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不同种源不同播种密度下麻栎幼苗生长特性比较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君. 不同种源不同播种密度下麻栎幼苗生长特性比较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8): 027-034.
引用本文: 王君. 不同种源不同播种密度下麻栎幼苗生长特性比较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8): 027-034.
Citation:

不同种源不同播种密度下麻栎幼苗生长特性比较分析

  • 摘要: 利用4个种源的麻栎种子进行不同播种密度的育苗试验,对其苗期生长性状、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至9月中旬,重庆巫山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0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45.51cm,地径为5.48mm,根长为38.73cm,根粗为10.35 mm;重庆武隆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5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56.60cm,地径为6.27 mm,根长为45.47cm,根粗为11.63 mm;贵州丹寨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5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55.29cm,地径为5.86mm,根长为40.21cm,根粗为10.67mm;四川通江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0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60.30cm,地径为6.23 mm,根长为37.40cm,根粗为13.08mm.方差分析表明:4个播种密度下,重庆巫山种源幼苗地径、根长、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庆武隆种源苗高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贵州丹寨种源幼苗苗高、茎鲜质量和茎干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不同密度幼苗间生长特性的差异性主要由生物量和地径决定的.筛选出10cm×20cm 和15cm×20cm 两个播种密度为最佳育苗密度,四川通江种源为优良种源.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5
  • HTML全文浏览数:  103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不同种源不同播种密度下麻栎幼苗生长特性比较分析

摘要: 利用4个种源的麻栎种子进行不同播种密度的育苗试验,对其苗期生长性状、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至9月中旬,重庆巫山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0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45.51cm,地径为5.48mm,根长为38.73cm,根粗为10.35 mm;重庆武隆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5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56.60cm,地径为6.27 mm,根长为45.47cm,根粗为11.63 mm;贵州丹寨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5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55.29cm,地径为5.86mm,根长为40.21cm,根粗为10.67mm;四川通江种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10cm×20cm,其幼苗平均苗高为60.30cm,地径为6.23 mm,根长为37.40cm,根粗为13.08mm.方差分析表明:4个播种密度下,重庆巫山种源幼苗地径、根长、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庆武隆种源苗高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贵州丹寨种源幼苗苗高、茎鲜质量和茎干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不同密度幼苗间生长特性的差异性主要由生物量和地径决定的.筛选出10cm×20cm 和15cm×20cm 两个播种密度为最佳育苗密度,四川通江种源为优良种源.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