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乙醇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自组装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照兵,罗吉勇,孙凯,张瑶,张鑫,涂玉兵,陶敏龙,肖华芳,郝少杰. 乙醇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自组装[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1(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6.05.001
引用本文: 李照兵,罗吉勇,孙凯,张瑶,张鑫,涂玉兵,陶敏龙,肖华芳,郝少杰. 乙醇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自组装[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1(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6.05.001
On Adsorption and Self-Assembly of Ethanol Molecules on Bi(111)[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6, 41(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6.05.001
Citation: On Adsorption and Self-Assembly of Ethanol Molecules on Bi(111)[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6, 41(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6.05.001

乙醇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自组装

On Adsorption and Self-Assembly of Ethanol Molecules on Bi(111)

  • 摘要: 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乙醇分子在半金属Bi(111)表面的吸附和自组装.在低覆盖度下,乙醇分子主要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吸附在衬底表面.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形成少量的分子链和大量结构稳定的六聚体结构.高覆盖度下的乙醇自组装结构经310 K退火2h后,得到大面积的乙醇自组装薄膜.乙醇自组装薄膜的晶格常数是:a=630 pm,b=380 pm,θ=89°,这与乙醇晶体的品格常数不同.乙醇自组装薄膜的形成得益于分子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可以主导分子与衬底间的作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54
  • HTML全文浏览数:  48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乙醇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自组装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ISTICPKU

摘要: 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乙醇分子在半金属Bi(111)表面的吸附和自组装.在低覆盖度下,乙醇分子主要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吸附在衬底表面.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形成少量的分子链和大量结构稳定的六聚体结构.高覆盖度下的乙醇自组装结构经310 K退火2h后,得到大面积的乙醇自组装薄膜.乙醇自组装薄膜的晶格常数是:a=630 pm,b=380 pm,θ=89°,这与乙醇晶体的品格常数不同.乙醇自组装薄膜的形成得益于分子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可以主导分子与衬底间的作用.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