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上一篇

下一篇

方洲, 王玉珏.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 教师教育学报, 2019, 6(3): 37-44. doi: 10.13718/j.cnki.jsjy.2019.03.006
引用本文: 方洲, 王玉珏.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 教师教育学报, 2019, 6(3): 37-44. doi: 10.13718/j.cnki.jsjy.2019.03.006
Zhou FANG, Yujue WANG.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Role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9, 6(3): 37-44. doi: 10.13718/j.cnki.jsjy.2019.03.006
Citation: Zhou FANG, Yujue WANG.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Role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9, 6(3): 37-44. doi: 10.13718/j.cnki.jsjy.2019.03.006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 基金项目: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社会关系再生产视阈下的性别生产与资本主义的批评(JYJQ201701),项目负责人:王玉珏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方洲,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玉珏, 哲学博士,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 中图分类号: G651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Role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

  •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高校教师,因此推动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新时代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了高校教师角色重构的五个方向以及角色转换策略。由此,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从机械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思政资源的开发者;从多元文化的汲取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从谆谆教导的"师者"转变为尊善向善的"仁者";从道德品行的规约者转变为品格德性的同构者。
  • 加载中
  •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2] 梁玉华, 庞丽娟.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05(4):39-42.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ykx200504011
    [3] 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 2003(3):81-83.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tans200303025
    [4] 王春华.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5):77-80. doi: 10.3969/j.issn.1008-7605.2007.05.026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 2017-10-18(1).
    [6] 黄元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4):71-73.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xlljydk201004015
    [7] 傅秀兰.政治课教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 2003(4):132-133. doi: 10.3969/j.issn.1009-9735.2003.04.043
    [8] 周艳红, 刘仓.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到习近平的"文化自信"[J].广西社会科学, 2016(9):193-197. 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16.09.039
    [9] 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 2017(10):4-7. doi: 10.3969/j.issn.1005-0450.2017.10.002
    [10] 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M].由其民, 刘剑乔, 吴光威, 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143.
    [11] 周增文.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102.
    [12] 梁玉华, 庞丽娟.论高校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05(4):39-42.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yx-x201607395
    [13] 周南照.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J].世界教育信息, 2010, 23(1):32-35.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 5.
    [15]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 译.北京: 三联书店, 2002: 23.
    [16] 张其志.罗杰斯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简述[J].外国教育研究, 2000(4):14-1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GJY200004003.htm
    [17] 徐瑞哲.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全覆盖[N].解放日报, 2018-01-15(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29
  • HTML全文浏览数:  1119
  • PDF下载数:  3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6-09
  • 刊出日期:  2019-05-15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作者简介: 方洲,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 王玉珏, 哲学博士,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集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社会关系再生产视阈下的性别生产与资本主义的批评(JYJQ201701),项目负责人:王玉珏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高校教师,因此推动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新时代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了高校教师角色重构的五个方向以及角色转换策略。由此,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从机械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思政资源的开发者;从多元文化的汲取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从谆谆教导的"师者"转变为尊善向善的"仁者";从道德品行的规约者转变为品格德性的同构者。

English Abstract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376他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378在会议精神的引领下,“课程思政”理念不断得到贯彻落实,高校教师队伍作为改革的重要力量,在宣传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以及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专属职责,而是每位高校任课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参与和渗透的工作。因此,高校教师的角色已不能仅仅定义为“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有了更丰富、更深层的内涵,在此过程中进行教师角色的调适与转换既有必要又很重要。

  • 高校教师角色是指特定的教学群体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期待,是教学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2]。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回归教育初心,发挥教育育人的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也就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要突出“以育人为中心,以德育为本”的定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以便有效促进其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 高校教师的角色功能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个领域。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服务;另一方面,在追求政治性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兼顾个性化的目标追求以及许多人类共同性的、非阶级性的道德愿望和要求[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播人类共同追求的具有非意识形态功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普适性的道德目标、行为准则,而且还要重视发挥意识形态领域的职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定四个自信,领悟教学内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把政治和文化信仰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中,真正做到由知识体系的传播到信仰体系、价值体系的建构,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因此,要不断促进高校教师政治素养和道德品格的发展,增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

  •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节奏加快。从职业角色的角度看,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高校教师身心各方面协调、持久而强劲的发展,既能胜任当前的从教任务又能有利于担当今后的从教任务[4]。高校教师的角色发展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有极强的社会性。“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此过程中,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教师如果仍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是埋头进行科研和教学,往往是不行的。高校教师要主动强化角色意识,在教学中乐于学习、善于创造,以乐于交流合作的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教师沟通和学习,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精髓以及价值诉求,在教学中润“思政”而细无声。高校教师要有时代的紧迫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促进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面临变革,这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以下分别从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对象的现状和高校教师自身的角色冲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 “教化”一词在我国古书上被多次提及,分别体现在政教风化、教育感化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例如:“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礼记·经解》)“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史记·三王世家》)。

    在哲学上,教化的作用表现在人思想意识的改变。教化相比教育要高明得多,它更强调潜移默化地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上发生作用,似乎更偏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多被古代君主用于治国,可谓“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然而,当今的教育大多体现在文化方面,灌输知识和练习技能的教育只可被视作机械的教育。在我国一直以来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教学目标的指向就是知识,教师需要做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整合起来讲授给学生,并不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得不到精神和文化并重的全面发展。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延续下来的教化与文化分离的教育形式,在高等教育阶段暴露出诸多弊端。受长期以来重文化而轻教化的思想影响,教师无法将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完全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教师在角色转换中要将这一传统打破,实现教化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 信仰是根本,高于理智、情感和实践,正所谓“本立而道生”。信仰包含宗教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以及一些小众信仰,如“美”“法”“科学”等。对大学生信仰的研究主要包括:政治信仰,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道德信仰,如我们日常所说的“良知”“良心”等。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笃定与坚信,是情感和实践的动力源,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共同根源,它超越现实、超越逻辑。恪守信仰能让我们内心澄明、平静,并更为坦然地接受选择。因此,信仰教育尤为重要。

    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中,在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一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无法坚定政治和道德信仰。这也给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知识体系的传授到信仰体系的建构,将单一理性的施教转化为知情信意行的高度统一。信仰是一种无实体的精神存在,是形而上的。高校教师对学生信仰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灌输,而要注重采用以理说服的方式和发挥人格感染的作用。高校教师对事物发自内心的坚定和信任是进行信仰教育的重要前提,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很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由此可见,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现实状况对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校教师在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社会引领者”与“被动适应者”的角色冲突。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责任,是其作为“社会引领者”角色的基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5]可见,国家对青年一代给予了厚望,这也使得高校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面临着诸多社会变革,高校教师的职责必然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和调整,高校教师的角色也会有新的内涵。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的国家的重要道德观念的解释者’。”[6]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教师似乎被社会发展所局限,成为“被动的适应者”。一方面,高校教师被赋予“社会引领者”角色;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被定义为“被动适应者”角色。这两个看似冲突对立的角色,使高校教师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要适时调整和改进,高校教师如果无法适应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必将无法引领社会的发展。其实,高校教师并非“被动的适应者”,高校教师要冲破传统的角色认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够坦然自如地迎接和应对时代的挑战,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引领社会的进步。

    面对以上三方面的挑战,高等教育应超越“知识人”的培养,把教化与文化相融合,重视大学生信仰教育,与时俱进,丰富和完善“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教师的职责。教育改革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只有实现高校教师角色的重构,才能为改革奠定实践的根基。

  •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 “未来教育关于学校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校是一个学习的社区,是一个学习的村落,是一个提供所有成员继续学习和成长的组织。高校教师是‘学习村’这个开放型社区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习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标准,高校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7]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再也无法作为“知识的权威”这一身份而出现,尤其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智能手机已成为他们的新“器官”,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和快捷,高校教师并非获取信息的第一人。在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时代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所增强并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高校教师可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讨论式学习、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从学生的知识需求出发,不断挖掘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热点,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进行讨论和探索。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由教学的机械传授变为师生共同参与。

    格物致知的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在团队学习中养成谦让、助人、宽容、自省、自律的优秀品质。高校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心中,而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师生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严谨认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是高校教师应努力实现的角色定位。

  • “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Ralph W.Tyler)认为,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资源力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校外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与校外建立联系。高校教师只着眼于本专业是远远不够的,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要深度挖掘教材之外的思政资源。习总书记在各项会议上多次强调青年人要自觉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勤于钻研专业知识,还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不断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关心政治、国家、人民以及世界,为培养青年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校教师在这次改革中要起先锋作用,学校要定期组织其他专业课的高校教师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校教师学习,甚至可以采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集体备课的形式。高校教师在工作方式上,要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团队合作形式转变。事实上,思政资源不仅仅蕴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是人文社会科学中,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教师要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立足人本立场,心怀人文精神,对知识给予人文视野的关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发,做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重,将伦理观渗透到专业中,并最终落脚在为人民服务上,实现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思政资源的开发者。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方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8]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碰撞交融中,我们要避免“言必称希腊”、民族虚无主义和洋八股等错误倾向,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文化自信之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155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在课程设计上,既要汲取多元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立足本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

    只有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宣传形式,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青年一代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国精神的塑造者和中国风貌的体现者。高校教师要从受众的角度考虑,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与时俱进,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了解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中国梦、中国方案、中国道路,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的故事,使学生听得真实、听得明白、听得进去。

  • 蔡元培先生关于教育宗旨的认识是:“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因此,教学要注重从“文本”到“人本”的转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9]。高校教师在教学和日常中要放弃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忘记“师者”的地位和光环,把教师仅仅当成一名普通人,一个向往并践行着真善美的“仁者”。如此,学生对高校教师才会从心底产生信任,“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才可能达成,而获得信任和友谊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学问之师,更应是品行之师,在同青年人的交往中,要做好良师益友,以言导其心,以身导其行。如果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为学生叙述一些德育案例,并且能够列举身边人的事迹,甚至是亲身的经历来传授,那么必然起到示范和暗示的作用,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和内化。

    “人性”是相通的,共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在师生的日常交往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热情的鼓励,虽不经意却打动人心。高校教师不单单是理论的传授者,还是生活者,更是普通人,富有“主观生命力”的教学更能打动人心。

  • 小原国芳认为:“所谓传道,是指伟大的人格对人格的接触而言。此外别无可以替代的方法。”[10]欲育人先自育,欲言教先身教。《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道德实践的激励上,教师要重视身教。与其把道德规范“贴”在墙上约束学生,不如以身示范,与学生一道作为品格德性的同构者。道德的传授不同于理论的灌输,德育要通过教育者的亲身施教方能增强实效性,即高校教师不是静态地示范,而是要与学生在动态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关系。“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曾提出一个这样的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11]形体语言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是一种由内而外、真实的表现。只有内心信仰道德、热爱道德的教师,才能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与之相配的气质和风度。高校教师不是监督者、规约者,而是道德品行的共同塑造者。高校教师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表现出的稳重自持、从容自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所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亦即《礼记》中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即美德”。在师生品格德性的同构过程中,高校教师起着桥梁作用,引导学生由知识、情感、意志、信仰到行为的转化。这种“知行合一”的品格构建方式,促进了学生由熟人社会中的规约者转化为陌生人社会中的自觉者。

  • 针对上文提出的高校教师角色重构的五个方向,笔者试从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层面提出六点转换策略。

  • 角色意识是个体稳定而深层的感知,注入了个体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高校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高校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角色行为规范及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高校教师角色意识在高校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高校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高校教师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源泉和动力[12]

    首先,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政治意识、学生意识和质量意识。面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复杂性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课堂,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其次,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多样化,以及学生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的现状,高校教师要积极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完善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最后,高校教师要利用好班级、社团这些基层组织,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的班会,在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中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尤其在高等教育中,高校教师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教师应自觉树立角色意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内涵,深入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实现角色的转换。

  •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提出了教育的四大目标: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与发展)[13]。由此可见,教育已经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在实践上深化;不仅限于人生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特定场所,更体现在终身学习上。这与“课程思政”的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的培养目标更符合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发展方向,它超越了功利目标和经济回报,成为个人追求高质量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各专业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都需要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思想,将个人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才能真正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长开设蕴含思政内涵的各类选修课或者慕课形式的课程。比如:上海大学首创“大国方略”特色课程,继而上海高校陆续开设“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各高校依据专业推出了“创新中国”“经济中国”“锦绣中国”“智造中国”“人文中国”“法治中国”“交通中国”“闻道中国”“绿色中国”“治国理政”等课程,拓宽了青年学生的眼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生中好评如潮。高校教师需要适时更新培养目标,突出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能力,把培养目标落实到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来,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高校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14]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要从课堂的主角变为导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寅恪先生言: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支撑每位青年作出判断和选择的,应是积极的人生观和批判性思维。这是“一种怀疑、投注、不断献身于理性研究和道德批判的意识”[15]。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可多采用合作探究、专题研讨、活动展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和交流。高校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治学理念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这样不仅能使理性认识与感化同在、课程的内容得以升华、课堂价值得以彰显,还能在共商共学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问题为导向学习”的改革,将主干课程融入“社会、行为、生命科学”,还组织学生与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展开交流,构建同辈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树立文化自信。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由传递知识到激励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坚持德育首位的观念,塑造青年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使青年一代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敢于做时代的“弄潮儿”。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新型师生关系的三个要素:真实、真诚或表里如一;奖赏,也称接受或认可;移情性理解[16]。由师长权威到建构师生平等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深层情感交流,正所谓“教学相长”。学识尚不能以经验和职业作为衡量标准,信仰和精神的培育更没有高下之分。从高校教师自身出发,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高校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建立品行手册和信用档案。在这种机制下,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

    此外,师生间可建立相应的导师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环境。事实上,行为上“犯错误”的大学生并非是非不明,而是在遇到道德两难境遇时乱了阵脚,如果有导师能适时引导,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由认知到行为上的转化。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高校教师要践行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运用柔性管理,乐于肯定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开设“人生导师”系列沙龙,师生间采取“互动式对话”形式,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精准化、针对性的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现已组成35个跨界育人导师团队,其中包括辅导员、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通过建立师生共进的全员育人共同体,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和行为督导,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和人生向导,成为知情信意行高度统一的、具有亲和力的施教者。

  • 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专题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教学情境中的角色扮演、翻转课堂、客座讲授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自我教育意识,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快新旧载体的融合建设,发展多种媒体的良性互动。

    很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师单方说教,极易使课堂失去生机,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如今,这种教学形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并且阻碍着社会的前行。一方面,现代高校强调民主自由开放的话语环境;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媒体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迅速地掌握相关技术及时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手段将教与学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适当地变更教育方法,发挥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符。例如:复旦大学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推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开展线上线下课堂,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使教学更有活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把“健康中国”课程设计成了专业级的“翻转课堂”等。另外,在“微时代”的碎片化学习中,可以融入思政元素,比如慕课的教学、红色网站的建立、师生线上线下的互动,将《厉害了,我的国》《大国崛起》《战狼》《红海行动》等讲述中国故事的片段分享给学生,都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 “课程思政”理念,将高校的育人体系置于“大思政”背景下: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包括通识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理工课程;不仅贯彻在必修课程上,还包括开发和实施具有育人价值的选修课程;不仅涵盖列入课程计划的官方课程,还涉及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隐性课程。事实上,不论哪一类科目的学习都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都蕴含着时代进步的价值,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落脚点都在人民和社会中,都潜藏了宝贵的育人资源,如职业素养、匠人精神、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等等。

    目前,沪上高校深度开掘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据上海市教委统计,现已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主干、五百多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一千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体系[17]。例如:上海大学深入开发通识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形成了从“大国方略”到“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画音”的教学改革路线图;上海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王元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课堂上,把专业知识同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在创新实验室中展开“工程伦理教育”,使团队在设计和加工新赛车时自觉树立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挖掘思政资源,一方面要依赖于高校教师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另一方面要提高高校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兴趣,巧妙地将思政内容渗透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