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病菌检测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周丽洪,王振硕,韩阳,刘峰,姬广海.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病菌检测技术[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7): 017-023. doi: 10.13718/j.cnki.xdzk.2014.07.003
引用本文: 周丽洪,王振硕,韩阳,刘峰,姬广海.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病菌检测技术[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7): 017-023. doi: 10.13718/j.cnki.xdzk.2014.07.003
Citation: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病菌检测技术

  • 摘要: 对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ITS序列.依据该病菌与该属其他细菌ITS序列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对XCB(2)/XCB(3),其扩增片段为400bp,由此建立了快速高效检测该病菌的PCR技术体系.研究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制备了兔疫细菌抗体血清,建立了体外检测病原细菌的血清学方法如琼脂糖双向扩散法及间接ELISA法,为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该研究还比较了PCR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差异,结果显示PCR技术检测灵敏度可达27pg/μL,高于血清学检测技术.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30
  • HTML全文浏览数:  243
  • PDF下载数:  3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病菌检测技术

  •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对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ITS序列.依据该病菌与该属其他细菌ITS序列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对XCB(2)/XCB(3),其扩增片段为400bp,由此建立了快速高效检测该病菌的PCR技术体系.研究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制备了兔疫细菌抗体血清,建立了体外检测病原细菌的血清学方法如琼脂糖双向扩散法及间接ELISA法,为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该研究还比较了PCR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差异,结果显示PCR技术检测灵敏度可达27pg/μL,高于血清学检测技术.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