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研究[D].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
周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15(1):50-58.
|
吉亚辉, 杨应德.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1):1-5.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2.01.001
|
郭向阳.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京沪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3):9-12, 28.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1.03.002
|
李佳洺, 孙铁山, 张文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地级市的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 2014, 34(4):385-393.
|
杨光, 尹君, 谢家平.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17(4):8-10. doi: 10.3969/j.issn.1003-1154.2017.04.003
|
贾康, 张斌.供给侧改革:现实挑战、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4):5-9.
|
陈晓峰.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检验——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2):54-62.
|
李宁, 韦颜秋.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6):12-16.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6.06.003
|
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 2000(5):79-85, 115.
|
高觉民, 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 2011(6):151-160.
|
柳坤, 申玉铭, 张旺, 等.河南省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1):29-34.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3.01.006
|
朱丽霞, 杨婷, 郑文生, 等.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2):73-76, 98.
|
卞日塘, 何建敏, 庄亚明.基于Lotka-Voherra模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理研究[J].软科学, 2011, 25(1):32-36. doi: 10.3969/j.issn.1001-8409.2011.01.007
|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基于Lotka-Voherra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7):88-93. doi: 10.3969/j.issn.1007-5097.2017.07.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