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豌豆潜叶蝇发生的影响因子及非化学防控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袁红银, 张芳, 王学平, 等. 豌豆潜叶蝇发生的影响因子及非化学防控技术[J]. 植物医学, 2022, (2): 89-93. doi: 10.13718/j.cnki.zwyx.2022.02.014
引用本文: 袁红银, 张芳, 王学平, 等. 豌豆潜叶蝇发生的影响因子及非化学防控技术[J]. 植物医学, 2022, (2): 89-93. doi: 10.13718/j.cnki.zwyx.2022.02.014
YUAN Hongyin, ZHANG Fang, WANG Xueping,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on-chemical Control Techniques of Pea Leaf Miner[J]. PLANT HEALTH AND MEDICINE, 2022, (2): 89-93. doi: 10.13718/j.cnki.zwyx.2022.02.014
Citation: YUAN Hongyin, ZHANG Fang, WANG Xueping,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on-chemical Control Techniques of Pea Leaf Miner[J]. PLANT HEALTH AND MEDICINE, 2022, (2): 89-93. doi: 10.13718/j.cnki.zwyx.2022.02.014

豌豆潜叶蝇发生的影响因子及非化学防控技术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袁红银,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S435.24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on-chemical Control Techniques of Pea Leaf Miner

  • 摘要: 豌豆潜叶蝇(Phytomyza horticola)是豆类作物重要的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豌豆潜叶蝇在寄主上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豌豆上豌豆潜叶蝇发生程度不同;距虫源越近的作物发生越重;高温会抑制豌豆潜叶蝇的发生.防控试验表明,“寄主-非寄主-寄主”的作物布局方式可有效阻断豌豆潜叶蝇的传播扩散,且黄板对豌豆潜叶蝇成虫诱集效果好,防效达到62.0%,2种方法均可减轻为害.研究结果为豌豆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 加载中
  • [1] 王学平,袁红银,杨玉洁.豌豆潜叶蝇幼虫为害特点与药剂筛选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1):25-26.
    [2] 吴翠翠,袁红银,孙同林,等.3种药剂对豌豆潜叶蝇幼虫田间防效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11):100-103.
    [3] 尹新明,原国辉,韩桂仲,等.两种潜叶蝇药剂防治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3):270-273.
    [4] 孙雪梅,张芳.溴氰虫酰胺等4种杀虫剂对豌豆潜叶蝇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999-1000.
    [5] 冯莲,谈倩倩,赵梦洁,等.豌豆潜叶蝇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技术[J].长江蔬菜,2012(1):48-49.
    [6] 胡译文,孙建昌,耿阳阳,等.溴氰虫酰胺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南方农业,2016,10(31):24-27.
    [7] 王芙蓉,吴薇.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概述[J].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109-111.
    [8] 唐振华.我国昆虫抗药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昆虫知识,2000,37(2):97-103.
    [9] 贺秉军,刘安西.细胞电生理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J].昆虫学报,2001,44(4):574-581.
    [10] 马丹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生理及环境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14(5):52-54.
    [11] 沈福英.小菜蛾抗药性治理及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58-60.
    [12] 唐良德,曾东强.粉虱类害虫抗药性研究方法综述[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5):25-29.
    [13] 聂南生,黄水金,龙丘陵.斜纹夜蛾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51-54,64.
    [14] 姚洪渭,叶恭银,程家安.同翅目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02,14(2):63-70.
    [15] 赵中华,尹哲,杨普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J].植物保护,2011,37(3):29-32.
    [16] 张友军,谢丙炎.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中国蔬菜,1998(2):56-58.
    [17] 孙晓丽,杜大伟.蔬菜潜叶蝇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25.
    [18] 袁红银,王学平,杨玉洁,等.江苏如皋市潜叶蝇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7):181-182.
    [19] 陈亮.豌豆潜叶蝇危害症状与防治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19,9(4):7-8.
    [20] 袁红银,王学平,杨玉洁.春季豌豆潜叶蝇消长规律与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1):45-46.
    [21] 袁红银,王学平,杨玉洁.豌豆潜叶蝇垂直分布与调查方法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6):50-5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8
  • HTML全文浏览数:  312
  • PDF下载数:  17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2-15

豌豆潜叶蝇发生的影响因子及非化学防控技术

    作者简介: 袁红银,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 1.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 如皋 226500;
  • 2. 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南京 210036
基金项目: 

摘要: 豌豆潜叶蝇(Phytomyza horticola)是豆类作物重要的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豌豆潜叶蝇在寄主上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豌豆上豌豆潜叶蝇发生程度不同;距虫源越近的作物发生越重;高温会抑制豌豆潜叶蝇的发生.防控试验表明,“寄主-非寄主-寄主”的作物布局方式可有效阻断豌豆潜叶蝇的传播扩散,且黄板对豌豆潜叶蝇成虫诱集效果好,防效达到62.0%,2种方法均可减轻为害.研究结果为豌豆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