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卓儒.大学校园空间私密性的应用与分析——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5): 52-53.
徐磊青, 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 译. 4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邓云叶, 杨贤均.大学校园中介空间的设计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7(4): 33-35.
刘莹. 互动理论下建筑的社会行为空间思辨[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支文军, 王斌.时间与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空间60年[J].时代建筑, 2012(3): 58-63.
雷彦, 李哲.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中外建筑, 2005(6): 27-28.
张倩.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研究[D]. 天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12.
盖世杰, 戴林琳.大学校园城市界面的"中心化"与"边缘化" [J].华中建筑, 2009, 27(2): 132-135.