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福生, 蔡保忠.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7): 88-95.
|
周黎安, 陈祎. 县级财政负担与地方公共服务: 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J]. 经济学(季刊), 2015(2): 417-434.
|
王瑞波, 宋建青, 方家, 等. "十四五"时期加快补齐农村道路建设短板[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1(2): 24-28.
|
张长征, 李嘉雯, 孙杰.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对粮食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22(1): 169-180.
|
王凤羽, 陈鹏飞, 赵晓琳, 等. 基于农户视角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评价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2): 52-59.
|
WANG Y, CHEN C, ARARAL E. The effects of migration on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ommon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J]. World development, 2016, 88: 79-93. doi: 10.1016/j.worlddev.2016.07.014
|
李芬妮, 张俊飚. "面子"还是"里子": 声誉激励、经济激励对外出务工农户参与村庄环境治理的影响[J]. 农村经济, 2021(12): 90-98.
|
张志原, 刘贤春, 王亚华. 富人治村、制度约束与公共物品供给——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 2019(1): 66-80.
|
方建中.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6): 55-60.
|
王辉. 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的逻辑研究——以四川Z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 2014(3): 14-23.
|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4: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94: 1-2.
|
白南生, 李靖, 辛本胜. 村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强度和融资意愿——基于安徽凤阳农村居民的调查[J]. 农业经济问题, 2007(7): 49-53.
|
骆永民, 樊丽明.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12(5): 71-87.
|
张亦弛, 代瑞熙.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3): 90-99.
|
孔祥智, 李圣军, 马九杰. 农户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及供给主体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 2006(4): 47-51.
|
罗小锋. 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556户农户的调查[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3): 29-34.
|
钱文荣, 应一逍.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1): 39-51.
|
MEINZEN-DICK R, RAJU K V, GULATI A. What affects organizat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 for managing resources? Evidence from canal irrigation systems in India[J]. World development, 2002(4): 649-666.
|
何凌霄, 张忠根, 南永清, 等. 制度规则与干群关系: 破解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行动的困境——基于IAD框架的农户管护意愿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7(1): 9-21.
|
李芬妮, 张俊飚, 何可. 资本禀赋、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 100-107.
|
牛雪姚. 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居民社区建设需求的影响[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0(1): 70-79.
|
石智雷, 杨云彦. 外出务工对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含义[J]. 管理世界, 2011(12): 40-54.
|
唐林, 罗小锋, 余威震. 外出务工经历、制度约束与农户环境治理支付意愿[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121-132.
|
吕普生. 政府主导型复合供给: 纯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可行性选择[J]. 南京社会科学, 2013(3): 69-76.
|
曹裕, 吴次芳, 朱一中. 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的农户征地意愿研究[J]. 经济地理, 2015(1): 141-148.
|
俞振宁, 吴次芳, 沈孝强. 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的农户耕地休养意愿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2): 198-209.
|
刘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种植意愿研究——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J]. 管理世界, 2011(5): 93-98.
|
钱龙, 钱文荣. 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实证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5): 109-121.
|
刘祖云, 姜姝. "城归": 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2): 43-52.
|
赵芝俊, 李敬锁, 麻吉亮. 构建农业发展新动能: 理论、实践与政策——2017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年会综述[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2): 125-128.
|
卓乐, 曾福生. 农村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11): 92-101.
|
韩旭东, 王若男, 崔梦怡, 等. 中国规模农户设施农业经营状况及影响因素[J]. 资源科学, 2020(4): 749-762.
|
杨子砚, 文峰. 从务工到创业——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升级[J]. 管理世界, 2020(7): 171-185.
|
邹杰玲, 董政祎, 王玉斌. "同途殊归":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8): 83-98.
|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 2004(5): 614-620.
|
欧阳斌, 袁正, 陈静思. 我国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环保行为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5(11): 179-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