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帷胜, 冯秀丽, 马仁锋, 等. 耕地破碎度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5): 80-87.
陈铸, 傅伟聪, 黄钰麟, 等. 福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 99-107.
郭海霞, 任大鹏. 我国农地经营细碎化问题研究[J]. 求实, 2008(3): 86-88. doi: 10.3969/j.issn.1007-8487.2008.03.027
吕晓, 黄贤金, 钟太洋, 等. 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3): 530-540.
周应堂, 王思明. 中国土地零碎化问题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1): 63-67, 71. doi: 10.3969/j.issn.1001-8158.2008.11.011
孙瑞, 金晓斌, 项晓敏, 等. 土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影响评价指标适用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13): 279-287.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8.13.034
刘婧鸣, 侯现慧, 王占岐, 等. 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相关特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12): 51-59, 2, 97.
严金明, 夏方舟, 马梅.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2): 3-10.
王军, 应凌霄, 钟莉娜.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26-36.
严金明, 夏方舟, 李强. 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4): 1-9.
田孟, 贺雪峰. 中国的农地细碎化及其治理之道[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2): 88-96.
曹帅, 金晓斌, 杨绪红, 等. 农用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影响的多维评价: 方法与实证[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24(8): 157-167.
文高辉, 杨钢桥, 李岩, 等. 农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及其原因分析——以湖北省江夏、咸安、通山三区(县)为实证[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9): 82-89.
邓瑶, 信桂新, 王军, 等. 丘陵山区土地细碎化治理综合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3): 157-163.
刘愿理, 廖和平, 巫芯宇, 等. 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破碎与贫困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1): 10-20.
邓华, 信桂新, 杨朝现. 土地整治的差别化探索——以重庆市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1): 40-47.
王道骏, 陈英, 贾首杰, 等.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耕地细碎化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北塬地区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184-188.
常玉旸, 张天柱, 张凤荣, 等. 赣东山地丘陵区耕地细碎化时空变异与驱动因子探析——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3): 264-271, 280.
孙晓兵, 孔祥斌, 温良友, 等. 华北集约化农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整治模式研究——以河北曲周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40(4): 556-564.
郭硕, 杨伟州, 魏明欢, 等.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青龙满族自治县耕地细碎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3): 264-269.
李鑫, 欧名豪, 马贤磊. 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以扬州市里下河区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10): 1758-1767.
叶菁, 谢巧巧, 谭宁焱.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方法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11): 262-271.
龙花楼, 邹健, 李婷婷, 等. 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3): 49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