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热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炎热的夏季,单纯依靠空调对房间降温需消耗大量能源,绿化屋顶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1-3].绿化屋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取决于太阳辐射、风速、降雨、外界温度、湿度以及植物种类等[4-7],由于不同地域气候特点不同,绿化屋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8-9],而室内热环境的质量对人的身体健康、生活水平以及工作和学习效率都将产生很大影响[10].
重庆夏季炎热,湿度较大,当地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更加苛刻.室内气温是表征室内热环境的主要指标,它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目前,对绿化屋顶的室内热特性进行实测分析,并结合PMV-PPD对人体热舒适度进行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11-13].基于此,论文针对重庆特有的地理气候特点,以测定的外界温度作为对照,比较普通屋顶和绿化屋顶两种工况下,屋顶内、外表面温度及室内温度分层情况,并进行PMV-PPD人体舒适性分析,以期获得重庆地区绿化屋顶的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性的关系.
全文HTML
-
试验选择在重庆市北碚区某小区两栋同向齐高的6层住宅楼顶层进行,两套房间建筑面积均为34 m2,均朝南向开窗.其中,南侧楼建成轻质粗放绿化屋顶(图 1a),北侧楼为普通屋顶(图 1c).两栋楼屋顶从中部到四角倾斜,倾角约为5°,排水效果良好.南侧轻质粗放绿化屋顶,从上到下分为生长基质层(厚度约12 cm)、过滤层(厚度约为0.3 cm)、引流层(厚度约为2 cm)、防水层、支持面板、保温隔气及混凝土楼板共计八层(图 1b),北侧屋顶仅有压重保护层、支持面板、保温隔气及普通混凝土楼板(图 1d).测试时间为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
-
试验中,考虑室内人员频繁活动的高度大致距地面1.5~2.5 m之间,同时考虑室内温度分层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将T型热电偶分别设置在绿色屋顶与普通屋顶沿垂直方向的6个不同测点上(图 2),试验设备信息如表 1.测试期间不使用空调,室内自然通风,热感觉投票与温度测试同步进行.
1.1. 试验对象
1.2. 试验设备布置
-
太阳辐射是影响室内温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太阳辐射量都会发生改变. 7月是重庆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月份,在此期间,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时间分别为6:00和20:00.试验选取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14:00和普通屋顶室内温度滞后效果最显著的18:00进行温度测试,结果如图 3和图 4所示.由图 3可知,在正午14:00,普通屋顶室内温度稍低于外界温度,而绿化屋顶的室内温度明显低于外界温度,31 d内两种屋顶室内的平均温差达到4.9 ℃,而绿化屋顶室内平均温度较外界温度降低了5.8 ℃,这表明绿化屋顶在炎热季节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对室内降温效果显著. 7月24日是测试期天气最热的一天,该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总量为25.54 MJ/m2,正午14:00室外最高温度达到40.5 ℃,而绿化屋顶的房间室温仅为32.9 ℃,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的室内温差竟达到了5.4 ℃;7月14日为阴雨天,该日的室外平均温度是测试期最低的,在正午14:00,两种屋顶房间的室内温差仅有3.7 ℃.这表明,绿化屋顶对室内的降温效果受天气影响较大,天气晴朗,外界温度越高,绿化屋顶降温效果越明显.
图 4显示,在测试期内,下午18:00绿化屋顶室内温度最低,但普通屋顶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这是由于普通屋顶的钢筋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可以蓄积更多的热能,当室外温度降低时,钢筋混凝土蓄积的热能释放到室内,使得下午18:00普通屋顶室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而绿化屋顶由于绿植和基质的隔热作用,热能蓄积少,对室内的降温效果明显,在正午日光辐射最强时,绿化屋顶降温效果最为显著,且室温波动不大.
-
天气变化是影响绿化屋顶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减小晴雨天气交替对结果的影响,试验选择连续晴天,并且是测试期天气最热的7月24日进行多点连续观测,其温度变化如图 5所示.由图 5可知,普通屋顶内表面温度T(3′)在9:00达33.3 ℃,之后迅速上升,在14:00达37.4 ℃;而24h内,绿化屋顶内表面温度T(3)均维持在30 ℃左右.这表明,绿化屋顶能够有效的降低室内温度波动,改善室内热环境.在室内不同高度,普通屋顶的温度分布呈驼峰型,在上午9:00和下午18:00,高度2.5 m的T(4′)处温度反而高于屋顶内表面T(3′)的温度,而T(4′)、T(5′)和T(6′)也出现较大温差,即普通屋顶室内出现明显温度分层现象,这给室内人员带来极差的热舒适度,而绿化屋顶室内不同高度未出现明显温度分层现象,这表明绿化屋顶能够实现均匀的室内温度分布.
-
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因素除了湿、热环境参数以外还包括衣服热阻、人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因此在研究绿化屋顶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时,就需要采用能综合反映人体热感觉的方法.当前判断室内人体热舒适性较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热舒适模型评价(PMV-PPD). PMV(Predicted Mean Vote)是综合考虑人类活动程度、衣物热阻、室外温度、平均辐射温度、气流和相对湿度的热舒适指数,它通过7个等级反映人的舒适度:极冷(-3)、冷(-2)、稍冷(-1)、舒适(0)、略温(1)、温热(2)和热(3);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反映了人们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程度,通常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试验中热感觉投票测试的时间与PMV-PPD热舒适模型评价测试时间、条件相同,在一个月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共进行了50人次的投票测试,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分布状况如表 2所示.由于受试人员在测试前所处的热环境不同,他们的热期望和热感觉也会不同,这将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为此,受试人员需在一恒定室温为26 ℃的缓冲房间停留至少30 min后方能进入两种不同工况房间进行热感觉投票测试.考虑到两种不同工况房间温度的差异,受试人员先进入普通屋顶的房间,其后才进入绿化屋顶的房间,测试结果见图 6.
考虑到测试期间正午14:00的温度最高,故选择7月1日至31日正午14:00作为典型天气进行热舒适性的评价分析,结果如图 6所示.由图 6可知,绿化屋顶在31 d的试验期PMV值都在2以下,且变化幅度较小,而PPD值也都在40%~66.7%之间变动,这是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体可以接受的热环境条件,说明人们在具有绿化屋顶的室内,获得了较高的热舒适性和热满意程度;普通屋顶室内的PMV值在2~3.5之间变动,而PPD值大都在70%以上,且变化幅度较大,在最热的7月24日,普通屋顶室内PPD值甚至达到了99.7%,人们对热环境感觉极不舒适,这意味人们在夏季普通屋顶的室内热舒适性不高.
2.1. 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在试验期温度变化
2.2. 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在夏季典型天气的温度变化
2.3. 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
-
1) 绿化屋顶在重庆夏季炎热季节表现出良好的隔热效应,与普通屋顶相比,绿化屋顶对室内降温效果显著,在试验期内,绿化屋顶室内平均温度较普通屋顶低4.9 ℃,在测试期最热一天的正午14:00,绿化屋顶室内温度较普通屋顶低5.4 ℃;
2) 绿化屋顶在屋顶外表面、屋顶内表面及室内不同高度,未出现明显温度分层现象,普通屋顶在室内外不同高度的温度分布呈驼峰型,呈现明显温度分层现象;
3) 在绿化屋顶室内,PMV值均低于2,PPD值也都小于66.7%,人们获得较高的热舒适性和热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