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地理学报, 2018, 73(4): 637-650.
|
高强, 曾恒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进展、问题与建议[J]. 改革, 2022(4): 99-109.
|
张明皓, 叶敬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和政策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 2021(10): 110-118.
|
卢黎歌, 武星星. 后扶贫时期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学理阐释[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0(2): 89-96.
|
邢成举, 李小云, 史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目标导向、重点内容与实现路径[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5): 30-38.
|
李玉恒, 阎佳玉, 刘彦随. 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001-2010. doi: 10.11821/dlxb201910004
|
郭晓鸣, 张克俊, 虞洪, 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 农村经济, 2018(1): 11-20.
|
芦恒, 芮东根. "抗逆力"与"公共性": 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与衰退地域重建[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1): 25-34.
|
李玉恒, 黄惠倩, 王晟业. 基于乡村经济韧性的传统农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北省典型县域为例[J]. 经济地理, 2021, 41(8): 28-33, 44.
|
沈费伟. 数字乡村韧性治理的建构逻辑与创新路径[J]. 求实, 2021(5): 72-84, 111.
|
王思斌. 乡村振兴中韧性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与共同富裕效应[J]. 探索与争鸣, 2022(1): 110-118, 179. doi: 10.3969/j.issn.1004-2229.2022.01.019
|
SCOTT M. Resilience: A Conceptual Lens for Rural Studies?[J]. Geography Compass, 2013, 7(9): 597-610.
|
王向彬, 朱铨. 乡村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 38(3): 321-327.
|
雷晓康, 汪静.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贫困地区韧性治理的实现路径与推进策略[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0(1): 92-99, 159.
|
胡霄, 李红波, 李智, 等. 河北省县域乡村韧性测度及时空演变[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1, 37(3): 89-96.
|
朱媛媛, 汪紫薇, 顾江, 等. 基于"乡土—生态"系统韧性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研究——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7): 1700-1717.
|
张磊. 韧性理论视角下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与灾害风险管理刍议[J]. 灾害学, 2021, 36(2): 159-165, 175.
|
巩蓉蓉, 何定泽, 吴本健. 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地区韧性治理: 机理与路径[J]. 世界农业, 2021(11): 35-45, 55.
|
陈轶, 李金花, 叶志聪,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19, 37(11): 68-73.
|
张东玲, 焦宇新. 农业保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户家庭经济韧性[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82-97.
|
王成, 代蕊莲, 陈静, 等.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的演变规律及其提升路径——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3): 645-661.
|
鄂施璇. 韧性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评估[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37(9): 1053-1058.
|
段进军, 玄泽源.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省县域经济韧性与乡村振兴耦合关系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2(3): 32-43.
|
REGGIANI A DE, GRAFF T, NIJKAMP P. Resilienc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patial Economic Systems[J].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2002, 2: 211-229.
|
MARTIN R.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1): 1-32.
|
李连刚, 张平宇, 谭俊涛, 等. 韧性概念演变与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9, 34(2): 1-7, 151.
|
陈鹏伟, 宋慧琪, 武耀杰, 等. 中国农村经济韧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 16(5): 43-52.
|
郝爱民, 谭家银. 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及效应测度[J/OL]. 农业技术经济, 2022,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3.S.20220418.2254.004.html. DOI: 10.13246/j.cnki.jae.20220418.002.
|
蒋恒峰. 福建省区域经济韧性测度研究[J]. 市场周刊, 2022, 35(2): 68-70.
|
杨涛, 陈海, 刘迪, 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社区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2): 245-256.
|
李彤玥. 韧性城市研究新进展[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5): 15-25.
|
孙久文, 孙翔宇. 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和在中国应用的探索[J]. 经济地理, 2017, 37(10): 1-9.
|
唐任伍, 郭文娟. 乡村振兴演进韧性及其内在治理逻辑[J]. 改革, 2018(8): 64-72.
|
唐皇凤, 王豪. 可控的韧性治理: 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模式选择[J]. 探索与争鸣, 2019(12): 53-62, 158.
|
李玉恒, 黄惠倩, 宋传垚. 贫困地区乡村经济韧性研究及其启示——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1): 1839-1846.
|
HOLLING C S.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3, 4: 1-23.
|
邱明丽, 刘殿锋, 刘耀林. 乡村韧性理论框架与测度体系[J].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35(8): 107-114.
|
谭跃进, 邓宏钟.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 2001(5): 1-6.
|
陈志端, 仇保兴, 陈鸿. 韧性城市系统韧健水平提升与强健模型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J]. 城市发展研究, 2021, 28(8): 1-9.
|
毛锦凰.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9(3): 47-58.
|
周苗苗, 廖和平, 李涛等. 脱贫县乡村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5): 23-34.
|
杨胜强, 廖和平, 刘洛甫等. 重庆市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5): 13-22.
|
文军, 刘雨航. 面向不确定性: 新发展阶段中国社会治理的困境及其应对[J]. 地理科学, 2022, 42(3): 390-400.
|
陈诚.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乡村政策演变与乡村地方重组及其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4): 563-571.
|
陈棋, 李静, 何志明, 等. 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OL].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https://kns. cnki. net/kcms/detail/detail. 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ZGNZ2021112900T& uniplatform=NZKPT&language=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