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晏双平,张进辅,熊春金,甘霖. 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神经机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6(3).
引用本文: 晏双平,张进辅,熊春金,甘霖. 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神经机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6(3).
Cognitive and Neural Mechanism of Mental Fatigu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 36(3).
Citation: Cognitive and Neural Mechanism of Mental Fatigu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 36(3).

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Cognitive and Neural Mechanism of Mental Fatigue

  • 摘要: 心理疲劳是人们长时间从事脑力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的复杂心理现象.心理疲劳的发生有个体差异,它与奖赏得失的衡量、错误监控受损和信息加工扰乱等因素有关.回顾近十年相关研究,发现心理疲劳发生的神经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多巴胺、感觉运动门控、自主神经(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脑的扣带回和基底神经节等神经系统,认为目前对心理疲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心理疲劳的各种理论观点有待整合,对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3
  • HTML全文浏览数:  51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江西新余欧里卫生院,江西新余,338000,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 心理疲劳是人们长时间从事脑力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的复杂心理现象.心理疲劳的发生有个体差异,它与奖赏得失的衡量、错误监控受损和信息加工扰乱等因素有关.回顾近十年相关研究,发现心理疲劳发生的神经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多巴胺、感觉运动门控、自主神经(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脑的扣带回和基底神经节等神经系统,认为目前对心理疲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心理疲劳的各种理论观点有待整合,对心理疲劳发生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