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 费瑟斯通和李渔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
摘要: 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传入中国后,再次引发了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议,其实质是如何处理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之间关系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主义紧密相连,是一种国际现象而且源远流长。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本土孕育的生活美学著作,与费瑟斯通的理论既有相通相近之处,也有后者所没有的丰富内容和不同的理论样态。探究《闲情偶寄》与当今西方美学潮流的关系,为建立不依赖于西方中心的普遍美学理论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0
- HTML全文浏览数: 16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