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创业失败如何影响后续创业者能力:创业思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上一篇

下一篇

范志刚, 李怡琳, 高静. 创业失败如何影响后续创业者能力:创业思维的中介效应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12): 156-168.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12.015
引用本文: 范志刚, 李怡琳, 高静. 创业失败如何影响后续创业者能力:创业思维的中介效应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12): 156-168.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12.015
FAN Zhigang, LI Yilin, GAO Jing. How to Make a Come Back: Mechanism Testing of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on Subsequent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12): 156-168.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12.015
Citation: FAN Zhigang, LI Yilin, GAO Jing. How to Make a Come Back: Mechanism Testing of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on Subsequent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12): 156-168.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12.015

创业失败如何影响后续创业者能力:创业思维的中介效应检验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GL07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范志刚,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

    通讯作者: 高静,博士,教授
  • 中图分类号: F272.2

How to Make a Come Back: Mechanism Testing of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on Subsequent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 摘要:

    以连续乡村创业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失败学习理论,构建了“创业失败学习→创业者能力”并以创新性思维为中介的理论模型. 运用Bootstrap方法予以检验. 结果表明: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的提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失败学习自评达到72.42%时,后续创业能力得到最佳提升. 机制分析发现:创业失败学习通过失败认知、冒险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影响后续创业能力,其中创新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最大. 由此提出:鼓励乡村创业者在失败窗口期开展高效率的失败学习,鼓励聪明的小失败;制定针对连续创业的支持政策,以求将失败的昂贵代价转化为乡村创业者的后续创业能力.

  • 加载中
  • 图 1  本文理论模型

    表 1  样本统计学特征

    负责人特征 测量样本 数量 占比/% 企业特征 测度分类 样本量 占比/%
    年龄 29岁及以下 42 18.34 创业总年限 1~5年 41 17.90
    30~40岁 105 45.85 6~10年 163 71.18
    41~50岁 71 31.01 11年以上 25 10.92
    51岁及以上 11 4.80 常雇人数 0人 37 16.16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151 65.94 1~5人 133 58.08
    本科 67 29.26 6~10人 43 18.78
    硕士及以上 11 4.80 11人以上 16 6.98
    党员 35 15.28 失败经历 一次 185 80.79
    194 84.72 多次 44 19.2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主要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与相关分析

    均值 标准差 Cronbach'α系数 组合信度 EC FL RT AT IT
    创业能力EC 4.089 1.112 0.724 0.634 0.821
    创业失败学习FL 4.221 1.532 0.717 0.698 0.409** 0.769
    失败认知思维RT 4.320 0.901 0.739 0.723 0.502*** 0.525*** 0.804
    冒险性思维AT 3.487 0.723 0.863 0.701 0.421** 0.464*** 0.325 0.723
    创新性思维IT 4.168 0.872 0.718 0.733 0.458** 0.427*** 0.336** 0.389 0.781
    注:***、**、*分别代表在p<0.01、p<0.05、p<0.1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对角线以下数据为相关系数,对角线的数据表示AVE的均方根值,用加粗表示.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创业失败影响后续创业能力提升的基准回归结果

    因变量EC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控制变量(8个) 控制 控制 控制
    FL 0.268** 0.232 0.221
    FL2 -0.398*** -0.364***
    RT 0.216***
    AT 0.204***
    IT 0.226***
    R2 0.402 0.412 0.479
    调整R2 0.377 0.385 0.447
    F 16.358*** 15.275*** 15.205***
    注:表中系数为标准化回归系数;R2代表拟合优度;F代表显著性水平;***、**、*分别代表在p<0.01、p<0.05、p<0.1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创业失败对创业思维的分维度回归

    中介变量
    RT AT IT
    模型4 模型5 模型6
    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控制
    FL 0.223** 0.216*** 0.229**
    R2 0.421 0.438 0.445
    调整R2 0.397 0.415 0.422
    F 10.244*** 10.658** 10.828***
    下载: 导出CSV

    表 5  中介效应的Bootstrapping检验结果

    研究假设 系数 t p 检验结果
    H1:FL2EC -0.398 -4.231 0.000 通过
    H2:FL2RT -0.123 -3.964 0.000 通过
    H3:FL2AT -0.109 -2.267 0.026 通过
    H4:FL2IT -0.167 -3.218 0.000 通过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创业思维的三重中介效应大小检验

    直接效应 Z 标准误差 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FL2EC -0.182** -3.034 0.087 -0.819 -0.103
    中介变量 间接效应 自动法标准误差 偏差校正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FL2RTEC -0.081*** -2.986 0.112 -1.318 -0.012
    FL2ATEC -0.079*** -3.742 0.108 -1.100 -0.028
    FL2ITEC -0.092*** -3.521 0.104 -1.236 -0.076
    注:***、**、*分别代表在p<0.01、p<0.05、p<0.1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为了重点考察中介效应,这里并没有考虑控制变量.
    下载: 导出CSV
  • [1] SHEPHERD D A. Educating Entrepreneurship Students about Emotion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04, 3(3): 274-287.
    [2] COPE J.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Failure: 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6): 604-623. doi: 10.1016/j.jbusvent.2010.06.002
    [3] 黄祖辉, 宋文豪, 叶春辉, 等. 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考察[J]. 中国农村经济, 2022(1): 24-43.
    [4] SHEPHERD D A, WILLIAMS T, WOLFE M, et al. Learning from Entrepreneurial Failure[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5] CARDON M S, STEVENS C E, POTTER D R. Misfortunes or Mistakes? Cultural Sensemaking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1): 79-92. doi: 10.1016/j.jbusvent.2009.06.004
    [6] MCGRATH R G. Falling Forward: Real Options Reaso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1): 13. doi: 10.2307/259034
    [7] POLITIS D, GABRIELSSON J. Entrepreneurs'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09, 15(4): 364-383.
    [8] SHANE S. Organizational Incentives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1, 12(2): 136-160. doi: 10.1287/orsc.12.2.136.10108
    [9] COPE J.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Critical Reflection[J]. Management Learning, 2003, 34(4): 429-450. doi: 10.1177/1350507603039067
    [10] 于晓宇, 蔡莉. 失败学习行为、战略决策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J]. 管理科学学报, 2013, 16(12): 37-56.
    [11] 周雪, 李翔龙, 孟晓娜. 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24): 90-99.
    [12] 谢雅萍, 陈睿君. 创业失败复原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3): 153-160.
    [13] 熊智伟. 返乡农民工创业失败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我国中部5省微观调查数据[J]. 调研世界, 2018(7): 19-25.
    [14] 陈寒松, 贾竣云, 王成铖, 等. 创业失败何以东山再起?——观察学习视角的农业创业多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 2020, 32(5): 305-320.
    [15] VENKATARAMAN S, SARASVATHY S D, DEW N, et al. Reflections on the 2010 AMR Decade Award: Whither the Promise? Moving Forward with Entrepreneurship as a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2, 37(1): 21-33.
    [16] WORTMAN M 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 Integration into the Entrepreneurship Field[J]. Agribusiness, 1990, 6(4): 329-344. doi: 10.1002/1520-6297(199007)6:4<329::AID-AGR2720060405>3.0.CO;2-N
    [17] KORSGAARD S, MÜLLER S, TANVIG H W. Rural Entrepreneurship or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Rural Between Place and Sp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15, 21(1): 5-26.
    [18] FAHMI F Z, SAVIRA M. Digitalization and Rural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 in Indonesia: a Capability Approach[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ommunities: People and Plac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2023, 17(2): 454-478. doi: 10.1108/JEC-06-2021-0082
    [19] DIAS C, GOUVEIA RODRIGUES R, FERREIRA J J. Small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Performance—What Is the Rol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Commitment?[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1, 30(4): 1898-1912. doi: 10.1002/bse.2723
    [20] 罗明忠, 陈明. 人格特质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议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 41-48.
    [21] 危旭芳, 罗必良. 农民创业研究: 一个文献综述[J]. 中大管理研究, 2014, 9(3): 187-208.
    [22] 张玉利, 冯潇. 农创业实践驱动的学术问题与研究建议[J]. 南方经济, 2019(7): 72-82.
    [23] 侯德恩, 林晨, 熊爱华. 拨开农业创业失败复兴迷雾: 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的共演过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5): 31-40.
    [24] 李练军, 杨石美, 李冬莲.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创业模式与创业路径: 机会与资源的视角[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1(4): 85-92.
    [25] KAUSHIK S K, KAUSHIK S, KAUSHIK S. How Higher Education in Rural India Helps Human Rights and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6, 17(1): 29-34. doi: 10.1016/j.asieco.2006.01.004
    [26] DHALIWAL S. Entrepreneurship-A Learning Process: The Experiences of Asian Female Entrepreneurs and Women in Business[J]. Education + Training, 2000, 42(8): 445-453. doi: 10.1108/00400910010379970
    [27] STAM E, SCHUTJENS V. Starting Anew: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Realizations Subsequent to Business Closure[J]. ERIM Report Series Reference, 2006, 15: 1-24.
    [28] 于晓宇, 李厚锐, 杨隽萍. 创业失败归因、创业失败学习与随后创业意向[J]. 管理学报, 2013, 10(8): 1179-1184.
    [29] SHEPHERD D A, DOUGLAS E J, SHANLEY M. New Venture Survival Ignorance, External Shocks, and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15(5-6): 393-410.
    [30] SITKIN S B. Learning Tthrough Failure: The Strategy of Small Losses[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2, 14: 231-266.
    [31] TSENG C C. Connect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with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to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13, 19(4): 425-446.
    [32] LEE C K, COTTLE G W, SIMMONS S A, et al. Fear Not, Want Not: U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Cost of Failure on High-Growth Entrepreneurship[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1, 57(1): 531-553.
    [33] 徐雪娇, 赵亚奇, 张秀娥. 创业失败学习对后续创业成功的影响机制——创业韧性的中介作用与悲痛恢复取向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14): 30-36.
    [34] 王朋举, 熊壮. 如何消退创业失败恐惧? 修复策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J]. 管理评论, 2023, 35(7): 151-161, 184.
    [35] SINGH S, CORNER P, PAVLOVICH K. Coping with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007, 13(4): 331-344.
    [36] SMOLLAN R, SINGH S. How Social Entrepreneurs Respond to Enterprise Failure[J]. Journal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2024, 15(1): 1-25.
    [37] TURULJA L, VESELINOVIC L, AGIC E, et 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Student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What Type of Support Matters?[J]. Economic Research-Ekonomska Istra$ \mathop {\rm{z}}\limits^ \vee $ivanja, 2020, 33(1): 2713-2732.
    [38] RIPOLLÉS M, MICHAVIL A F. Ambidexterity: The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Its Non-formal Learning[J]. REDU. Revistade Docencia Universitaria, 2020, 18(1): 71-89.
    [39] UCBASARAN D, LOCKETT A, WRIGHT M, et al. Entrepreneurial Founder Team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mber Entry and Exit[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3, 28(2): 107-128.
    [40]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248-287.
    [41] BRUNSTEIN J C, GOLLWITZER P M. Effects of Failure on Subsequent Performance: The Importance of Self-Defining Go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2): 395-407.
    [42] HAYWARD M L A, FORSTER W R, SARASVATHY S D, etal. Beyond Hubris: How Highly Confident Entrepreneurs Rebound to Venture agai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6): 569-578.
    [43] SHEPHERD D A. Grief Recovery from the Loss of a Family Business: a Multi- and Meso-Level Theor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24(1): 81-97.
    [44] 郝喜玲, 张玉利. 认知视角下创业失败研究述评和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8): 3-14, 45.
    [45] 黄凤, 郭锋, 丁倩, 等.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 认知失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 29(1): 56-59, 13.
    [46] HUNTER E, JENKINS A, MARK-HERBERT C. When Fear of Failure Leads to Intentions to Act Entrepreneurially: Insights from Threat Appraisals and Coping Efficacy[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Researching Entrepreneurship, 2021, 39(5): 407-423.
    [47] JENKINS A S, WIKLUND J, BRUNDIN E. Individual Responses to Firm Failure: Appraisals, Grief, and the Influence of Prior Failure Experie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4, 29(1): 17-33.
    [48] MCGRATH R G. Falling Forward: Real Options Reaso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1): 13.
    [49] 李雪灵, 范长亮, 申佳, 等. 创业失败与失败成本: 创业者及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54(1): 159-166, 176.
    [50] ZHANG L T, WANG B, FENG X X, et al.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Failure Aversion on Learning from Project Failure: A Sensemaking Perspective[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2, 13: 794390.
    [51] RIARFJ B F. It wasn't Me: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Attribution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ing, 2021, 13(2): 113-136.
    [52] KC D, STAATS B R, GINO F. Learning from My Success and from Others' Failure: Evidence from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J]. Management Science, 2013, 59(11): 2435-2449.
    [53] ZAHAREE M, ABAD L B, CHANDRA P, et al. How Companies Can Benefit from Brilliant Failures[J].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21, 64(2): 31-38.
    [54] MATSUO M. Antecedents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The Effects of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Authenticity[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21, 59(1): 44-62.
    [55] FANG HE V, SIRÉN C, SINGH S, et al. Keep Calmand Carry On: Emotion Regulation in Entrepreneurs' Learning from Failur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8, 42(4): 605-630.
    [56] 谢雅萍, 梁素蓉, 陈睿君. 失败学习、创业行动学习与创业能力——悲痛恢复取向的调节作用[J]. 管理评论, 2017, 29(4): 47-58.
    [57] 王华锋, 李生校, 窦军生. 创业失败、失败学习和新创企业绩效[J]. 科研管理, 2017, 38(4): 94-103.
    [58] 于晓宇, 陶向明. 创业失败经验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倒U形关系: 创业导向的多重中介作用[J]. 管理科学, 2015, 28(5): 1-14.
    [59] 王倩. 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信息获取的中介作用[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60] 李俊丽, 陈钦. 创业失败学习、资源拼凑与农民后续创业绩效——创业韧性的调节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1): 138-147. doi: 10.13718/j.cnki.xdzk.2022.01.013
    [61] 田逸飘, 刘明月, 廖望科. 创业经历、制度环境与乡村创业绩效[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5(6): 154-164. doi: 10.13718/j.cnki.xdzk.2023.06.015
  • 加载中
图( 1) 表( 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98
  • HTML全文浏览数:  898
  • PDF下载数:  31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4-01
  • 刊出日期:  2024-12-20

创业失败如何影响后续创业者能力:创业思维的中介效应检验

    通讯作者: 高静,博士,教授
    作者简介: 范志刚,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 1. 西南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重庆 400715
  • 2.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GL078)

摘要: 

以连续乡村创业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失败学习理论,构建了“创业失败学习→创业者能力”并以创新性思维为中介的理论模型. 运用Bootstrap方法予以检验. 结果表明: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的提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失败学习自评达到72.42%时,后续创业能力得到最佳提升. 机制分析发现:创业失败学习通过失败认知、冒险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影响后续创业能力,其中创新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最大. 由此提出:鼓励乡村创业者在失败窗口期开展高效率的失败学习,鼓励聪明的小失败;制定针对连续创业的支持政策,以求将失败的昂贵代价转化为乡村创业者的后续创业能力.

English Abstract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创业者渴望成功,但又无法避免失败. 正如我国古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创业者通常是通过连续创业获得成功.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然而,创业失败并不必然带来后续的创业成功,这中间要经过失败学习和后续创业承诺[1]. 文献[2]认为在失败之后,创业者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自我反省和失败学习,理清失败过程,找出关键因素,汲取更多隐性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后续的创业活动中.

    在我国农村,打工带动一家,创业带动一方. 引导农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既是解决农民出路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3]. 开展乡村创业活动也从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朴素愿望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9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乡村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涉农企业负责人、民宿主理人以及乡村职业经理人等都是乡村创业群体的代表.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 220万人,伴随而来的创业失败率也高达90%. 高创业参与度、高创业失败率的“双高”态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对创业者而言,创业失败的代价高昂,包括直接的经济损失、负面情绪和心理创伤[4],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的预期和信心;对国家而言,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创业者对创业失败的行为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影响[5]. 在中国传统文化“成王败寇”的影响下,失败一词困扰着创业者,不能够积极地面对失败,因此失败的代价如何转变为价值亟待系统阐释.

    本质而言,创业是对未知结果的试验[6],失败甚至是重复性失败都可被看作是创业活动中的一项自然组成部分[7]. 文献[8]指出失败是创业基本的和必要的元素,又是创业者最有学习价值的一段经历. 文献[9]提出,这种间断性的重大事件能激发高水平学习. 有研究发现,失败学习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激发团队深度交流失败原因,进而促进创业绩效提升[10],或者带来商业模式创新[11]. 也有研究表明,失败的经历不一定会带来未来的成功,但从失败中恢复过来是创业者再度创业的关键[12]. 在“三农”研究领域,也有研究指出返乡农民工创业失败的原因[13],阐释了农业创业者通过多维度的失败学习实现东山再起的内在机制[14].

    已有文献关于创业失败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失败学习如何通往下一次创业成功,常用创业绩效衡量,聚焦于结果导向,研究样本上主要关注城市创业者或非农领域的创业样本. 创业学习可提升创业者能力,而下一次创业绩效会产生观测偏差,因此解析失败学习对如何促进后续创业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 在连续创业过程中,创业活动可能通过创业者的思维变化来传导,创业活动的独特性来自创业情境诱发的认知和思维过程的差异性[15],失败这一关键事件能够刺激创业者改变心智模式,创业思维可能会影响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 因此,本研究将在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上,以乡村创业者为样本,研究这一创业群体在经历创业失败事件后,如何通过创业失败学习,改变创业思维,进而影响后续创业能力,同时检验创业思维变化在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提升之间的中介效应,明晰失败学习向后续创业能力提升的传递路径,进而更好地发挥创业带来的助农增收、产业升级,激发乡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以期利用好创业失败代价,提升乡村创业者的能力、提升乡村创新创业绩效,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乡村创业者内涵界定涉及城乡空间与主体身份的交融. 国外学者多从农村空间和企业家特质及创新精神去定义. 文献[16]最早提出农村创业,认为农村创业是在农村环境中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创建新市场或利用新技术的新组织. 文献[17]将农村创业定义为与农村地区的空间环境高度相关,并通过资源利用嵌入其空间环境的创业活动. 文献[18]认为企业家精神在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从乡村企业家精神定义乡村创业,乡村企业家通过调整农业的发展方法,利用企业使农业商业化,促进农业经济更好发展. 文献[19]指出农业创业往往是成熟、有经验的农民发展非农业企业,或者他们在农业领域继续创新,将新技术引入企业的工序并将新产品进行销售. 国内学者注重从身份去描述乡村创业,采用“农户创业” “农民创业”来表达,强调户籍标识的身份特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所致. 文献[20]将农户创业定义为具有农村户籍的劳动者依托乡村的资源环境特点,所从事的个体工商经营、企业创建以及以市场销售为目的的种植、养殖等活动. 文献[21]认为农户创业实质上是农户创业者通过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利用资源的异质性和稀缺性以及创业过程中资源与其他创业要素的交互作用,获得竞争优势并且提高创业绩效的活动. 但文献[22]明确指出:农村创业并非城市创业的简单延伸,农民或农户创业者鲜明的局限性与独特性,使其与城市地区创业者在决策动机、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创业行为也具有特殊规律.

    总体而言,乡村创业重点关注农业领域的创业规律,其围绕创业机会、创业环境、创业者和创建企业等主题,强调对机会的识别和开发,同时又独具情境特色,强调行业和创业主体特质、地理区位释义和差异及创业关系等[23]. 基于此,本研究将乡村创业定义为:由农户或创业团队主导,依托县域范围内乡村的土地、文化、生态等特色资源,融入现代技术、资本等,面向市场并带动农民开展的市场经济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创业活动积极涌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城乡深度融合,人口和要素双向流动,乡村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营商环境逐渐完善. 乡村创业表现出如下新特点:一是创业者群体更为多元. 由普通农户向大学生、新乡贤、科技人员等拓展,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创业能力以及失败学习能力都更强. 二是创业业态和范围更广. 由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向县域范围内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储备、产品营销等拓展;创业者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应用数字、生物等新技术,推进创业业态从农业种养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价值链也相应提升,承担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三是创业活动的联农带农机制更为紧密. 由创业带动农民务工就业、财产分红增益显著,由创业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成效显著. 政府大力支持乡村创业,这进一步激发乡村创业者的信心,使其创业失败后能够积极修复,通过连续创业推进个人事业进步.

  •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创业者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被视为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24]. 文献[25]强调农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自我掌控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对不确定因素的包容能力对创业影响至关重要. 对于我国的乡村创业者而言,除了要具备一般的创业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扎根乡村的毅力、与农户打交道的沟通力、服务国家战略部署的定力,因此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更为复杂.

    文献[26]通过对企业家的实地访谈研究,发现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业失败经历为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创业者可以利用之前的失败信息(即反馈信息)来重新审视和反思之前的商业活动,吸取经验教训,确定新的机会. 这种学习方式是创业者内部学习,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27],帮助企业积累宝贵的知识资产,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加未来创业的成功概率;能够帮助创业者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了解所创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帮助他们积累创业知识,提供一个可用于后续创业活动的更广阔更复杂的知识库[2]. 失败学习作为典型的经验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过程,对经验的反思和学习能够为创业者带来独特的隐性知识,获得经验性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28],一旦创业者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对未来创业行为的自信也会增强. 国家大力支持返乡入乡创业,“高素质农民” “头雁” “致富带头人”等涉农培育项目为创业者提供了充裕的学习机会,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乡村创业者与政府部门、农业专家、技术服务机构等都建立了联系. 结合前一阶段的创业过程,创业者能够看懂、用好关于用地、金融、税收等创业扶持政策,能够精准搜寻本领域的技术支持. 通过对商业方面的管理、营销、财务、品牌等知识的学习,也会让创业者在下次创业中提高创业决策的科学性,让乡村创业更贴近市场需求,推进创业规范运行,行稳致远.

    多数研究认为,创业失败能够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技能和能力,获得应对新事物的能力,定位目标市场[29],主要是因为失败事件发出明显的信号来告诉创业者有失误,迫使创业者集中注意力仔细分析失败发生的原因[30],改变思维模式与心智模式,进而增强创业者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1]. 创业学习理论也明确提出,创业过程中的间断事件能够引发独特的高水平学习模式,并表现为良好的学习效果[9],如创业者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改变、战略的选择等. 从连续创业过程来看,创业失败是典型的中断事件,创业失败学习能够获得良好的创业学习成效. 但是情绪事件理论认为,创业失败引起的代价、悲痛情绪会阻碍学习[32]. 因此创业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之间可能并非单一的线性关系.

    一方面,把创业必需的有价值性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知识转换为能力要通过恰当的学习. 创业失败学习会影响到创业者对失败的认知以及情感和行为反应,从而影响创业失败者的修复过程. 失败学习是典型的经验学习,通过过去的经验学习,创业者更新他们的知识集,关注有前景的选择,从而获得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创业成功[33]. 从过程看,创业者一般都能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适中的冒险精神,更好地应对继续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在“新建—管理—挫折—关闭”的失败历程中,进行商业知识、关系和网络以及新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能够促进创业者建构应对失败的心理准备,促进创业者心智模式转换,进而积累创业所需的能力. 对于乡村创业者,创业过程的非标准化和创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多维主体利益的关联性,都意味着创业失败蕴含的价值维度更多,既有农业生产过程管理、产品的营销推广、利益机制设计,还包括政府层面的规划、用地约束等. 另一方面,先前经验是把双刃剑,过多的经验学习极易产生锁定效应,尤其是处在失败的氛围中,创业者面临的失望、恐惧、愤怒、内疚和悲痛的情绪,会是创业者的学习门槛,创业者很难从失败中搜集有益信息. 文献[34]认为创业失败恐惧对再创业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创业失败不仅给创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社会、情感和身体上的多重损害[35],导致创业者很难将注意力和情感集中到新企业的创建上. 社会学习理论也提出,直接经验是影响直接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持续的失败性经验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后续行为和能力[36]. 所以失败后情绪引起的悲痛程度会干扰创业失败学习的水平和效果,会削弱创业者的思维认识和后续创业动机[37],影响创业者的理性决策. 由于农村熟人社会中集体主义的“面子”观念影响,创业者失败后会觉得丢面子,创业者会自我封闭,或者继续努力以期挽回面子,这就会限制创业者合理决策的空间,进而影响失败学习的效果.

    通过以上论述,初步判断创业失败学习带来的创业能力提升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起初创业失败学习会促进后续创业能力提升,但当超过一定峰值时,可能会适得其反,陷入失败学习困境,反而会降低后续创业能力. 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创业失败学习与乡村创业者后续创业能力的提升呈倒U型关系.

  • 能力的提升要通过知识的吸收和转换,而反思是促进知识吸收、转换的有效方式[38]. 创业活动的独特性来自创业情境诱发的认知和思维过程的差异性[15],特别是在失败场域中,情绪冲突激烈的情景能够激起创业者通过反思与主动实践感悟信息与价值,将反思获取的静态知识,通过主动实践外化为创业能力的提升. 从心理学上分析,创业失败作为创业者的重要经历,促使创业者意识到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引起创业者反思,从而推动创业失败学习活动的发生. 文献[39]认为乐观的创业者会以一种对未来创业活动有益的方式来理解失败,因此乐观的创业者更可能将逆境视为挑战,将问题转化为机会,从挫折中迅速恢复并坚持不懈,这就会激励创业者提升再次创业的机会识别、资源筹措、网络处理等能力. 失败经历一方面会产生一种无助感,从而对动机产生不利影响,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阻碍对失败的反思[40]. 但另一方面,在个体的自我定义领域,失败经历会增强弥补缺陷的动机,使创业者确信能够实现自我设定目标[41],增强了后续创业行为中的承诺兑现能力. 文献[42]认为,自信乃至过度自信都会产生积极情绪,促进创业者的韧性,创业者的自信心可能减少失败的心理损失. 而文献[43]则提出,高情商的创业者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悲伤来处理与失败有关的信息,并且更可能使用悲伤恢复策略来理解失败并快速从失败中恢复. 具体分析,失败学习会使创业者的失败认知、冒险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发生重大改变[44].

    认知失败是创业失败学习的起点,是指个体在完成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胜任的任务时出现的认知失误[45]. 情绪影响理论认为,创业者对失败的反应取决于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这进一步取决于创业者如何认知失败. 如果创业者将失败评价为“失败—威胁”,那么他们将产生更大的恐惧情绪[46];如果创业者将其评价为“威胁—挑战”,他们将会产生积极的态度,能够将失败经验转换为知识学习[47]. 一般认为,经过失败学习,创业者能够更加理智客观地评价自己、创业团队以及行业位置,避免过度自信,会在下一次创业中表现更好. 一次失败可能被视为反常现象,创业者依旧可以保持信心,产生克服挫折的更大动机,但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可能导致创业者逐渐丧失信心[48].

    关于冒险性思维. 创业失败必然伴随着创业失败成本的产生,对创业者财产、情绪、社会关系等方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创业者的失败成本感知及其他情绪认知反应会影响其在后续再创业决策中的风险感知[49]. 一方面,由于损失框架效应的影响,创业失败经历可能会增强再创业的风险偏好. 前景理论认为,当创业者把自己的认知聚焦于损失时[50],会做出追逐风险的决策[7],创业失败的财务成本越高,创业者越倾向于选择再次创业来摆脱财务困境. 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效能受到负面影响,创业失败经历可能会降低再创业的风险偏好. 失败让创业者再次创业时较少过度自信,导致创业者的风险承担倾向明显下降[51],所以中等程度的冒险性思维可能更有利于提升后续创业能力.

    关于创新性思维. 相对于成功的创业者,失败者总试图拓宽信息搜寻渠道,验证以前假设的错误,改变信息处理模式,或者弥补以前认知方式的缺陷,进而创造新的思维方式[52],同时失败学习会刺激创业者的逆向思维,会促使创业者采用探索性的新搜寻方法,选择新举措[53],提升机会识别、开发和利用能力[54]. 初步判断,通过失败学习,能够让创业者客观认知失败,重新思考冒险和创新,进而在后续创业活动中,将失败经验转为创业能力的资源禀赋. 通过失败学习能激发创业者的创新动力,促使其重新思考和调整原有的创业理念和策略,寻找新的创新点和机会. 创业失败可以让创业者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失败的经历,创业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从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失败学习可能让创业者更加谨慎和理性地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更加注重细节和市场调研,更加主动地寻找创新解决方案.

    对于乡村创业者,一般不会因创业失败陷入生活困境,农村土地资源的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成员的支持会提供生活上的有效保障和心理支持,乡村创业者会把前一次的失败当作成功的试金石,从技术、市场、产品、营销以及团队管理等方面分析失败的原因,能够积极正面地接受失败,这一认知调整为失败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构建了积极的学习环境. 再则,冒险精神是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谨慎周密的判断会给创业者失败后的冒险活动系上保险绳,一定程度的冒险性思维会提高创业者的后续创业能力. 最后,创新意味着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更新,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乡村创业者创业失败后,他们的创业场景依然存在,如种植基地、养殖场、旅游度假区等. 这些实际场景为乡村创业者提供了复盘反思的机会,他们可以基于此展开深入分析,或者邀请技术专家进行专业诊断,从而更加客观地诊断失败原因,掌握新技能,并获得有效知识的积累. 这不仅提升了乡村创业者的能力,也为他们重新出发再次创业扫除了障碍,照亮了他们通往成功之路.

    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认知在创业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提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H3:冒险性思维在创业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提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H4:创新性思维在创业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提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综述研究假设,本研究提出理论模型,见图 1.

  • 为推进乡村创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从2017年开始设立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截至2023年底,已设立3批300个,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汇聚了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基于此,课题组选择了上海市崇明区,浙江省德清县、富阳区,江苏省宝应县、丰县、沛县,山东省沂南县、曹县,河南省长垣县、鲁山县、原阳县、孟津县,山西省曲沃县,陕西省平利县、武功县,重庆市奉节县、璧山区、北碚区,四川省苍溪县、彭州市,涵盖东、中、西部9省(市)20个区县作为调研区域. 关于创业失败的衡量,本文采用了文献[55]设立的失败标准:创业项目因经营不善被迫关闭或者依然在低于期望收益的情况下运营. 课题组在涉农类院校招募调研员,利用2023年寒暑假时间开展调研. 先通过调研公函获得试点园区所在涉农主管部门的支持,由工作人员介绍或带领调研员入园获得第一位符合条件的访谈样本,再通过滚雪球的方式预约联系下一位访谈对象,通过“预约—田野访谈—数据收回—调研员互审—负责人终审”的程序,科学地进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通过这种半结构式访谈,课题组获得了229份有效问卷,作为最终研究样本.

  • 通过SPSS 24.0分析,样本统计情况如表 1.受访者中,年龄在30~40岁的最多,占比45.85%,40岁及以下的超过60%,乡村创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受教育程度上,拥有本科学历的占比接近30%,创业者的人力资本逐渐提升;企业创立年限在6~10年的占比最大,为71.18%;创业项目中只有16.16%没有常雇工人,接近85%的创业者都雇佣工人,其中雇佣人数1~5人的最多,占比为58.08%;大约80%的人只有一次失败经历,接近20%的创业者经历过多次失败. 样本分布没有明显偏态,分布特征符合现实状况,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 一般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组与创业成功行为包括有关的特定属性,本研究结合中国乡村创业情景,参照文献[56]的创业能力量表,主要包括机会能力、运营能力、融资能力、承诺能力和构想能力5个维度共16个测量条目. 失败学习采用文献[57]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内部学习、外部学习、自我学习和商业学习4个维度共8个测量条目.

    从上文的论述中得到创业思维包括3个维度,本研究主要根据相关量表做失败情景的修正. 认知思维主要表现为创业者对失败事件的态度,是对团队和个人能力深刻反思的过程,主要借鉴文献[57]的量表中关于失败事件态度的题项,经过编码测试,保留3个题项,如“我和团队能够客观地总结对待创业失败”. 冒险性思维主要借鉴文献[58]的测量量表作为标准,保留3个题项;创业领域的创造思维量表主要根据文献[59],编制的量表,保留5个题项. 以上测量条目表均具有良好的情景适用性. 数值测量方法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正向测量,数值越大,表明两者的相关性越高. 控制变量主要根据创业管理的一般性研究,主要包括创业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创业行为特征,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创业年限、非农工作经历、家庭人口抚养比.

  • 信度检验主要包括内部一致性和组合信度检验. 如表 2所示,所有变量的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α系数)在0.724与0.863之间,均大于0.700,表明内部一致性良好;CR值在0.634与0.733之间,均高于门槛值0.600,表现出良好的组合信度. 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建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建构效度又可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收敛效度采用AVE值(平均方差萃取值)来衡量,所有变量AVE值在0.588与0.674之间,均大于门槛值0.500,且所有变量的因子载荷值都大于0.600,表现出良好的收敛效度;对角线上AVE值的均方根均大于所在行列的相关系数,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内容方面,由于采用的量表均通过了相关性检验,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

  • 本研究使用Stata 18.0软件,采用分层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 通过残差中心化程序来解决变量一次项与其平方项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处理后整个模型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VIF)小于5,而且所有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00,说明回归结果是可靠的,具体见表 3.

    模型1为基准模型,考虑了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FL能够显著促进EC的提升(β=0.268,p<0.05). 模型2主要考察创业失败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FL的一次项系数为正(β=0.232),二次项系数为负(β=-0.398,p<0.01),创业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假设H1成立. 在失败初期,乡村创业者急切地想发现失败根源,因此会积极与同行交流,向专家咨询,或通过经验回顾等多种方式反思创业失败的原因,这会有助于后续创业者及时找准失败原因和总结经验,在后续创业过程中,关于项目定位、业态规划、资源筹措等整体谋划会进一步清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当失败次数达到一定峰值时,失败学习无助于创业能力的改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创业实景的可视可达性,长久浸润负面的情景中,会让失败者心生悔意,形成虚拟性的过度自责,对后续创业无益. 根据二次函数理论,当FL=$- \frac{b}{2 a}$时(ab分别为二次项、一次项非标准化系数),EC取得最大值. 据此得到当倒U曲线的斜率为0时且创业失败学习值为3.621时,创业能力达到最大值4.792,也就是说创业失败学习自评达到72.42%时,后续创业能力得到最佳提升,进一步支持了假设H1. 模型3为全效应模型,在检验了假设H1的基础上,说明创业思维的失败认知思维、冒险性思维、创新性思维3个维度均显著提升创业能力. 模型3回归结果表明,创业失败认知思维、冒险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都与创业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比模型2,创业失败学习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变小,根据中介效应的检验原则可知,中介变量创业思维在创业失败学习与创业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 在中介效应检验前,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本文先检验了创业失败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检验结果如表 4所示,模型4—模型6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初步说明创业思维可能在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为进一步检验这一中介效应,本文基于样本量较小且针对多重中介效应的倒U型检验,借鉴文献[59]的做法,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进行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并通过SPSS 24.0提供的PROCESS程序实现. 参数Resample设置为5 000,检验结果见表 5.创业失败学习的二次项对后续创业能力存在显著负向影响(β=-0.398,p<0.001),说明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假设H1得到进一步验证. 同理,创业失败学习的二次项对创业失败认知思维、冒险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均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进一步检验了表 3的回归结果,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中介效应大小的检验结果如表 6所示. Resample设置为5 000,CImethod选择Bias-Corrected,置信区间为95%,创业思维的三重中介效应显著,失败认知的中介效应为-0.081,置信区间为[-1.318,-0.012],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应确实存在. 同理,冒险性思维的中介效应为-0.079,置信区间为[-1.100,-0.028],创新性思维的中介效应为-0.092,置信区间为[-1.236,-0.076],均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应均显著存在. 同时,创业失败学习对创业能力的直接效应依然显著,所以创业思维的三维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中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创新思维、失败认知思维、冒险思维,再次证实了创业思维在创业失败学习与能力提升之间重要的转换功能. 由此研究假设H2、H3、H4得到验证.

  • 乡村创业干事的热情如何转换为价值创造的潜力面临着创业失败的考验. 创业是学习之旅,真正的创业者都是从失败中学习. 根据失败学习理论、情绪事件理论等,本研究以乡村创业者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创业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创业思维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且在这两者之间,失败认知思维、冒险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创新性思维的中介效用最为显著,也就说明了创业失败学习通过改变创业者的创新性思维而提升后续创业能力,进一步揭示了创业失败学习价值转换的演进过程. 这一研究结论不仅对乡村创业者失败后东山再起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对城市创业者也具有借鉴价值.

  • 创业本身就是学习过程,创业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以及创业者的特质差异决定了需要进一步丰富创业学习理论. 当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要继续加大对乡村创业者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创业失败包容的社会支持[60]、政策支持. 对比已有研究,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基于认知视角建构了失败学习的研究通廊. 对比已有研究中基于创业失败负面影响采用的“悲痛情绪”中介变量[56],本研究从创业失败带来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创业思维,主要是因为思维变化能够反映创业者的认知,基于认知逻辑的创业研究更有助于揭示创业的本质,而目前基于这一理论的创业研究尚少,针对乡村创业应用的研究更少. 二是聚焦了后续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既是失败学习的直接结果,是当前学术界主流文献的重点,又是实践中被极为关注的创业难题. 如果考虑后续创业绩效,这会经历较长时间,回顾上一时期的失败事件会造成较大后视偏差,尤其是针对乡村创业群体,需要考虑当地政府规划和农业生物性特质,连续创业的启动不会十分迅速,因此后续创业能力能够更好地反映失败学习效果. 三是检验了失败学习与后续创业能力的非线性关系. 失败学习初期会显著正向促进创业能力提升,达到一定峰值后,失败学习无助于创业能力改善,两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验证了失败学习的动态构建,检验了失败学习积极价值的有效区间,在70%左右的失败学习程度上,后续创业能力得到最佳提升.

    除了理论贡献以外,本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对乡村创业者或其余领域创业者的启示是:面临失败,要尽快走出情绪压力和经济计较,尽快投入到失败发生初期独特的高水平学习中;对于彷徨的创业者,我们鼓励聪明的、小的失败,往往小的失败能够带给我们警示,避免侥幸心理带来的致命性失败,且在失败初期的学习效果更好. 同理,对于政策制定者,推进乡村创新创业的质量,不仅要完善正向的激励政策[61],还要建立健全的失败救助机制. 索尔·辛格在《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中表示,一个国家包容失败的文化是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前提. 《欧盟创业2020》方案指出,将失败变为成功,给诚实的破产者第二次机会. 2019年杭州在全国首先推出了创业失败保险,以政府补贴保费、代偿贷款等方式包容失败的创业者,鼓励连续创新创业. 2022年重庆市永川、九龙坡等多区县推出了土地流转保险,从金融方面完善创业失败救助机制. 因此,当前可以从允许个人破产、设立创业救助基金、开展公益项目等方面,包容失败、救助失败,甚至鼓励合理的失败,这样才能形成包容性的创业氛围,使乡村创业者能够从失败修复中获得创业失败学习的价值,在连续创业中获得成功.

  • 本研究依然有很多不足,也是未来研究拓展的主要领域. 主要包括:

    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考虑不足. 传统文化中成王败寇、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观念,以及集体主义下的面子观点等,都是影响创业失败学习的重要因素. 如何用好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机制,对当前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注入创新创业的新动能至关重要,甚至,面向更多的年轻创业者群体,包容失败也是一种生产力.

    2) 拓展中介因素. 失败是重要的情绪性事件,认知因素是多种情绪综合的结果. 根据情感事件理论(AET),创业者从失败中获得的学习经验有赖于他们能够管理情绪的程度,所以,除了创业思维的中介效应以外,可以考虑情绪的中介或调节作用,以及情绪与思维的综合作用.

    3) 开展社会调查项目,弥补数据的滞后与缺失. 由于本研究采用的事后调研,所以数据具有滞后性,会有一定的后视偏差影响,尤其是对乡村创业者,因失败退出的群体较多,通过横向的案例对比,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创业失败与后续创业能力之间的转换逻辑. 希望以后能够利用大型的综合调研,组织跟踪调研,记录下创业失败的后果和影响,也要记录下失败事件中创业者的情绪、动机、心理因素,这些数据正是认知理论最为关注的.

参考文献 (6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