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8-25(2).
张星久. 论学术规范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话语"构建[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 40-49.
PARSONS T. Value-freedom and objectivity[M]. STAMMER, ed. New York: Harper&Row Publishers, 1971.
顾中华. 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马克斯·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M]. 李秋零, 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帕金. 马克斯·韦伯[M]. 刘东, 等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
弗里茨·林格. 韦伯学术思想评传[M]. 马乐乐,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常艳芳. 从"以学术为志业"到"以真理为标准"——韦伯与雅斯贝尔斯高等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 177-183.
马克斯·韦伯. 伦理之业: 马克斯·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M]. 王容芬,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王时中. 如何构建切合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形态?——以韦伯、许茨和马克思的"理念型"为中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5): 34-41.
柏拉图. 理想国[M]. 郭斌和, 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陈德中. 韦伯与新康德主义: 继承与批评[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5): 155-163.
刘清平. 科学祛魅之源: 理性化还是价值中立——韦伯"以科学为业"讲演一百周年纪念[J]. 学术界, 2019(4): 22-30.
刘荣. 试论马克斯·韦伯的"价值关联"学说[J]. 新疆社会科学, 2009(2): 10-12.
田甲乐. 谁的价值?何种价值?——科学知识价值中立性的哲学反思[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5): 79-84.
吕新雨. "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 重读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J]. 开放时代, 2011(1): 51-71.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2).
郁喆隽. 内在的巴别塔——马克斯·韦伯的"价值领域"概念及其当代解读[J]. 天津社会科学, 2020(4): 35-42.
巴林顿·摩尔.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 拓夫, 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刁生富. 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J]. 学术研究, 2001(6): 68-72.
刘涛.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适当因果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 2019(5): 206-2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中冈成文.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M]. 王屏,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郑杭生. 究竟如何看待"价值中立"?——回应《为"价值中立"辩护》一文对我观点的批评[J]. 社会科学研究, 2000(3): 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