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 和DFM 的超越

上一篇

下一篇

王鑫强,张大均.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 和DFM 的超越[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6): 067-074.
引用本文: 王鑫强,张大均.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 和DFM 的超越[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6): 067-074.
Citation: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 和DFM 的超越

  • 摘要: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强调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主张将心理素质纳入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体系之中,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并按个体所处的不同类型安排与其相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6
  • HTML全文浏览数:  16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 和DFM 的超越

  •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市400715

摘要: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强调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主张将心理素质纳入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体系之中,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并按个体所处的不同类型安排与其相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