709 0.100 -0.007 0.604
    31 0.092 0.221 0.708 0.004 0.103 0.569
    43 0.091 0.278 0.707 0.168 0.019 0.614
    49 0.150 0.274 0.701 0.118 0.059 0.607
    60 0.126 0.372 0.640 0.083 0.090 0.579
    34 0.366 0.113 0.104 0.745 0.106 0.724
    28 0.325 0.107 0.041 0.735 0.143 0.680
    17 0.321 0.125 0.159 0.643 0.270 0.630
    52 0.230 0.113 0.170 0.634 0.202 0.538
    40 0.324 0.144 0.053 0.598 0.272 0.560
    2 0.246 0.092 0.092 0.580 0.405 0.578
    71 0.328 0.164 0.127 0.528 0.405 0.594
    16 0.335 0.074 0.110 0.050 0.722 0.653
    70 0.229 0.123 0.080 0.258 0.710 0.645
    50 0.175 -0.057 0.165 0.104 0.708 0.574
    61 0.208 0.094 0.114 0.265 0.685 0.605
    69 0.218 0.165 0.076 0.386 0.676 0.686
    57 0.337 0.162 0.100 0.346 0.593 0.621
    特征值 7.196 6.430 5.704 4.463 4.094
    贡献率 37.107 12.534 5.597 4.098 3.399 62.734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各因子及总体的信度

    使命认同 命运共济 自我修养 利他奉献 职责担当 总量表
    Cronbach α 0.934 0.921 0.905 0.883 0.869 0.955
    重测信度 0.900 0.853 0.891 0.794 0.886 0.88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的结构矩阵

    维度 使命认同 命运共济 自我修养 利他奉献 职责担当 总量表
    使命认同 1
    命运共济 0.450** 1
    自我修养 0.349** 0.693** 1
    利他奉献 0.679** 0.373** 0.317** 1
    职责担当 0.615** 0.324** 0.328** 0.676** 1
    总量表 0.824** 0.775** 0.715** 0.775** 0.727** 1
    注:**p<0.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的效标关联矩阵

    维度 使命认同 命运共济 自我修养 利他奉献 职责担当 总量表
    高学习成就目标 0.208** 0.428** 0.484** 0.150** 0.222** 0.400**
    学习积极体验 0.217** 0.417** 0.485** 0.139** 0.229** 0.397**
    高学习效能感 0.286** 0.521** 0.603** 0.218** 0.269** 0.506**
    坚持努力学习 0.300** 0.550** 0.681** 0.241** 0.307** 0.555**
    长期积累学习 0.219** 0.456** 0.469** 0.164** 0.201** 0.408**
    注:**p<0.001.
    下载: 导出CSV
  • [1] 廖传景, 毛华配, 杜红芹, 等.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的结构与测量[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3):160-166. doi: http://xbgjxt.swu.edu.cn/jsuns/jsun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3-160&flag=1
    [2] 唐艳明.论当代为政者的道德使命[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6.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42-2007173737.htm
    [3] 蔡扬波.家校视阈下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缺失反思[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9):50-50.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gyjy201119039
    [4] doi: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2505560_Calling_and_vocation_in_career_counseling_Recommendations_for_promoting_meaningful_work DIK B J, DUFFY R D, ELDRIDGE B M. Calling and Vocation in Career Counseling: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Meaningful Work[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9, 40(6):625-632.
    [5]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10.1177/0013124595027003005 HUNTER I, DIK B J, BANNING J H.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alling in Work and Life:A Qualitative Analysi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0, 76(2):178-186.
    [6]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10.1177/1069072711434410 DIK B J, ELDRIDGE B M, STEGER M F,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alling and Vocation Questionnaire (CVQ) and Brief Calling Scale (BCS)[J].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12, 20(3):242-263.
    [7]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NSTLQK/NSTL_QKJJ0219001963/ ELANGOVAN A R, PINDER C C, MCLEAN M. Calling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0, 76(3):428-440.
    [8]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OAPaper/oai_doaj-articles_5fa5cabf805982d9a276f6163dc6a275 FRENCH J R, DOMENE J F. Sense of "calling":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lives and values of young women in univers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 2010, 44:1-4.
    [9] 张春雨.职业使命感: 结构、测量及其与幸福的联系[D].重庆: 西南大学, 2015.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5-1015439345.htm
    [10] 余新年.大学生学习信念问卷编制、现状调查及其与学习策略关系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 2008.
    [11] TUCKER L R, LEWIS C. A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for Maximum Likelihood Factor Analysis[J]. Psychometrika, 1973, 38(1):1-10.
    [12] 陈小雨.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教育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13]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NSTLQK/NSTL_QKJJ0230135945/ HIRSCHI A, HERRMANN A. Calling and Career Preparation:Investigating Development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Precedence[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3, 83(1):51-60.
    [14] doi: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2544018_Calling_service_and_legitimacy_Professional_orientations_and_career_commitment_among_prospective_teachers SEROW R C, EAKER D, CIECHALSKI J. Calling, service, and legitimacy:Professional orientations and career commitment among prospective teachers[J]. Journal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992, 25(3):136-141.
  • 加载中
图( 2) 表( 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69
  • HTML全文浏览数:  897
  • PDF下载数:  27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2-21
  • 刊出日期:  2019-12-20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通讯作者: 廖传景,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简介: 赵生玉(1980-), 女,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 浙江 温州 325035
  • 2. 重庆三峡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 万州 404020
  • 3.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 4. 温州大学 心理健康教研室, 浙江 温州 325035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GXSZ53YB)

摘要: 为编制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问卷,对浙江省4座城市7所高校的1 00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施测,2周后选取40人进行重测,采用余新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信念量表作为效标,研究表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包含40个项目,由“使命认同”“命运共济”“自我修养”“利他奉献”和“责任担当”5个维度构成,总问卷和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可以作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测量工具.

English Abstract

  • 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使命感是隶属于精神范畴的内容,是人的精神动力之一,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效果.心理学意义的使命感是指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个体对社会、国家赋予自身使命的感知、理解和认同[1],即一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是人生的重大原则,也是应对外界变化的准则和依据[2].使命感包括初级使命行为和深度自我价值认同2个层次,对社会成员的发展具有终极牵引效应[3].

    职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使命感进行定义和测量. Dik等人[4]将使命感视为一种能提升个人意义感和目的感、为社会或更高势力服务的行为途径,并提出使命感具有3个重要特征:行为动机来自于外部或至上根源(如更高的权力和社会公共需要);个人的生活与其工作角色中综合的意义感和目的感相一致;积极关注个人行为对社会产生的贡献. Hunter等人[5]对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使命感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在职业发展实践中,使命感通常与目的感和意义感紧密关联,上帝、激情和天赋时常作为激励源.关于使命感的结构,Dik等人[6]认为包括“外部推动” “行为意义”和“亲社会动机”3个因素,Elangovan等人[7]认为使命感由“行动取向” “目的清晰感”和“亲社会意图”构成;French等人[8]认为使命感由“利他性” “使命感强度” “对使命领域的强烈爱好” “其他领域发现使命的促动”和“责任感”等5个因素构成.国内廖传景等人[1]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问卷”,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由“使命唤起” “利他奉献” “职责担当”和“职业坚守”等4个维度构成;张春雨[9]提出,职业使命感包括利他贡献、导向力、意义和价值3个维度.由上可知,使命感的内涵大多包含意义和价值、指导性、动力特征和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内容,如心理认同、职责感召、利他奉献等,体现了使命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态度,包含复杂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内涵,体现了使命感的精神动力特征.

    结合已有的关于使命感的界定,本文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界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所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职责义务等的感知、理解与认同.使命感教育关乎个人如何实践人生的价值、发掘自身动力、培育行动目标等核心问题.国内关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研究,多集中于思想教化与理念传播方面,在使命感的结构、特征、生发机制与培育策略等方面仍需要继续探究.基于此,本文编制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测量问卷,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 以温州大学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在校大学生为访谈对象,被访读者共20名,其中男生8名,女生12名,年龄18~23岁,未记录科目.

  • 以参加温州大学“社会心理学”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为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被试,被试共48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30名.未统计相关人口学指标.

  • 为考察问卷结构和筛选项目,选取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初测被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73.00%,未统计性别及年级等人口学指标.

  • 正式施测的被试为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嘉兴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3份,有效率82.30%.其中,2013级104人(12.64%),2014级160人(19.44%),2015级179人(21.75%),2016级380人(46.17%);男生339人(41.19%),女生484人(58.81%).将有效问卷随机分成2部分,分别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2部分有效问卷的人口学指标及性别和年级分布χ2检验结果如表 1所示.结果表明,用于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2部分问卷在性别和年级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为了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采用文献法、半结构式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原始资料.在访谈中,研究者准备如下访谈主题:“请你描述大学生具有较高历史使命感的各种表现” “历史使命感高和低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让受访者依据自己理解自主阐述,研究者予以如实记录.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中罗列了3个问题由学生自主作答:① “你如何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这一说法的?” ② “你认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或任务、责任)有哪些?” ③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你的历史使命?”

  • 对访谈和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将收录的文本关键词进行原始编码.由3名在读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分别依据扎根理论的分类原则,在编码基础上进行分类,尽量保证分类差别最小化,得到关键词原始编码94个,其中9个分类有异议.对最终问卷资料内容进行归类,最后得到5个集中反映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问卷素材:①承担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任务,如大学生为实现历史使命应该承担的义务、职责、要求等;②利他奉献精神,如为实现历史使命个人对社会、他人所需要做出的贡献和牺牲;③历史使命认同,如对实现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明确了解使命的内容、作用与意义;④个人与国家社会实现命运共济,如为实现历史使命和祖国、社会之间进行密切联系和积极互动;⑤自我修养,如个人对未来的发展目标、追求和承担的历史使命而辛勤付出.根据内容分析初步获得101个条目,邀请2名心理学教师、1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及3名心理学硕士对条目进行评定,并提出修改建议,形成97个题项的初测问卷,每个类别保留20个左右的条目.

  • 初测问卷初步设置了5个维度,分别是责任担当、利他奉献、使命认同、命运共济和自我修养,采用李科特5级计分法,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在200个学生中进行问卷初测,然后进行项目分析,删除鉴别力和共同度不符合要求的条目. ①相关法,删除项目和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40的项目. ②分组法,对前27%和后27%被试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删除t<4的题项. ③因素分析,保留项目负荷值大于0.40,共同度大于0.30的条目. ④信度分析,剔除被删后整体问卷信度提高的条目.经过以上4种项目分析程序,删除了第2,7,8,18,26,27,29,30,38,40,45,46,53,55,57,66,67,68,72,75,85,87,91,94题,保留73个题目.另外加入3道测谎题:“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总是首先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大学生可以享受再付出,这样自己不会吃亏” “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没什么关系”.形成正式施测问卷,进入因素分析程序.

  • 采用余新年[10]编制的大学生学习信念量表作为效标效度检验工具.该量表共42题,20个分量表,10个维度,采用李科特5级计分法.本文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41,具有较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χ2/df=1.987,RMSEA(近似均方根误差)=0.072,RMR(残差均方根)=0.053,GFI(拟合优度指数)=0.895,AGFI(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0.858,NFI(常规拟合指数)=0.882,CFI(比较拟合指数)=0.901,TLI(不规范拟合指数)=0.891,IFI(差别拟合指数)=0.909,该问卷整体上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具有较好的校标关联效度.

  • 该问卷共73个题目,5级计分,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该维度的强度越强.

  • 由专业教师及研究生负责开展集体施测.测试前表达知情同意,测试后致谢.为了获得重测信度,对40名被试的问卷进行特殊标记,间隔2周后重测,获得有效问卷38份.

  • 问卷收集后首先剔除无效问卷:若3道测谎题有2道及以上回答呈现阳性(即3个答案里有2个以上出现了相反的选项,如5和1)、如果整份问卷漏答题目数超过5个、整份问卷勾选的答案为同一个或呈现一定的规律,均视为无效问卷.采用SPSS 22.0和Amos 20.0进行数据处理.

  • 将正式施测的问卷随机分成基本相等的2组,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抽取其中一半(n=41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取样适当性检验,发现KMO=0.950,Bartlett球形检验χ2=44 010.887,df=2 628,p<0.001,表明题目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直交旋转抽取因素,以特征值大于1为因素抽取的基本原则,参照总解释率和碎石图(图 1)来确定因素数目.删除项目负荷过低(小于0.40)、交叉负荷过高(最大的负荷2个及以上均大于0.40)、交叉负荷过于接近(在最大负荷的差异小于0.20)和共同度小于0.4的题目.经此程序删除编号为1,3,4,5,6,7,8,9,10,11,12,21,22,26,27,30,32,33,36,38,39,44,45,46,51,55,56,62,65,66,67,72,73的33个条目,剩下40个题目.对剩下40个题目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0.950,Bartlett球形检验χ2=10 854.523,df=780,p<0.001.获得5个显著因素,解释62.734%的变异.

    表 2可知,5个因素结构清晰,各项指标良好. 5个因素命名为:

    因素1“使命认同”,共10个条目,反映大学生对历史使命要求、方向和目标的感知与理解,该维度得分高者对历史使命的要求和内涵认识清楚、理解深刻、内化全面,有明确的任务意识和使命认同,由使命感激发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因素2“命运共济”,共9个条目,反映大学生在实现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感受到的自我与国家、社会的联结程度,得分高者能充分把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主动将自己的行动和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因素3“自我修养”,共8个条目,反映大学生为实现历史使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投入和付出,得分高者能充分认可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自觉付诸行动,发自内心地产生前进动力,积极地为实现历史使命而提升修养.因素4“利他奉献”,共7个条目,反映大学生在实现历史使命的过程中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得分高者愿意为实现历史使命而无私利他、奉献自我、如牺牲自我、认真求学,回报社会等.因素5“职责担当”,共6个条目,反映大学生为践行历史使命在行动上自觉担当、主动履行,得分高者主动化使命感为责任感,将践行历史使命作为自己的任务.

  •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均高于0.855(表 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间隔2周后,所得重测信度为0.881,说明问卷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 本问卷的内容效度通过规范、严谨的研究程序及同行专家的审阅、修订.首先,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概念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确定;其次,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质性访谈、半开放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经科学编码分析编写条目;第三,参考已有使命感测量工具编写部分问卷题项,并邀请同行专家对问卷条目与所在维度的关联性进行评判.采用李科特5点计分法:1=“不相关”,2=“弱相关”,3=“一般相关”,4=“较强相关”,5=“很强相关”. 20名同行专家(高校心理学教师,思政教师,政工干部,心理学博士、硕士)评审结果:各题项的平均分在3.80~4.45之间,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4.02~4.17之间,问卷所有条目的总平均分为4.10,表明同行专家比较认可问卷条目,且条目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内涵.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实际,提升了问卷的内容效度.

  • 1) 验证性因素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设定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包含5个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χ2/df=2.503,RMSEA=0.060,RMR=0.043,GFI=0.820,CFI=0.892,TLI=0.884,IFI=0.892, RFI=0.821,NFI=0.832.模型拟合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测量学要求,表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问卷结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见图 2.

    2) 结构效度  根据心理学家Tucker等人[11]的观点,一个良好的问卷因素和总分之间的相关应在0.30~0.80之间,因素间的相关应在0.10~0.60之间.本文中各因子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715~0.824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从0.317至0.693不等(表 4),基本符合Tucker的推荐,表明维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效标关联效度  本文以余新年[9]编制的大学生学习信念量表作为效标.学习信念与历史使命感之间存在关联,即正向积极的学习信念对较高的历史使命感之间有正向预测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各因素和积极学习信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 5).

  • 对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结构进行探索是开展相关教育与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结构是编制该测量问卷的依据,而结构的确定又取决于概念的界定,本文所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系指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对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职责义务的感知、理解和认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责任感,意义和价值追求是其核心[12].

    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结构和测量,基于此,本文遵循测量心理学问卷编制的基本规则,通过EFA,CFA和测量等值性检验,验证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Historical Calling Scale of College Students,HCSCS)的信效度.研究秉承从内容归纳到因素分析的思路,从半结构式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内容分析基础上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分为5个类别,然后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请教相关专家,形成初步预测问卷,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一系列量化处理,总结得到大学生历史使命感5个因素,即“使命认同” “命运共济” “自我修养” “利他奉献”和“职责担当”.梳理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结果,使命感一般包括了职责与任务、意义和价值、投入与付出、认同与爱好、利他与提升、驱动与坚持等[8],本文预设的5因素结构与之完全契合.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包含5个维度,从实证角度验证了质性分析的结果.从内容上看,5因素结构涵盖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要素,体现了大学生个体对国家、社会赋予自身必须完成的关于学习、成长、发展的职责、任务和要求的感知、理解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突出了大学生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功能上看,“使命认同”是大学生明确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基本内容,是使命感产生作用的开始;“职责担当”是大学生对历史使命感的理解和认同,是责任心的投入;“命运共济”是大学生将自身利益与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紧密集合;“利他奉献”是大学生为实现历史使命而付诸行动的具体实践;“自我修养”是大学生为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的出发点和加油站,是大学生对自身承担历史使命的弘扬和内化.从表现形式来看,“使命认同”是认知赋能,“职责担当”与“利他奉献”表现为使命感的行为导向,“命运共济”与“自我修养”反映的是使命感的动力特征.各因素之间在功能上环环相扣,在内涵上逐级递进,在表现形式上互相呼应,构成完整的历史使命感.

  • 通过对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概念与结构的分析,编制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测评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由5个因素构成,包括使命认同、命运共济、自我修养、利他奉献和职责担当.印证了Hirschi等人[13]提出的使命感结构说,即使命感包括职业认同、生涯投入、生涯自信、自我提升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自我评价等5个要素.本问卷所包含的5个维度基本涵盖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心理元素,同时有一定的数量化特征值.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都达到了测量学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5因素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各个观测因素在潜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合理.效标效度检验表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与学习信念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如果使命意识和使命观念淡薄,大学生就缺乏学习与发展的源动力,缺少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甚至给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思想上的模糊、意识形态上的冲突[10].使命感与个人增长的绩效、职业承诺、幸福感及满意度等密切相关[14],如果拥有使命感,大学生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以及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本文以学习信念作为效标来验证历史使命感的实证效度,证明了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必要性,验证了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和效标效度.

    本文在较大样本施测基础上对问卷各个属性进行了有效的检验,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的容量适当,条目表述清晰,并以作为开展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及研究的测评工具,可为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教育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问卷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仅在浙江省高校中取样,未包含“985”高校与“211”高校的样本,对历史使命感的结构未进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等,这些都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完善或调整.另外,在运用本问卷开展研究时,需要考虑问卷的适用性,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问卷进行适当的修订或试测验证,再开展测评与分析.

  • 1)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结构包含5个维度,即使命认同、命运共济、自我修养、利他奉献和职责担当.

    2)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相关教育与研究的测评工具.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