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辉, 陈烈庭, 张庆云, 等. "中国华北地区水资源变化及其调配研究"课题专辑[J]. 高原气象, 1999, 18(4): 465-680. doi: 10.3321/j.issn:1000-0534.1999.04.001
|
李永华, 高阳华, 廖良兵. 重庆地区年可利用降水资源的变化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31(3): 422-428. doi: 10.3969/j.issn.1674-7097.2008.03.016
|
陈亚宁, 李稚, 方功焕, 等. 气候变化对中亚天山山区水资源影响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1): 18-26.
|
翟禄新. 近50a来中国西北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分析[D]. 兰州: 兰州大学, 2008.
|
罗永祥, 谷晓平. 近36a贵州降水蒸发差的时空分布特征[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 42(1): 55-58.
|
任芝花, 黎明琴, 张纬敏. 小型蒸发器对E-601B蒸发器的折算系数[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3(4): 508-512. doi: 10.3969/j.issn.1001-7313.2002.04.014
|
NORTH G R, BELL T, CAHALAN R, et al. Samplingerrors in the Estimation of 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J]. Mon Wea Rev, 1982, 110(2): 699-706.
|
李斐斐, 姚素香. 基于EOF分析的江苏省沿江7市梅雨量变化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2): 250-258.
|
张立波, 景元书, 娄伟平, 等. 近50a华东地区雨日及降水量的变化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4): 426-433.
|
范伶俐, 张福颖, 胡祯祥, 等. 近50a华南干湿状态的时空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1): 29-36.
|
邓世雅, 赵磊, 李得勤, 等. 东北半干旱地区辐射收支与地表能量分析——以锦州地区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9): 95-105.
|
施能, 陈家其, 屠其璞. 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学报, 1995, 53(4): 432-439.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2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