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3阶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

上一篇

下一篇

何建锋. 3阶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0): 1-7.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01
引用本文: 何建锋. 3阶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0): 1-7.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01
Jian-feng HE. On Subdirect Sums of Third-Order Diagonally Dominant Tenso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5(10): 1-7.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01
Citation: Jian-feng HE. On Subdirect Sums of Third-Order Diagonally Dominant Tenso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5(10): 1-7.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10.001

3阶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30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J039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何建锋(197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矩阵理论的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O151.21

On Subdirect Sums of Third-Order Diagonally Dominant Tensor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94
  • HTML全文浏览数:  1394
  • PDF下载数:  23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2-21
  • 刊出日期:  2020-10-20

3阶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

    作者简介: 何建锋(197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矩阵理论的研究
  • 楚雄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30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J0399)

摘要: 利用矩阵与张量之间的联系,将矩阵子直和的概念推广到张量上,定义了张量的子直和.讨论3阶严格对角占优张量的k-子直和仍然是严格对角占优张量,给出3阶S-严格对角占优型张量的k-子直和为S-严格对角占优型张量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English Abstract

  • 方阵的k-子直和是矩阵和的推广,在许多应用中均有出现,例如矩阵完全化问题、区域分解方法中的重叠子域、有限元中的整体刚度矩阵等[1-3].文献[4]引入了方阵k-子直和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证明了正定矩阵的子直和是正定矩阵,对称M-矩阵的子直和是对称M-矩阵等结论.关于方阵k-子直和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可参考文献[5-11].

    张量是矩阵的高阶推广,在许多科学领域,如信号图像处理[12]、非线性优化[13]、高阶统计学[14]、物理学中的弹性分析[15-16]和数据挖掘与处理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有关张量的研究成果可参考文献[17-21],关于张量的更多文献不在此逐一赘述.

    A=(ai1im),其中ai1im$\mathbb{C}$($\mathbb{R}$),ij=1,…,nj=1,…,m,则称A为一个mn维的复(实)张量,记作AC[mn](R[mn]).

    鉴于矩阵与张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矩阵子直和的概念推广到张量上,提出张量子直和的概念,并讨论SDD张量、S-SDD-型张量子直和的性质.

    为方便讨论,引入以下符号:

  • 本节给出张量子直和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定义1[17]  设张量A=(ai1i2im)∈R[mn],且满足

    则称A为对角占优张量.

    若对每个i∈[n],有

    则称A为严格对角占优张量,简记为SDD张量.

    定义2  设张量A=(ai1im)∈R[mn]n≥2,S是[n]的一个真子集,张量A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 |aii|≥(>)riΔS(A),∀iS

    (b) (|aii|-riΔS(A))(|ajj|-rjΔS(A))≥(>)riΔS(A)rjΔS(A),∀iS,∀jS.

    则称张量AS-对角占优型张量(S-严格对角占优型张量),简记为S-SDD0-型张量(S-SDD-型张量).

    定义3  设张量A=(ai1i2i3)∈R[3,m]B=(bi1i2i3)∈R[3,n],1≤k≤min{mn},称张量

    为张量A与张量Bk-阶子直和,记为A$ \oplus $kB,其中

    例1  设张量A=[A(1,:,:),A(2,:,:),A(3,:,:)],B=[B(1,:,:),B(2,:,:),B(3,:,:)]∈R[3, 3],其中

    则张量A与张量B的2-阶子直和为

    其中

  • 本节我们讨论(严格)对角占优张量(S-(严格)对角占优型张量)的子直和仍然为(严格)对角占优张量(S-(严格)对角占优型张量)的条件.

    定理1  设张量A=(ai1i2i3)∈R[3,m]B=(bi1i2i3)∈R[3,n]均为对角占优张量,1≤k≤min{mn},且aiiibjjj>0,∀iS2,∀j∈[k],则张量A与张量Bk-阶子直和C=A$ \oplus $kB也是对角占优张量.

     当i1S1时,

    故有

    i1S2时,

    故有

    i1S3时,

    故有

    综合以上3种情形可知,结论成立.

    例2  设张量A=[A(1,:,:),A(2,:,:),A(3,:,:)],B=[B(1,:,:),B(2,:,:),B(3,:,:)],其中

    易知张量AB均为对角占优张量,而张量A与张量B的2-阶子直和为

    其中

    计算知

    故张量C为对角占优张量.

    类似定理1的证明可得如下结论:

    定理2 看设张量A=(ai1i2i3)∈R[3,m]B=(bi1i2i3)∈R[3,n]均为严格对角占优张量,1≤k≤min{mn},且aiiibjjj>0,∀iS2,∀j∈[k],则张量A与张量Bk-阶子直和也是严格对角占优张量.

    下面讨论S-SDD-型张量的子直和.先看一个例子.

    例3  设张量A=(ai1i2i3)∈R[3, 4],其中

    S={1,2},由于

    A为{1,2}-SDD-型张量.但是对于张量C=A$ \oplus $2A,其中

    i=1,j=5时,有

    即张量C不是{1,2}-SDD-型张量.

    例3表明,S-SDD-型张量的子直和不一定是S-SDD-型张量.因此,寻找S-SDD-型张量的子直和仍然为S-SDD-型张量的条件是有意义的.

    定理3  设张量A=(ai1i2i3)∈R[3,m]S-SDD-型张量,SS1的子集,B=(bi1i2i3)∈R[3,n]为SDD张量,1≤k≤min{mn},aiii>0,∀iS2bjjj>0,j∈[k],则张量A与张量Bk-阶子直和C=A$ \oplus $kB也是S-SDD-型张量.

      先证明S=S1时的情形.

    要证明CS-SDD-型张量,需证明:

    (i) |ciii|>riΔS(C),∀iS

    (ii) (|ciii|-riΔS(C))(|cjjj|-rjΔS(C))>riΔS(C)rjΔS(C),∀iS,∀jS.

    此时,由于S=S1,则S=S2S3.下面逐一证明这两个条件成立.

    (i) 由张量AS-SDD-型张量知|aiii|>riΔS(A),∀iS1,从而有

    (ii) 当jS2时,由iS=S1,有

    由张量AS-SDD-型张量得

    又因B为SDD张量,故|biii|>ri(B),∀i∈[n].从而有

    jS3时,由iS=S1rjΔS(C)=0,rjΔS(C)=rjtΔS(B),故

    综上所述,可知结论成立.

    当|S| < |S1|时,可类似证明结论成立.

    例4  取例3中的S-SDD-型张量A,例2中的SDD张量BS={1,2},则C=A$ \oplus $2B=[C(1,:,:),C(2,:,:),C(3,:,:),C(4,:,:),C(5,:,:)],其中

    由于

    所以,张量CS-SDD-型张量.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