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中国毒隐翅虫亚族区系分析(鞘翅目,隐翅虫科)

上一篇

下一篇

刘志萍,武煊,王进军. 中国毒隐翅虫亚族区系分析(鞘翅目,隐翅虫科)[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10): 048-053.
引用本文: 刘志萍,武煊,王进军. 中国毒隐翅虫亚族区系分析(鞘翅目,隐翅虫科)[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10): 048-053.
Citation:

中国毒隐翅虫亚族区系分析(鞘翅目,隐翅虫科)

  • 摘要: 我国目前已知毒隐翅虫亚族4属45(亚)种.通过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毒隐翅虫亚族在我国以单纯的东洋界成分占绝对优势,两区共有种其次,古北界种类最少,未分区种1种;占我国已知种的比例分别为51.11%,35.56%,11.11%和2.22%.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归属共有22种区系型,其中华南区型有12种,占已知总种数的26.67%;华中区型有6种,占13.33%;其余区系型所含种数均少,仅2种或1种.各区具有的种类数差异较大,最多为华中区25种,其次为华南区19种,再次为华北区和西南区均14种,青藏区、蒙新区和东北区较少;中国特有种达26(亚)种,华中区分布的中国特有种数量最多,为17种,华北区为7种,华南区为6种,西南区为5种,青藏区为6种,蒙新区为3种,东北区没有特有种.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82
  • HTML全文浏览数:  254
  • PDF下载数:  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中国毒隐翅虫亚族区系分析(鞘翅目,隐翅虫科)

  • 2.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4011201. 西南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重庆市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

摘要: 我国目前已知毒隐翅虫亚族4属45(亚)种.通过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毒隐翅虫亚族在我国以单纯的东洋界成分占绝对优势,两区共有种其次,古北界种类最少,未分区种1种;占我国已知种的比例分别为51.11%,35.56%,11.11%和2.22%.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归属共有22种区系型,其中华南区型有12种,占已知总种数的26.67%;华中区型有6种,占13.33%;其余区系型所含种数均少,仅2种或1种.各区具有的种类数差异较大,最多为华中区25种,其次为华南区19种,再次为华北区和西南区均14种,青藏区、蒙新区和东北区较少;中国特有种达26(亚)种,华中区分布的中国特有种数量最多,为17种,华北区为7种,华南区为6种,西南区为5种,青藏区为6种,蒙新区为3种,东北区没有特有种.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