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孔凡斌, 王苓, 徐彩瑶, 等.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理论解析、实践评价与研究展望[J]. 管理学刊, 2022(5): 50-64.
刘燕妮.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生成逻辑和制度优势[J]. 重庆社会科学, 2022(1): 68-80.
孙蕊, 王少洪. 共建共治共享开放式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1): 180-187.
陈磊.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体系构建——以北京市"未诉先办"改革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 2023(5): 95-106.
梁贤艳, 江立华. 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动机及激励研究——基于共建共治共享视角[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4): 53-59.
吴月. "共同生产"如何达成——基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31-42.
宦佳, 潘怀平. 数字时代开放型政府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路向探析[J]. 理论视野, 2022(2): 67-72.
周志勇, 张淑华. 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型决策机制建构的新媒体路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115-120.
周子杰, 时达. 数字共建共治共享推动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探析[J]. 理论探讨, 2023(5): 91-95.
韩志明. 迈向多元良性互动的治理转型——破解建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密码[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11): 78-85.
鲁可荣. 共同富裕视域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路径研究——以长三角先发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6): 101-108.
朱冬香, 张建伟. 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研究[J]. 理论视野, 2023(7): 45-50.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23.07.007
郑洁. 共建共治共享: 数字化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 2022(7): 1-7.
王明. 城市群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湖南行政学院报, 2020(5): 84-89.
尹月香, 王世靓, 郭圣莉. 国家公园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构建——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 2022(5): 63-72.
罗顺元, 宋珊珊. 论生态资源共建共治共享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J]. 行政科学论坛, 2022(12): 22-26.
程启军.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环境纠纷的治理模式[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9): 68-79.
郇庆治.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J]. 人民论坛, 2020(31): 42-45.
李志明.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23(1): 95-10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4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338.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4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5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余敏江. 复合碎片化: 环境精细化治理为何难以推进?——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的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22(9): 89-96.
刘智勇. 从协同治理走向合作治理: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的选择[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3(3): 33-40.
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611-612.
中办国办印发《指导意见》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N]. 人民日报, 2020-03-04(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23: 398.
张利民, 刘希刚. 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世界性场域、全局性意义与整体性行动[J]. 科学社会主义, 2020(3): 103-109.
金太军, 鹿斌. 论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5): 1-9.
师博, 明萌. 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及评价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20-131.
陈建平. 制度缺失对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基于J省的实证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32-45.
原珂. 公共冲突治理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反思与前瞻[J]. 江海学刊, 2021(6): 131-138.
段宇波. 制度与政策耦合下的国家治理逻辑与路径探索[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3(3): 151-156.
王智嵬, 赵继伦. "人民至上"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化[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45-51.
李群, 于法稳. 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4.
张明军, 杨帆.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7): 4-10.
马雪松, 冯修青.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百年探索、历史视野、主要经验及治理效能[J]. 云南社会科学, 2021(1): 1-8.
毕国帅, 李海青. 从优势到效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遵循[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0(1): 51-57.
刘培功, 胡小军. 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 学习与探索, 2022(2): 56-62.
张志泉, 王宇翔.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和效能转化[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6): 22-27.
刘昊. 制度何以自信?——基于制度认同维度的分析[J]. 理论导刊, 2021(2): 53-57.
赵秀芳. 制度认同: 变量、维度与逻辑前提[J]. 宁夏党校学报, 2022(4): 98-105.
姚广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逻辑及路径建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1-7.
杨彬彬. 治理效能: 一种制度话语的分析路径[J]. 理论与改革, 2022(6): 147-157.
江国华, 刘文君. 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理论释读[J]. 求索, 2018(1): 32-38.
当代中国研究所.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M].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22: 80.
廖晓衡, 毛王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遵循[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14-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720.
黄爱宝. 制度执行力及其程度测量的辨析与澄明[J]. 行政论坛, 2022(2): 32-3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02.
任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理论意涵[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9): 102-113.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73-7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7.
潘同人. 确信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同机制[J]. 教学与研究, 2022(11): 69-77.
李景治.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J]. 党政研究, 2019(2): 5-15.
张贤明, 张力伟. 论责任政治[J]. 政治学研究, 2018(2): 89-97.
陈国权, 皇甫鑫. 功能性分权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J]. 社会学研究, 2021(4): 1-21.
张贤明, 张力伟.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责任政治逻辑[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4): 181-189.
田海平. 公正是制度之"善"——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1): 17-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163.
查尔斯·蒂利.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 谢岳, 译.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140.
廖小明.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中制度公正的发展进程与多维审视[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3-24.
李沫霏. 基层数字治理的理论反思、现实解构与优化策略[J]. 经济纵横, 2023(2): 83-89.
徐玉特.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推进逻辑与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11): 78-83.
杜姣. 基层治理国家化: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转型及其困境[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3(5): 47-55.
徐勇.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位与路向[J]. 政治学研究, 2023(1): 3-12, 155.
盖宏伟, 张明欣.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数字赋能机制——以技术赋能和制度赋能为分析框架[J]. 学术交流, 2023(6): 14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