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水稻籼粳型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李伟,张建中,张桂权,左清凡. 水稻籼粳型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4(4).
引用本文: 李伟,张建中,张桂权,左清凡. 水稻籼粳型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4(4).
ANALYSIS OF HETERO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INDICA-JAPONICA LINE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2, 24(4).
Citation: ANALYSIS OF HETERO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INDICA-JAPONICA LINES[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2, 24(4).

水稻籼粳型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

ANALYSIS OF HETERO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INDICA-JAPONICA LINES

  • 摘要: 分析了3个籼粳型品系与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杂种一代9个农艺性状在早、晚季环境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3个籼粳型品系杂种F1在株高、千粒重和单株产量3个性状上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超亲优势,在抽穗日数性状上均表现负向或显著的负向超亲优势,而在其余各性状上的超亲优势或未达显著水平,或其显著性随籼粳型品系及季别的不同而不同;西胜217 S/G 2417-1、蜀光612 S/G 2417-1、穗35 S/G 3005-4-1和海3 S/G 3005-4-1等组合在晚季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稻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G 2417-1和G 3005-4-1两品系的多数杂种F1在晚季存在较强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表明G 2417-1及G 3005-4-1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而G 2123的杂种F1在晚季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不强,限于该研究的局限,可对其扩大杂交范围以作进一步的验证.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
  • HTML全文浏览数:  4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水稻籼粳型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

  •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 分析了3个籼粳型品系与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杂种一代9个农艺性状在早、晚季环境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3个籼粳型品系杂种F1在株高、千粒重和单株产量3个性状上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超亲优势,在抽穗日数性状上均表现负向或显著的负向超亲优势,而在其余各性状上的超亲优势或未达显著水平,或其显著性随籼粳型品系及季别的不同而不同;西胜217 S/G 2417-1、蜀光612 S/G 2417-1、穗35 S/G 3005-4-1和海3 S/G 3005-4-1等组合在晚季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稻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G 2417-1和G 3005-4-1两品系的多数杂种F1在晚季存在较强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表明G 2417-1及G 3005-4-1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而G 2123的杂种F1在晚季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不强,限于该研究的局限,可对其扩大杂交范围以作进一步的验证.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