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现代派的价值及其在1980年代的接受,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在这方面产生了很多重要成果。近几年来,随着“重返八十年代”成为学界热点,这一问题重新又被研究者激活并赋予了新的含义,其中很多议题都从新的角度阐释,出现的成果亦让人启发颇多[1-4]。在这当中,不乏从文学翻译、出版、接受和传播等文学制度的层面所展开的探索[5],但对于选本的编纂、出版却很少有研究者问津。实际情况是,熟悉或亲历1980年代文学语境的人,想必不会否认袁可嘉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这一套8本的外国文学选本的影响表明,选本编纂在现代派的接受上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的写作正是基于这一理解和假设展开。在方法的选择上,本文尝试以统计学分析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揭示选本编纂出版在现代派的接受上所起的作用及其策略选择。
从总体趋势和时间先后顺序来看,1980年代外国文学选本的编纂出版,大致经历了一个先有整体性作品选而后再有国别文学作品选、先有综合性作品选而后再有专题作品选的演变过程。这样一种趋势,既为恢复教学之需,也是“拨乱反正”的结果,同时也是对待外国文学态度变迁的表征。七八十年代之交,社会处于转折时期,外国文学选本出版也相对谨慎,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短篇小说》是作为外国文学界“拨乱反正”的一部分,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周煦良主编的《外国文学作品选》乃是1960年代同一套作品选的再版。虽说如此,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种演变趋势,其实也是与文学观念的逐渐更新和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关。
Compi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Anthology and Acceptance of the "Modernism" and Its Validity
-
摘要: 现代派在1980年代的中国,在接受上存在着两极现象:一方面是理论阐释上的诸多限制;另一方面通过读者的广泛阅读,现代派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早已跳开了理论阐释上的限制。这样一种复杂情况,在外国文学选本的编纂中有集中呈现。虽然编选者意欲通过选本的前言、后记之类介绍文字设定读者阅读接受的方向,但事实上随着阅读接受语境的变化,必将导致阅读接受上的偏移现象产生,现代派正是在这种阅读接受上的偏移中逐渐站稳脚跟并获得广泛认同的。Abstract: There are two extremes in the recep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1980s in China. One is the limite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actual acceptance of modernism by the readers through their extensive reading. Such a complex situation is immensely seen in the anthology of foreign literature. Although the direction for readers to read and accept has been set by anthology preface and postscript, in fact with the change of reading acceptance context, the phenomenon of reading offset will certainly be brought. It is the reading offset that led the modern literature to get a firm foothold gradually and gain wide acceptance.
-
表 1 1978年至1982年外国文学翻译出版情况对比(单位:部)
国别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俄苏 11 22 46 88 105 英国 12 14 35 75 55 美国 3 18 31 59 55 法国 11 11 27 61 58 日本 3 10 23 35 30 注:这里的“部”,是以套为计算单位的,比如1980年版《美国短篇小说选》虽然有2册,但仍以一部计算。统计范围仅限于文学作品的出版,不包括以“外国”或“世界”之类超越国家范围的外国文学作品。数据来源于《全国总书目》 表 2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与《外国现代派诗集》所选象征主义篇目比较
所选诗人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卷 《外国现代派诗集》 维尔哈伦 《原野》《城市》《穷人们》《来客》《风》 《原野》《城市》《穷人们》《树》《我的诗集》 瓦雷里 《风灵》《失去的美酒》《石榴》《海滨墓园》 《风灵》《石榴》《蜜蜂》《海滨墓园》《消失的酒》 里尔克 《秋日》《豹》《pieta》《一个妇女的命运》《爱的歌曲》《总是一再地》《啊,朋友们,这并不是新鲜》《奥利弗斯》《纵使这世界转变》《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马尔特·劳利得·布里格随笔》(摘译) 《秋日》《豹》《pieta》《总是一再地》《啊,朋友们,这并不是新鲜》《纵使这世界转变》《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一个妇女的命运》《爱的歌曲》 叶芝 《茵纳斯弗利岛》《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基督重临》《驶向拜占廷》《在学童们中间》《那样的意象》 《茵纳斯弗利岛》《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基督重临》《驶向拜占廷》《在学徒们中间》《那样的意象》《走过柳园》《鱼》《一位友人的疾病》 艾略特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序曲》《晓窗即景》《歌》《给我妻子的献辞》《一位哭泣的年轻姑娘》 庞德 《休·赛尔温·莫伯利》《在一个地铁车站》《合同》(后期象征主义) 《休·赛尔温·莫伯利》《在一个地铁车站》《合同》《归来》《仿屈原》《刘彻》《题扇诗,给他的帝王》《蔡姬》《花园》《阿尔巴》《石南》《抒情曲》、《少女》(属于意象主义) 勃洛克 《十二个》 《十二个》 叶赛宁 《狗的颂歌》《无题》 《狗的颂歌》《无题》 夸西莫多 《大地》、《重归》(后期象征主义) 《大地》、《重归》(隐逸派) 洛尔迦 《阳台》《风景》《天明》《半圆月》《前奏》《两个姑娘》《低着头》 《海水谣》《阳台》《风景》《天明》《半圆月》《前奏》《两个姑娘》《低着头》 梅特林克 《青鸟》 《假如有一天他回来了》 -
[1]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 洪子诚. 重返八十年代[G].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 张旭东.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5] 杨义.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6] 周煦良. 外国文学作品选: 第1卷[G].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62/1979: 前言1. [7]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选集: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871. [8] 杨周翰, 等.欧洲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9. [9] 周煦良. 外国文学作品选: 第3卷[G].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88. [10] 朱虹. 编者序[G]//英国短篇小说选.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 序言5. [11]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部. 出版说明[G]//法国短篇小说选.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8. [12] 金志平. 前言[G]//法国当代短篇小说选.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1: 前言1-2. [13] 董衡巽. 序[G]//美国短篇小说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序言1-2. [14] 王佐良. 编者序[G]//美国短篇小说选.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 [15] 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英文组. 代序[G]//美国短篇小说选. 北京: 文艺翻译出版社, 1953年: 序言1. [16] 袁可嘉. 我所认识的西方现代派文学[G]//袁可嘉.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第4册.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17] 瑙曼. 作品与文学史[M]//瑙曼, 等. 作品、文学史与读者. 范大灿, 编.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18] 未凡, 未珉. 前言[G]//外国现代派诗集.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前言1-2. [19] 袁可嘉. 前言[G]//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第1册.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前言26. [20] 刘湛秋. 现代派诗的魅力——《外国现代派百家诗选》序[G]//外国现代派百家诗选.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序言2-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58
- HTML全文浏览数: 621
- PDF下载数: 46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