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HNO(HNS)与分子簇(HF)1≤n≤3形成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倪杰,黎安勇,闫秀花. HNO(HNS)与分子簇(HF)1≤n≤3形成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1).
引用本文: 倪杰,黎安勇,闫秀花. HNO(HNS)与分子簇(HF)1≤n≤3形成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1).
Theoretical Study on Blue-Shifted H-Bonds of HNO(HNS) with (HF)1≤n≤3[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1(1).
Citation: Theoretical Study on Blue-Shifted H-Bonds of HNO(HNS) with (HF)1≤n≤3[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1(1).

HNO(HNS)与分子簇(HF)1≤n≤3形成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y on Blue-Shifted H-Bonds of HNO(HNS) with (HF)1≤n≤3

  • 摘要: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HNS)与(HF)1≤n≤3形成的蓝移氢键. 计算结果表明: 在HNO体系中, 氢键NH...F的形成导致NH键收缩与伸缩振动频率蓝移, 且随着n增大而增大; 在HNS体系中, NH键是微小蓝移的, 但键长增大, n相同时, NH键蓝移比HNO体系的小很多. 电子密度拓扑(AIM)分析阐明了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氢键性质.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在HNO体系中, 重极化和重杂化以及分子内超共轭大幅度减小导致了NH键的蓝移; 而HNS体系中NH键蓝移很小主要是由于n(S)的超共轭给予能力比n(O)小, 因而对σ*(NH)电子密度的调节能力小的缘故.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8
  • HTML全文浏览数:  16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HNO(HNS)与分子簇(HF)1≤n≤3形成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HNS)与(HF)1≤n≤3形成的蓝移氢键. 计算结果表明: 在HNO体系中, 氢键NH...F的形成导致NH键收缩与伸缩振动频率蓝移, 且随着n增大而增大; 在HNS体系中, NH键是微小蓝移的, 但键长增大, n相同时, NH键蓝移比HNO体系的小很多. 电子密度拓扑(AIM)分析阐明了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氢键性质.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在HNO体系中, 重极化和重杂化以及分子内超共轭大幅度减小导致了NH键的蓝移; 而HNS体系中NH键蓝移很小主要是由于n(S)的超共轭给予能力比n(O)小, 因而对σ*(NH)电子密度的调节能力小的缘故.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