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娜, 管清成, 赵忠林, 等. 长白山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7(3): 44-48.
|
王云霓, 王晓江, 高孝威, 等. 内蒙古大青山典型森林植被水文功能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10): 191-196.
|
裴承敏, 王云琦, 张守红, 等. 重庆缙云山毛竹林次降雨再分配特征及穿透雨的空间异质性[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32(5): 202-207.
|
余新晓, 张志强, 陈丽华, 等. 森林生态水文[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
ROBICHAUD P R. Fire Effects on Infiltration Rates after Prescribed Fire in Northern Rocky Mountain Forests, USA[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0, 231: 220-229.
|
HARDEN C P, SCRUGGS P D. Infiltration on Mountain Slopes: a Comparison of Three Environments[J]. Geomorphology, 2003, 55(1): 5-24.
|
陈丽华, 张艺, 余新晓, 等. 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林冠截留特征及模拟[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21(3): 423-431. doi: 10.3969/j.issn.1005-0930.2013.03.004
|
周彬, 韩海荣, 康峰峰, 等. 太岳山不同郁闭度油松人工林降水分配特征[J]. 生态学报, 2013, 33(5): 1645-1653.
|
郝帅, 张毓涛, 刘端, 等. 不同郁闭度天山云杉林林冠截留量及穿透雨量特征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09, 32(6): 917-923.
|
NIWAT R, 王基柱. 林冠郁闭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 1984(7): 58-60.
|
余新晓, 张晓明, 武思宏, 等. 黄土区林草植被与降水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J]. 山地学报, 2006, 24(1): 19-26. doi: 10.3969/j.issn.1008-2786.2006.01.004
|
卢俊峰, 马钦彦, 刘世海, 等. 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林冠降水截留特征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S2): 129-132.
|
王晓燕, 鲁绍伟, 杨新兵, 等. 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模拟[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2): 85-91.
|
刘亚, 阿拉木萨, 曹静.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8): 2046-2055.
|
马剑, 刘贤德, 金铭, 等. 祁连山西水林区灌木林降雨截留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3): 363-368.
|
霍炜洁, 周怀东, 刘玲花, 等. 土壤-植物系统对径流污染物截留的影响因子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4): 798-804.
|
龚子同, 陈志诚, 张甘霖.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建立和发展[J]. 土壤, 2003, 35(4): 271-278.
|
翁昊璐, 慈恩, 连茂山, 等. 重庆市酸性紫色土成因及其对发生分类的意义[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9): 32-39.
|
江东, 卢喜平, 蒋光毅, 等. 降雨因素对紫色土坡地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1): 140-144.
|
李元寿, 王根绪, 王一博, 等. 长江黄河源区覆被变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研究[J].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616-623. doi: 10.3321/j.issn:1001-6791.2006.05.006
|
杨中文, 唐甜华, 陈野, 等. 樟树林冠截留模拟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 28(3): 5-9, 49.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11.03.002
|
姚文艺, 肖培青, 申震洲, 等. 坡面产流过程及产沙临界对立地条件的响应关系[J]. 水利学报, 2011, 42(12): 1438-1444.
|
宋丹丹. 林冠对降雨截留作用的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5.
|
范世香, 高雁, 程银才, 等. 林冠对降雨截留能力的研究[J]. 地理科学, 2007, 27(2): 200-204.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7.02.013
|
党宏忠, 周泽福, 赵雨森. 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4): 60-64.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5.04.015
|
万丹, 何财基, 王玉民, 等. 藏东南高寒区尼洋河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性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3(9): 106-114.
|
王子臣, 邱丹, 堵燕钰, 等. 太湖流域典型菜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J].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28(6): 1501-1504.
|
郑伟, 王中美. 贵州喀斯特地区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6): 333-339.
|
霍云梅, 毕华兴, 朱永杰, 等. 模拟降雨条件下南方典型粘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4): 23-26, 84.
|
孙佳美, 余新晓, 樊登星. 模拟降雨条件下黑麦草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J]. 土壤, 2014, 46(6): 1115-1120.
|
张焜, 张洪江, 程金花, 等. 重庆四面山暖性针叶林林冠截留及其影响因素[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10): 32-35.
|
王安志, 刘建梅, 裴铁璠, 等. 云杉截留降雨实验与模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2): 38-42.
|
刘艳丽, 王全九, 杨婷, 等. 不同植物截留特征的比较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3): 172-177.
|
曾德慧, 裴铁璠, 范志平, 等. 樟子松林冠截留模拟实验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7(2): 134-138.
|
田风霞, 赵传燕, 冯兆东, 等.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2, 32(4): 62-72.
|
RUTTER A J, KERSHAW K A, ROBINS P C, et al. A Predictive Model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 in Forests, 1. Derivation of the Model from Observations in a Plantation of Corsican Pine[J].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1971, 9: 367-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