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米鸿涛, 杜子璇, 等. 河南省茶树适宜种植气候区划研究[J]. 茶叶科学, 2016, 36(3): 330-336. doi: 10.3969/j.issn.1000-369X.2016.03.016
|
王建军, 石保旭, 胥锦桦. 建中国名茶之乡领军川北茶业[J]. 中国茶叶, 2012, 34 (12): 33-34.
|
何家纲, 陈九江, 王新超. "六化"同步兴产业旺苍茶业谱新篇[J]. 中国茶叶, 2020, 42(4): 60-61.
|
王波, 胥锦桦, 石保旭, 等. 旺苍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茶叶, 2020, 42(7): 53-56.
|
张玮玮, 申双和, 刘敏, 等. 湖北省茶树种植气候区划[J]. 气象科学, 2011, 31(2): 153-159.
|
胡波, 金志凤, 李颖, 等. 江南茶区茶树栽培综合适宜性评价[J]. 气象科技, 2018, 46(2): 390-395.
|
齐会娟, 高阳华, 杨世琦, 等. 基于GIS的重庆市茶树气候区划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 37(1): 61-65.
|
金志凤, 黄敬峰, 李波, 等. 基于GIS及气候-土壤-地形因子的浙江省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3): 231-236.
|
陈红旭, 唐茜, 邹瑶, 等. 四川茶区适宜机采茶树品种的筛选[J]. 中国茶叶, 2019, 41(2): 23-27, 31.
|
尹娟, 王可耀. 基于GIS的乐山市茶叶种植气候区划[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9): 179-181, 184.
|
王宁琼.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优质茶适宜的气候条件分析[J]. 北京农业, 2013(12): 173-174.
|
四川省旺苍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四川省旺苍县土壤普查表册汇编[M]. 旺苍: 四川省旺苍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1986.
|
张璠. 陕南不同地区茶树栽培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区划[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
孙怡. 滁州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3): 204-209.
|
申锦程. 信阳春茶生长气象条件影响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18, 64(11): 82-85.
|
杨亚军. 中国茶树栽培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20-137.
|
金志凤, 叶建刚, 杨再强, 等. 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4): 967-973.
|
黄伟娇. 基于GIS的杭州市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林秀香. 气象条件对茶叶种植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J]. 绿色科技, 2014(5): 74-75.
|
杨利霞, 孟茹, 王楚, 等. 汉中茶区与国内名茶产区农业气候相似性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 61(11): 55-58.
|
汪春园, 荣光明. 茶叶品质与海拔高度及其生态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1996, 15(1): 57-60.
|
李国奇, 钱峰. 太行山区不同地形因子作用下对造林树种的选择[J]. 河南林业科技, 2001, 21(4): 47-48.
|
史同广. 基于GIS的山东茶园土地评价技术方法研究[D]. 郑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7.
|
陈婵婵, 肖斌, 余有本, 等. 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和pH值空间变异及其与速效养分的相关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1): 182-188.
|
廖万有. 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及其防治[J].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17(4): 178-180.
|
张利平, 彭云, 田宏. 川西高原冬虫夏草生态气候区划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10): 108-116.
|
郭建茂, 谢晓燕, 吴越, 等. 安徽省一季稻产量灾损风险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8): 488-495.
|
童英华, 冯忠岭, 张占莹. 基于AHP的雾霾影响因素评价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3): 87-94.
|
杨茜, 高阳华. 基于GIS的重庆市冰雹灾害风险区划[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7): 133-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