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最大摄氧量判定指标标准的有效性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刘自慧,彭莉. 最大摄氧量判定指标标准的有效性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9(10). doi: 10.13718/j.cnki.xsxb.2014.10.022
引用本文: 刘自慧,彭莉. 最大摄氧量判定指标标准的有效性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9(10). doi: 10.13718/j.cnki.xsxb.2014.10.022
LIU Zi-hui,PENG-Li. On Validity of Criteria for Maximal Oxygen Uptak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4, 39(10). doi: 10.13718/j.cnki.xsxb.2014.10.022
Citation: LIU Zi-hui,PENG-Li. On Validity of Criteria for Maximal Oxygen Uptak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4, 39(10). doi: 10.13718/j.cnki.xsxb.2014.10.022

最大摄氧量判定指标标准的有效性研究

On Validity of Criteria for Maximal Oxygen Uptake

  • 摘要: 为探讨二级指标判定最大摄氧量的有效性、准确性,测定并分析了8名男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摄氧量平台、呼吸商(RER)、心率(HRmax)、血乳酸(LA)等指标,采用二级指标的某一固定值作为判定VO2max的标准,结果显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以呼吸商1.10和1.15为判定标准,对应的摄氧量值分别为(3.78±0.89) L/min和(3.96±0.91) L/min ,明显低估受试者实际最大摄氧量值的12.7%和8.5%;以心率≥180次/min和(220-年龄)±10次/min为判定标准,分别有2名和5名的受试者未能达标,但其中1/2和3/5的受试者已出现摄氧量平台;以血乳酸LA≥8 mmol/L为判定标准,有2名受试者未达标,其中1人已出现摄氧量平台.认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采用呼吸商可能低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值,采用心率和血乳酸可能低估最大摄氧量的达标率.因此,为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次级指标标准的选用要慎重.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13
  • HTML全文浏览数:  495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最大摄氧量判定指标标准的有效性研究

  •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为探讨二级指标判定最大摄氧量的有效性、准确性,测定并分析了8名男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摄氧量平台、呼吸商(RER)、心率(HRmax)、血乳酸(LA)等指标,采用二级指标的某一固定值作为判定VO2max的标准,结果显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以呼吸商1.10和1.15为判定标准,对应的摄氧量值分别为(3.78±0.89) L/min和(3.96±0.91) L/min ,明显低估受试者实际最大摄氧量值的12.7%和8.5%;以心率≥180次/min和(220-年龄)±10次/min为判定标准,分别有2名和5名的受试者未能达标,但其中1/2和3/5的受试者已出现摄氧量平台;以血乳酸LA≥8 mmol/L为判定标准,有2名受试者未达标,其中1人已出现摄氧量平台.认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采用呼吸商可能低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值,采用心率和血乳酸可能低估最大摄氧量的达标率.因此,为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次级指标标准的选用要慎重.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