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基刚. 公共英语教育理念的颠覆: 多学少学不学和挑着学[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 132-137.
卢思源. ESP管窥[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3-7.
吴国玢.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我见[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 301-306.
蔡基刚. 对公共英语(大学英语)再认识: 论公共英语的专业化属性[J]. 外语电化教学, 2018(6): 3-7+15.
蔡基刚. 外语教学、二语教学、国际通用语教学?关于英语教学"一条龙"外语教育模式[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4): 70-7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9.04.006
王晓旻, 张文忠.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J]. 外语界, 2005(4): 58-65.
雷安乐, 李丽霞.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20年: 回顾与展望[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117-120. doi: 10.3969/j.issn.1009-9107.2009.06.024
李炯英, 刘鹏辉. 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研究(2004—2013): 回顾与思考[J]. 外语界, 2015(2): 34-43.
单岩. 中国外语学习动机减退十年研究: 属性、热点与启示[J]. 外语电化教学, 2015(4): 10-16. doi: 10.3969/j.issn.1001-5795.2015.04.002
王传毅, 辜刘建. 西部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什么——在普遍性与区域性之间[J]. 重庆高教研究, 2021(1): 66-76.
李昆.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 现代外语, 2009(3): 305-313.
高越, 刘宏刚.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二语动机调控策略实证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2): 33-42.
王欣, 王勇. 提高理想二语自我动机策略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9(1): 65-73.
王幼琨.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的影响[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0(1): 53-61.
李忻洳. 大、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实证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1): 67-74.
惠良虹, 张莹, 李欣欣. 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 2019(1): 59-65.
李昆. 动机调控策略对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2): 28-32.
惠良虹, 马烁, 杜芳. 动机调控与元认知、认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机制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4): 54-57.
杨红燕, 何霜. 教师动机策略提升大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动机的效果研究[J]. 外语界, 2019(3): 66-75.
任庆梅.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动机调控对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1(1): 44-50.
高越. 动机调控策略对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2): 78-82.
周燕, 高一虹. 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的跟踪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2): 113-118.
周燕, 高一虹, 臧青. 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学生的跟踪调研[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2): 251-260.
黎青. 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人动机变化原因的叙事文本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2): 24-31.
常海潮. 定向动机流——二语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 现代外语, 2016(5): 704-713.
常海潮.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个案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18(5): 35-41.
常海潮.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中的吸引子状态研究——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个案分析[J]. 中国外语, 2019(2): 55-63.
袁树厚, 纪玉华. 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动机发展的个案动态研究[J]. 外语界, 2017(3): 48-56.
常鹏云, ZHANG Jun Lawrence. 大学生英语听力定向性动机流的微变化研究[J]. 现代外语, 2020(2): 200-212.
许川根, 王雪梅. 动态系统论视角下不同起始年龄不善英语学习者动机发展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3): 118-126.
熊静, 杨颉. "重塑自我"的学习实践: 专项计划生精英大学学业融入的个案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 2020(3): 38-55.
高一虹, 程英, 赵媛, 等. 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5): 25-28. doi: 10.3969/j.issn.1004-6038.2003.05.007
许宏晨, 高一虹. 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对五所高校跟踪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3): 63-70.
孙云梅, 雷蕾. 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衰退影响因素研究[J]. 外语研究, 2013(5): 57-65. doi: 10.3969/j.issn.1005-7242.2013.05.010
李琳. 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内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2): 65-69.
周慈波, 王文斌. 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 中国外语, 2012(1): 48-55. doi: 10.3969/j.issn.1672-9382.2012.01.010
汤闻励.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 外语教学, 2012(1): 70-75.
高朝阳, 何学德.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子分析[J]. 外国语文, 2013(S1): 69-72.
李成华, 孙慧. 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衰退的影响因素研究[J]. 外国语文, 2017(5): 123-128. doi: 10.3969/j.issn.1674-6414.2017.05.021
汪卫平, 袁晶. 向上流动的心理代价: 农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 2020(3): 25-37.
高一虹, 赵媛, 程英, 等.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 现代外语, 2003(1): 28-38.
张红, 杜欣然.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影响[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6): 105-118.
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 105-110.
秦晓晴, 文秋芳.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1): 51-58.
蔡基刚. 新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主要矛盾研究: 70年回顾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1): 51-55.
王守仁, 王海啸. 守正出新, 推动大学外语教学内涵式发展——2013—2017年大学外语教指委工作总结与思考[J]. 外语界, 2019(2): 7-13.
刘洁. 日本平安文坛对白居易闲适诗的新型接受与民族文化构建借势[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 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