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王林平. 文化自信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生成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10): 152-156. 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20.10.025
|
胡美玲, 袁凤琴. 利益趋同与合力构建: 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参与的案例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2): 41-47.
|
车明朝. 在保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弘扬——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22): 18-21.
|
蓝洁. 民族职教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模式探索[J]. 职教论坛, 2014(25): 26-30. doi: 10.3969/j.issn.1001-7518.2014.25.006
|
蒋明, 曾伟, 高强.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陕西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2): 167-169. doi: 10.3969/j.issn.1004-3926.2005.02.042
|
付强, 辛晓玲. 学校空间秩序的审视与重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 31-36.
|
刘厚萍. 学校空间的育人性及表现[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6): 81-84.
|
金少萍. 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5): 51-54.
|
劳拉简·史密斯, 张煜. 遗产本质上都是非物质的: 遗产批判研究和博物馆研究[J]. 文化遗产, 2018(3): 62-71. doi: 10.3969/j.issn.1674-0890.2018.03.010
|
李卫英, 刘灿. 师生"共在": 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J]. 民族教育研究, 2019(2): 13-21.
|
易连云, 王春华.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与当代学校德育改革定位[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 79-88, 194.
|
卢德生. 从普遍境域到特殊境域: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视角[J]. 民族教育研究, 2016(6): 123-128.
|
毕重增. 文化的间距感和正念与文化自信[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122-129.
|
王国超.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 瓶颈与突破[J]. 学术论坛, 2015(6): 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4-4434.2015.06.028
|
陈丹. 历史记忆、隔离机制与文化自觉——凉山彝族漆器工艺传承的多重语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42-48.
|
郝德永. 课程与文化: 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
|
许珂, 郭可冉. "非遗"视角下民族职业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 民族教育研究, 2021(2): 115-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