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萑, 冯海洋, 李子建.师范院校合并升格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困境——以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 2018(1):95-102.
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吴岩司长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9-06-23].http://jwc.ncist.edu.cn/article/2019-6-23/art29540.html.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2):11-17.
许涛.转型中谱写新篇——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J].人民教育, 2012(17):6-9.
田晓苗, 石连海.教师培养:从去师范化到新师范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3):53-59.
杨秀富.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继续坚守师范性教育的思考——以百色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 2012(12):74-75.
戴红宇.地方本科高校师范生教育的转型误区与发展方向[J].宜宾学院学报, 2018(3):117-124.
陆道坤, 蒋叶红.思想的混乱与发展的迷茫:对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 2016(10):162-168.
智学, 徐爱新.教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新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 2017(6):47-52.
付昌奎, 曾文婧.乡村青年教师何以留任——基于全国18省35县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19(3):45-51.
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N].中国教师报, 2017-12-27(11).
王鉴, 苏杭.略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标本兼治"政策[J].教师教育研究, 2017(1):29-34.
李盛兵.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1998(5):53-56.
张鲁宁.对"假性教育教学能力"能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反思[J].教育学报, 2015(3):46-52.
辛涛, 申继亮, 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6):12-17.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0(5):16-20.
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 2018(3):129-135.
宋克慧, 田圣会, 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12(7):94-98.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1):104-112.
刘小强.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与教师教育改革:来自PCK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11):5-9.
张波.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J].教育探索, 2007(1):78-80.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526.
戴红宇, 钟璟熙.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的转型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3):6-11.
朱桂琴.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师范生实践教学变革:方向、困境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46-51.
余文森, 连榕, 洪明.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13(4):103-111.
肖磊.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与突围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 2018(1):120-12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EB/OL].(2013-09-10)[2019-07-21].http://cpc.people.com.cn/n/2013/0910/c64094-22864548.html.
黄济, 胡德海.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