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伯. 体验学习: 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 王灿明, 等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5-37.
|
庞维国. 论体验式学习[J]. 全球教育展望, 2011(6): 9-15.
|
艾兴, 张玉. 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双重突围[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1): 15-21.
|
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61.
|
李欢欢, 黄瑾. "高素质善保教"幼儿教师培训模型之构建[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2): 11-17.
|
何阅雄, 蒋云良, 马志和, 等. 教学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阶段四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6): 97-102.
|
SAKS AM, GRUMAN J A. Getting newcomers on board: a review of socialization practices and introduction to socialization resources theory[M]//C.R. Wanberg. The Oxfor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12: 27-55.
|
李源田, 王正青. "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践——以重庆市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1): 71-75.
|
闫建璋, 王宁. 四阶段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11): 101-105.
|
傅树京. 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6): 39-43.
|
袁桂林. 英国教师在职培训的六阶段模式[J]. 外国教育研究, 1995(1): 13-14.
|
王冬凌. 构建高效教师培训模式: 内涵与策略[J]. 教育研究, 2011(5): 107-110.
|
程红艳, 董英. 新教师的专业发展[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49.
|
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24-254.
|
柳翔浩. 数字时代教师的角色焦虑及其消解路向[J]. 教育研究, 2017(12): 112-118.
|
何泳忠. 改革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 教育研究, 2014(1): 150-153.
|
余新. 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以"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为例[J]. 教育研究, 2010(2): 77-83.
|
汤舒俊, 徐红. 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J]. 教师教育论坛, 2015(2): 14-17.
|
木子冰. 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N]. 中国教育报, 2001-07-15(1).
|
冯婉桢. 儿童权利的完整实现与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特殊性[J]. 教育研究, 2020(12): 17-20.
|
吴立保. 学习范式下的教师发展: 理论模式与组织建设[J]. 教育研究, 2017(4): 103-111.
|
姜勇, 高维华. 教师教育转型研究: "虚拟现场"与教师成长[J]. 全球教育展望, 2006(6): 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