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孙志勇,冯丽娟,向灿辉.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1).
引用本文: 孙志勇,冯丽娟,向灿辉.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1).
Preparation of a Highly Selective Thiocyanate Electrode with N,N'-bis(5-Bromosalicylidene)-2,6-Pyridinediamine Copper(Ⅱ)Complex as the Carrier[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2(1).
Citation: Preparation of a Highly Selective Thiocyanate Electrode with N,N'-bis(5-Bromosalicylidene)-2,6-Pyridinediamine Copper(Ⅱ)Complex as the Carrier[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2(1).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制

Preparation of a Highly Selective Thiocyanate Electrode with N,N'-bis(5-Bromosalicylidene)-2,6-Pyridinediamine Copper(Ⅱ)Complex as the Carrier

  • 摘要: 首次研究以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其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CN~-,I~-,ClO_4~-,Sal~-,Br~-,NO_2~-,Cl~-,SO_3~(2-),NO_3~-,SO_4~(2-).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4.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5 Mv/dec(25℃),检测下限为2.0×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电极的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栽体本身的结构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制备简单、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将电极应用于实验室废水和人的尿液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2
  • HTML全文浏览数:  15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制

  •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化学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

摘要: 首次研究以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其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CN~-,I~-,ClO_4~-,Sal~-,Br~-,NO_2~-,Cl~-,SO_3~(2-),NO_3~-,SO_4~(2-).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4.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5 Mv/dec(25℃),检测下限为2.0×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电极的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栽体本身的结构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制备简单、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将电极应用于实验室废水和人的尿液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