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力亚提·司马义, 张雅茜. 新疆各民族群众在阳光下体面劳动——直击郑国恩"强迫劳动"的谎言[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6): 69-74.
颜欢, 韩硕, 隋鑫, 等. 美方"以疆制华"图谋注定失败——多国人士谴责美方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签署成法[N]. 人民日报, 2021-12-27(3).
叶俊, 崔延强. 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演进历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56-63.
何海燕. 究竟什么是劳动解放?——异化史观的逻辑缺陷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启示[J]. 现代哲学, 2021(5): 17-21.
韩金起. 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基于对理查德·佛罗里达"创造性劳动"的批判[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6): 9-15.
张自永. 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重新审视与前瞻[J]. 社会科学动态, 2020(7): 17-23.
何云峰, 王绍梁. 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6): 26-34.
刘雨亭. "美好生活论"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中国样态[J]. 社会主义研究, 2020(1): 37-44.
林剑. 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劳动解放与社会解放的意义[J]. 人文杂志, 2019(11): 19-24.
王天恩. 人类解放的人工智能发展前景[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4): 180-187.
郝继松. 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解读——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21(5): 93-99.
黄漫, 刘同舫.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J]. 国外社会科学, 2020(3): 35-43.
王小章. 劳动与交往: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一个误读——兼谈批判的规范性基础[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76-84.
齐勇. 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再阐释——基于实践哲学视角[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6): 1-7.
王峰明, 欧阳兰榛. 马克思混淆了"劳动"与"工作"吗?——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对阿伦特批评的回应[J]. 现代哲学, 2021(3): 18-28.
李佃来. 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四个根本性误解[J]. 学术月刊, 2018(8): 20-32.
何云峰, 王绍梁. 鲍德里亚缘何误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6): 26-36.
卢影.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形而上学——对鲍德里亚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1): 200-207.
代砚春, 薛天天. 集置、致命策略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技术批判的三重向度[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6): 60-66.
F. 费迪耶, 丁耘.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 哲学译丛, 2001(3): 52-59.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 下[M]. 孙周兴, 选编.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817.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 上[M]. 孙周兴, 选编.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383-384.
黄漫, 刘同舫.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历史观的三重误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7): 15-24.
鲍德里亚. 生产之镜[M]. 仰海峰,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周玥.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概念的本真内涵[J]. 江西社会科学, 2021(1): 20-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黄金林. 劳动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通向自由——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及其辨正[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3): 130-137.
汉娜·阿伦特.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 孙传钊,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汉娜·阿伦特. 人的境况[M]. 王寅丽,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韩美群, 易欢欢.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超越性管窥——基于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批判的再批判[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6): 35-44.
杨兴凤, 赵梓成.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生产的人"与技术——兼论海德格尔与莫兰对马克思的误诊[J]. 学习与探索, 2021(12): 19-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哈贝马斯.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 曹卫东, 等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 93.
夏巍. 马克思哲学意义域中劳动概念的当代批判透视[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7): 26-32.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第2卷[M]. 洪佩郁, 蔺青, 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4: 174.
夏明月, 华梦莲.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对社会秩序整合的意义及其限度[J]. 伦理学研究, 2020(6): 41-48.
张发平, 刘同舫. 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人的规定"的误判[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67-73.
孙煦扬, 严耕. 休闲、劳动及其关系——对鲍德里亚休闲观的批判[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 45-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926-927.
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 王文斌,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241.
鲁杰. 后现代社会的象征交换: 资本批判与死亡控制——《象征交换与死亡》解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 20-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112.
陈高华. 积极生活与劳动辩证法——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及其方法论根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1): 29-35.
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李黎, 郭官义, 译.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41.
齐勇. 交往实践与良善的生活——哈贝马斯实践哲学的基础概念与问题旨趣研究[J]. 求是学刊, 2020(2): 58-65.
李锦程. 基于交往的解放——试论哈贝马斯对精神分析与社会批判的整合[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5): 543-547.
尤尔根·哈贝马斯, 米夏埃尔·哈勒. 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M]. 章国锋, 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193.
李勇强.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25.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2).
习近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11-25(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习近平.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4-29(2).
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强调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N]. 人民日报, 2015-06-02(1).
王海建, 郝宇青. 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核心构成研究[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0(3): 13-22.
李娟, 王艳华. 新时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J]. 社会科学家, 2021(6): 40-44.
潘旭涛. "强迫劳动"论调苍白而荒谬[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9-18(1).
韩云波.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1-14.
习近平.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6(2).
汤素娥, 柳礼泉. 习近平论弘扬劳动精神的三重意涵[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 3-7.
刘芳芳, 吴琼.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3): 9-1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1).
郑亮. 涉疆人权议题国际传播: 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4): 93-101.
刘一. 深刻把握"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意蕴[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04-30(1).
刘洋, 穆艳杰. 从自由劳动的视角诠释劳动的价值——基于马克思自由劳动理论的解读[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6): 111-117.
乐昕. 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三个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11): 40-44.
靳晓哲. 美国涉疆人权话语的演进逻辑与中国应对[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2): 78-88.
常胜. 马克思劳动观的三重维度及其现实意蕴——兼论习近平的劳动观[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1): 25-29.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136.
李宗芮. 习近平劳动观的深刻意蕴——基于价值观、时代性和践行路径的三重维度解读[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3): 20-24+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65.
习近平.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 人民日报, 2019-05-16(2).
郭永虎, 熊小艳. 美国国会涉疆立法活动的动向、特征及影响: 2017—2020年[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5): 52-59.
习近平. 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 人民日报, 2021-01-26(2).
吴荣, 高惠珠.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资本主义共同体的超越——基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视角[J]. 财经问题研究, 2019(6): 12-17.
习近平.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 人民日报, 2017-05-15(3).
习近平. 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