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7(3): 16-20.
|
叶绵源, 周建华, 康敏.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以巫溪马镇坝新区南北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3): 222-226.
|
郑育林.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J].中国文化遗产, 2009(4): 35-37.
|
单霁翔.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
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 120-126.
|
赵文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2.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22-1012348916.htm
|
倪敏. 城市历史遗址公园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D]合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11.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878-1012282027.htm
|
肖平.地下成都[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3: 56-57.
|
王毅, 张擎.三星堆文化研究[J].成都考古研究, 2009(3): 13-22.
|
王毅, 江章华, 李明斌, 卢丁.四川新津宝墩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 1997(1): 40-52.
|
江章华, 张擎, 王毅, 等.四川新津宝墩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J].考古, 1998(1): 29-50.
|
张学海. 浅说中国早期城的发现[C]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长沙: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96.
|
俞孔坚, 韩毅, 韩晓晔.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 中国园林, 2005: 21(5): 12-16.
|
孔祥伟.稻田校园:一次简单置换带来的观念重建[J], 建筑与文化, 2007(1): 16-19.
|
王成, 蒋伟, 雷田.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局地土地利用突变情景识别——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2): 157-162.
|
施亚岚. 基于文化体验的遗址公园旅游开放模式研究[D]厦门: 华侨大学, 2011.
|
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