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沈阳, 杨晓源, 丁章贵, 等. 蒲公英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4(B12): 141-151.
黄昌杰, 林晓丹, 李娟, 等. 蒲公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06, 8(5): 32-33, 35
王红, 冯帅, 史磊, 等. 菊苣酸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J]. 中成药, 2022, 44(10): 3342-3346
吴超, 李俊强, 丛晓娟, 等. 菊苣酸抗病毒及抗菌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24): 220-228.
杜冰洁. 复方地芍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 2017.
刘飞. 复方巴旦仁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8.
靖汝楠. 藏药复方宁隆清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 2021.
李兆翌, 施军平, 包剑锋, 等. 复方楂金颗粒中试生产及质量评价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 33(9): 1152-1157.
庞丽. 中药颗粒剂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34(6): 469-471.
洪约南. 药物剂型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J]. 中国药业, 2010, 19(18): 59.
尹晓琴, 顼佳音, 杜林娇, 等. 几种常用辅料在复方中药制剂中阻湿性能的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4): 2297-2301.
孙立霞, 申向荣, 赵晓霞, 等. 中药口服制剂中辅料应用的常见问题[J]. 中成药, 2021, 43(11): 3129-3132
张卉. 药用辅料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J]. 生物化工, 2017, 3(6): 118-120.
赵淑芹, 鲍忠剑, 蒋鑫, 等. 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22): 2678-2680
金芳, 许浚. 浅谈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定量指标的选择思路[J]. 中草药, 2006, 37(11): 1756-1757.
胡娟, 吴志生, 黄美霞, 等. 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思路[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3): 71-72.
罗国安, 梁琼麟, 王义明. 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质量控制与新药研发[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李天娇, 包永睿, 王帅, 等.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创新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J]. 中草药, 2022, 53(20): 6319-632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3个指导原则的通告(2020年第31号)[EB/OL]. (2020-10-12)[2022-12-21].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4f9393f8e9e02a253f7649ec28941ac0.
梁小银, 陈少旭, 吴垠.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J]. 中国药房, 2014, 25(3): 280-283.
陈丽华, 肖发林, 黄诗雨, 等. 中药质量评价研究思路及创新发展趋势[J]. 中草药, 2021, 52(9): 2541-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