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教学信息网."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2017-02-23)[2019-08-02].http://www.jwc.fudan.edu.cn/b8/66/c9395a112742/page.htm.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教学网.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EB/OL].(2018-05-08)[2019-08-15].http://job.ahpu.edu.cn/zlgc/2018/0508/c4009a102390/page.psp.
新华社.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EB/OL].(2017-06-13)[2019-08-15].http://www.sohu.com/a/148435914_267106.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6.
胡永生.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9):143-148.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2):26-35.
周开发, 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 2017, 5(3):22-35.
陈慧, 陈敏.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2):19-23, 47.
李荣强, 李波, 杜国宏.基于新工科的学科交叉实验教学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7):156-160.
陆国栋, 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20-26.
夏建国, 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当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5-19, 65.
贺羽, 王帅, 宋慧.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改革及评价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8):134-138.
张海生."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价值向度与预期效果[J].湖北社会科学, 2017(9):167-173.
李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化工, 2013, 30(3):60-62.
高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8(4):78-80.
郑举功, 陈泉水, 刘晓东, 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10, 37(6):133-134, 137.
杨继森, 张静.嵌入式系统虚拟实验平台仿真调试技术[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 14(4):70-74.
杜玉宝, 孙淑强, 亓文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17):26-28.
韦猛, 霍宇翔, 李谦.虚实结合的地质工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钻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7, 44(1):87-92.
丁宇奇, 刘巨保, 罗敏, 等.研究生工程虚拟与物理场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4(4):107-108.
吕东莉, 张涛.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基础的"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7(8):263-264.
潘公宇, 江浩斌, 刘志强, 等.车辆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 34(4):1-5.
杜月林, 黄刚, 王峰, 等.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1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