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价值与使命[J]. 宏观经济管理, 2021(1): 12-14.
朱德全, 徐小容.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J]. 教育研究, 2014(7): 45-53.
柯婧秋, 闫广芬. 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 动力、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大学教育科学, 2022(1): 120-127.
王琴. 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基于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的调研[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7): 61-67.
安冬平.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时代意蕴与解释框架[J]. 职教论坛, 2018(9): 143-148.
朱德全, 谈卓林. 成渝经济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逻辑[J]. 中国远程教育, 2023(5): 65-72.
邓宏兵. 产业集群研究[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4: 19-20.
米靖. 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1): 240-245.
林克松, 朱德全.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 教育研究, 2012(11): 102-107.
朱德全. 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5): 11-19.
张筠, 王书林. 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的过程定位与推进策略[J]. 职业教育研究, 2022(7): 45-50.
王忠昌.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逻辑契合[J]. 广西社会科学, 2015(9): 213-216.
李妮.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体系的"圈层结构"及其治理[J]. 高教探索, 2021(6): 47-52.
王宝智. 推动长三角地区职教一体化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 2022(22): 59-6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N]. 光明日报, 2022-12-08(5).
崔宇馨, 石伟平.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 一个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J]. 教育与职业, 2021(7): 78-84.
张培. 大数据智能化驱动职业教育治理: 学理逻辑、关键要素与路径设计[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19): 31-37.
祁占勇, 王志远.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及其协同路径[J]. 教育研究, 2020(3): 106-115.
何欣欣, 彭泽平. 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成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价值、困境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2(13): 28-35.
蒋开东, 詹国彬.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J]. 科研管理, 2020(4): 123-130.
祝智庭, 胡姣.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 电化教育研究, 2022(1): 5-15.
许爱花. 社会工作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105.
张菊霞, 任洁华.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跨域治理的探索、挑战与机制[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5): 95-101.
秦鹏, 刘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探索——基于功能主义理论的视角[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44-54.
高树仁, 宋丹. 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创新[J]. 中国教育学刊, 2014(9): 18-21.
荣利颖.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121-126.
郑淑贞. 合作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基于社会互赖的视角[J]. 远程教育杂志, 2009(4): 29-34.
庞波, 阮成武, 谢宇, 等.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现状、挑战与对策[J]. 高校教育管理, 2023(2): 62-73.
李繁华. 新时代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曲靖技师学院为例[J]. 中国培训, 2021(6): 36-38.
赵秀红, 林焕新. 高职扩招200万, 如何接招落地——代表委员、专家、校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职教内容[N]. 中国教育报, 2020-0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