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HEN J E. 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t?[J]. The Sciences, 1995, 35(6): 18-23. doi: 10.1002/j.2326-1951.1995.tb03209.x
DHONDT A A. Carrying Capacity: a Confusing Concept[J]. Acta Oecologica/Oceologia Generalis, 1988, 9(4): 337-346.
GRAYMORE M. Journey to Sustainability: Small Regions,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and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D]. Brisbane: Griffith University, 2005
PRICE D.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999, 21(1): 5-26.
SEIDL I, TISDELL C A.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3): 395-408. doi: 10.1016/S0921-8009(99)00063-4
CLARKE A L. Assess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lorida Keys[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2, 23(4): 405-418. doi: 10.1023/A:1014576803251
周洋, 周孝德, 张新华.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平台构建与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1, 43(6): 34-39.
左其亭.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总结与再思考[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 37(3): 1-6, 54.
王建华, 翟正丽, 桑学锋, 等.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判准则研究[J]. 水利学报, 2017, 48(9): 1023-1029.
高伟, 刘永, 和树庄. 基于SD模型的流域分质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3): 673-679.
张宁宁, 粟晓玲, 周云哲, 等.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59-1770.
张丽洁.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郭倩, 汪嘉杨, 张碧. 基于DPSIRM框架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84-493.
许杨, 陈菁, 夏欢, 等. 基于DPSR-改进TOPSIS模型的淮安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 30(4): 47-52, 62.
伍文琪, 罗贤, 黄玮, 等.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7): 1517-1524.
刘雁慧, 李阳兵, 梁鑫源, 等. 中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5): 1080-1091.
屈小娥.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2): 91-97.
何秋萍. 珠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7): 99-105.
杨亮洁, 杨永春. 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J]. 生态学报, 2017, 37(20): 7000-7017.
田培, 张志好, 许新宜, 等. 基于变权TOPSIS模型的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3(5): 755-764.
吉婷婷, 陈童, 毛广雄. 基于熵权Topsis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9): 130-135.
张靖琳, 吉喜斌, 陈学亮, 等. 河西走廊中段临泽绿洲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承载力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8, 41(1): 38-47.
张萌雪, 鲁春霞, 吴燕红, 等. 基于水量供需平衡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1): 276-282.
赵颖辉, 郭雪莽, 高永胜, 等. 海岛型城市水资源利用及其承载力对比研究[J]. 水文, 2015, 35(6): 72-81.
曾红春, 杨奇勇, 李文军, 等. 湖南省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 29(3): 69-74, 79.
刘丽颖, 官冬杰, 杨清伟, 等. 基于MIV-BP型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5): 128-134.
李玉文, 沈满洪, 程怀文. 基于SD方法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经济效应仿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37(3): 664-676.
杨莹, 侯凯旋, 岳卫峰, 等. 基于复合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巩义市为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5): 669-676.
王正选, 邱金亮, 王静, 等. 基于改进模糊集对评价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龙川江流域为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 28(5): 70-75.
彭争呈, 郭仕利. 基于改进模型的西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 37(1): 153-158.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8.01.029
朱光磊, 赵春子, 佟守正, 等. 吉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6): 122-128.
封志明, 杨艳昭, 闫慧敏, 等. 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从理论到实践[J]. 资源科学, 2017, 39(3): 379-395.
宋文, 吴克宁, 刘霈珈, 等.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区域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2): 70-77. doi: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1211
王军华. 基于百度指数的"互联网+农业"公众关注度空间自相关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4): 325-330.
蔡进, 禹洋春, 骆东奇, 等.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村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22): 47-57.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22.006
刘愿理, 廖和平, 李靖, 等.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2): 75-83.
蔡进.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8.
卢磊, 叶长盛, 李辉丹.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南昌市人口空间格局与自然因素关系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6): 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