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波,罗岗林,尤旭. 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2(6). doi: 10.13718/j.cnki.xsxb.2017.06.024
引用本文: 李波,罗岗林,尤旭. 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2(6). doi: 10.13718/j.cnki.xsxb.2017.06.024
LI Bo,LUO Gang-lin,YOU Xu. On the Throw, Vacant Motion Kinematics Analysis of Skills Lala in China's Excellent Team 'Somersault Double Somersaults Twist 720°'[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7, 42(6). doi: 10.13718/j.cnki.xsxb.2017.06.024
Citation: LI Bo,LUO Gang-lin,YOU Xu. On the Throw, Vacant Motion Kinematics Analysis of Skills Lala in China's Excellent Team "Somersault Double Somersaults Twist 720°"[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7, 42(6). doi: 10.13718/j.cnki.xsxb.2017.06.024

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

On the Throw, Vacant Motion Kinematics Analysis of Skills Lala in China's Excellent Team "Somersault Double Somersaults Twist 720°"

  •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 专家访谈法、 观察法、 影像分析法、 运动学分析法, 选择恰当的运动学指标, 对国内3支优秀技巧啦啦操队"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定量描述, 研究表明: (1)在上抛阶段, 各队用时存在差异, 其垂直速度及重心上升位移大小不同, 导致上抛完成质量的差异, 也影响后续腾空动作的完成效果. (2)在腾空至最高点, 腾空的时间和空间也相对存在不同, 而尖子在整个翻转过程中总用时相近, 所以导致各队的转体速度与节奏不一, 由此提出训练学观点: 一是应加强底座的力量素质训练. 底座在上抛阶段时屈膝缓冲和抬肩伸肘应更加充分, 用力方向的准确性以及队员之间配合的一致性应有所提高. 二是尖子不要急于抬头翻转, 应在脱手前积极伸膝、 伸髋, 梗头、 引臂, 在缓冲阶段时, 底座应主动借助内力, 有控制地进行缓冲, 避免过度屈膝, 应加大腾起角, 在脱手后开始转体. 尖子在腾空过程中还应注意姿态的控制.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65
  • HTML全文浏览数:  769
  • PDF下载数:  6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体育部,四川 广汉,618307 ; 武警警官学院 军事教育训练系,成都,610213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 专家访谈法、 观察法、 影像分析法、 运动学分析法, 选择恰当的运动学指标, 对国内3支优秀技巧啦啦操队"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定量描述, 研究表明: (1)在上抛阶段, 各队用时存在差异, 其垂直速度及重心上升位移大小不同, 导致上抛完成质量的差异, 也影响后续腾空动作的完成效果. (2)在腾空至最高点, 腾空的时间和空间也相对存在不同, 而尖子在整个翻转过程中总用时相近, 所以导致各队的转体速度与节奏不一, 由此提出训练学观点: 一是应加强底座的力量素质训练. 底座在上抛阶段时屈膝缓冲和抬肩伸肘应更加充分, 用力方向的准确性以及队员之间配合的一致性应有所提高. 二是尖子不要急于抬头翻转, 应在脱手前积极伸膝、 伸髋, 梗头、 引臂, 在缓冲阶段时, 底座应主动借助内力, 有控制地进行缓冲, 避免过度屈膝, 应加大腾起角, 在脱手后开始转体. 尖子在腾空过程中还应注意姿态的控制.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