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系统阐述过认识论理论,所以这种“空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传统教科书由于固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观的分立而未能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从未声称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或最终的目的是认识论。随着葛兰西在政治界的影响逐渐弱化乃至销声匿迹,大多数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探讨早已偃旗息鼓,西方马克思主义颠倒了马克思从哲学转向政治学再到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路线,转而集中于方法论问题上的哲学讨论——即在特征上注重于认识论胜过于实体。在这一方面,科尔施于1923年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成为一个先兆,萨特、阿多诺、阿尔都塞、马尔库塞、德拉沃尔佩、卢卡奇也逐渐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认识论的问题上,他们试图求助于马克思本人以前的哲学遗产——黑格尔、康德、克尔凯郭尔、谢林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认识论的主题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佩里·安德森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最有影响的事例就是不断回溯到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思想,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比如同一位哲学家可以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内部若干不同的思想家——被卢卡奇所深恶痛绝的尼采,却被阿多诺、萨特、马尔库塞和阿尔都塞所赞扬。相对而言,在中国的尼采研究史上明显存在着启蒙化、法西斯化与反法西斯化、自由主义传统化等不同的阶段与形态①,但对尼采之于马克思的积极建设关系及两者关联意义的关注还不够,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面明镜,为两者关联的意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以及国内的尼采研究史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认识论视野下的马克思与尼采关系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诉求,也是对国内尼采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展和完善,更是重新聚焦关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起点。本文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以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哈贝马斯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阐述他们如何根据马克思与尼采的关系演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探究的。
① 刘怀玉教授指出,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解释实际上有某些“危险的增补”。参见刘怀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历史回顾到当代追问》,《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6期,第1-8页。
② 佩里·安德森对此背景有详细的阐述,参见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文贯中、魏章玲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69页;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3页。
① 比如20世纪4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个从政治与战争立场上推崇尼采、宣传尼采的“战国策派”,相关文章参见郜元宝编:《尼采在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当时的进步文化界对“战国策”派积极主张尼采思想的做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由于误认尼采学说是法西斯主义而将信奉尼采学说的“战国策派”也定性为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法西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存在主义热”的浪潮席卷而来,尼采再次成为核心人物。周国平认为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此时的尼采形象是审美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象征,呼应当时的压抑状态,尼采强调生命激情和本能的观点对于当时的中国非常有号召力。在他看来,强调人的自我创造,这是马克思与尼采共同的立场,但是对于创造的途径,两者却有着根本的分歧,参见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第99-108页。目前,关于马克思与尼采关系的研究话题集中于对“虚无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探讨,以刘森林教授的《物与无:物化逻辑和虚无主义》为代表,这本著作以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为中心,对从德国到中国的虚无主义话语言说的基本问题和主要人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思考,参见刘森林:《物与无:物化逻辑和虚无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arxist Epistemology On the Triple Vari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Nietzsche
-
摘要: 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系统阐述过认识论理论,这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带来了困难。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哈贝马斯分别从激活、发展和重建的角度重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力图在各自的批判认识论中解决这一困境,其中马克思与尼采的关系变化作为隐形的脉络穿插于整个过程。卢卡奇利用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析解读马克思与尼采的对立关系,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主体性逻辑结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马克思与尼采的批判理论相结合,在批判工具理性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一种理想关系;哈贝马斯在由马克思发展并由尼采最终完成的认识论的自我扬弃的基础上试图重建一种以自我反思为基础的社会批判认识论。以马克思与尼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关系演变为线索,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诉求,也是对国内尼采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展和完善,同时对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研究的梳理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
[1] 胡大平.青年卢卡奇:批判的历史认识论与主体性[J].南京社会科学, 2000(2):12-14.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fdxb-shkxb201801005 [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3] SPINOZA B D. The ethics[M]. ELWES R H M, tran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2007: 4. [4] 卢卡奇.理性的毁灭[M].王玖兴, 程志民, 谢地坤, 等译.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5]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30. [6] Revisiting the frankfurt school. Essays on culture, media and theory[M]. BERRY D, ed.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11: 75. [7]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 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3. [8] 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陈永国, 马海良, 编.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409. [9] 细见和之.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M].谢海静, 李浩原, 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0] 尼采.1887-1889年遗稿[M].孙周兴,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11] NANCY S. Love, Marx, Nietzsche, and Modernity[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86-87. [12] 施威蓬豪依塞尔.阿多诺[M].鲁路, 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70. [13] 科拉科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M].侯一麟, 张玲霞, 译.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350. [14] 霍克海默,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 曹卫东, 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36-37. [15] 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 [16]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 李黎, 译.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17] MCCARTHY T.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Haberma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85: 68. [18] 尼采.1885-1887年遗稿[M].孙周兴,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19] 尼采.朝霞[M]//尼采全集: 第3卷.杨恒达, 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32. [20] 刘怀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历史回顾到当代追问[J].学习与探索, 2014(6):1-8. doi: 10.3969/j.issn.1002-462X.2014.06.00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10
- HTML全文浏览数: 1042
- PDF下载数: 112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