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再谈《七发》及唐前“七体”赋作的主旨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宏伟,管宗昌. 再谈《七发》及唐前“七体”赋作的主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7(4).
引用本文: 李宏伟,管宗昌. 再谈《七发》及唐前“七体”赋作的主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7(4).
Citation:

再谈《七发》及唐前“七体”赋作的主旨

  • 摘要: 《七发》除了“戒奢”之外,还有一条讽谏主上举贤任能的主旨,由此可以看到诸多先秦时期文学因素的影响.自《七激》始,“七体”的题材由问疾转变为招隐,但这一讽谏主旨一直未变.这成为其后七体作品的基本内容,只是在不同阶段、不同作品中表现程度与方式有所差异.这一主旨符合文臣的基本精神诉求,《七发》、《七激》等作品的宛转表达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安全合适的范本,最终造就了七体的模拟继作之风.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1
  • HTML全文浏览数:  12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再谈《七发》及唐前“七体”赋作的主旨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重庆市,401120,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 《七发》除了“戒奢”之外,还有一条讽谏主上举贤任能的主旨,由此可以看到诸多先秦时期文学因素的影响.自《七激》始,“七体”的题材由问疾转变为招隐,但这一讽谏主旨一直未变.这成为其后七体作品的基本内容,只是在不同阶段、不同作品中表现程度与方式有所差异.这一主旨符合文臣的基本精神诉求,《七发》、《七激》等作品的宛转表达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安全合适的范本,最终造就了七体的模拟继作之风.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