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 王帅, 王洁, 等. 重庆市花椒生产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8): 206-213.
杨仕曦, 吕广斌, 黄云, 等. 九龙坡花椒种植区地形、土壤肥力与花椒产量的关系[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12): 1823-1832.
杨林生, 杨敏, 彭清, 等. 重庆市九叶青花椒施肥现状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3): 61-68.
郑立臣, 宇万太, 马强, 等. 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5): 156-161.
李民军, 杜健.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刚察县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6): 51-59.
杨双琳, 邓利娟, 黄博, 等. 不同年限三七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54(11): 3217-3227.
戚颖, 李铁男, 白雪峰, 等. 秸秆覆盖对寒旱区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52(7): 56-63.
叶少萍, 李铤, 张俊涛,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古树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生态科学, 2022, 41(1): 196-205.
赵敬坤, 陈松柏, 李忠意, 等. 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重庆花椒种植区土壤肥力水平[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 42(10): 206-212.
房雪, 杨涵童, 邢金月, 等. 延边州农田栽参参后地土壤肥力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2): 28-38.
杨丹丽, 喻阳华, 钟欣平, 等. 干热河谷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6): 1234-1240.
王璐, 喻阳华, 秦仕忆, 等. 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土壤养分质量的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1): 139-147.
刘姣姣, 何静, 陈伟, 等. 花椒连作对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22): 7545-7550.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李政昊, 刘斯泓, 李嘉琦, 等. 辽宁省铁岭植烟区土壤肥力特征及综合评价[J]. 土壤通报, 2022, 53(3): 631-639.
王帅, 赵敬坤, 王洋, 等. 重庆花椒种植区主要类型土壤剖面的肥力特征[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11): 40-47.
黄婷, 岳西杰, 葛玺祖,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黄土沟壑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长武县耕地土壤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3): 141-147, 187.
高吉喜, 段飞舟, 香宝. 主成分分析在农田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地理研究, 2006, 25(5): 836-842.
陈吉, 赵炳梓, 张佳宝, 等.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长期施肥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土壤, 2010, 42(3): 415-420.
魏勇, 王帅, 赵敬坤, 等. 重庆花椒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综合肥力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7): 48-58.
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四川土种志[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徐艳, 王曙光, 郭振, 等. 主成分分析在矿区农田土壤污染分析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 42(S2): 9-13.
李霞, 朱万泽, 舒树淼,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草地土壤质量评价[J]. 生态学报, 2021, 41(10): 3891-3900.
邹文秀, 韩晓增, 陆欣春,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5): 187-193, 199.
祁泽伟, 张慧芋, 李娜娜, 等. 不同秋耕措施对黄土高原春玉米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J]. 土壤, 2021, 53(4): 826-832.
刘艳, 宋同清, 蔡德所, 等.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6): 1561-1568.
胡琴, 陈为峰, 宋希亮, 等. 开垦年限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质量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20, 57(4): 824-833.
袁野, 王浩, 罗洋, 等. 基于最小数据集评价耕作方式对黑土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23, 31(4): 148-157.
唐海龙, 龚伟, 王景燕, 等. 川东丘陵区青花椒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10): 1597-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